现代教会问题CONTEMPORARY CHURCH PROBLEMS
2013.2.23 金晓声 牧师s
序言现代教会有很多深刻的问题,其中主要有包容异端的自由主义神学、与崇拜偶像的天主教会亲密交往、在教理上没有分辨能力的教会联合运动、甚至于宗教多元主义倾向、自称拥有保守信仰的牧师们之妥协态度、无节制无秩序的灵恩运动、错误的宣教概念、包容堕胎和同性恋、按立女子为牧师和长老、导入世俗主义的教会音乐和礼拜方式等各种问题。 在现代教会中虽然有各种深刻的问题,但更让人担心的是究竟还有多少主的仆人能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并为建立真正的教会而努力。主耶稣曾给亚洲的教会写信,指责了教会的诸般问题(启2-3章)。建立真正的教会是主耶稣所希望的。使徒保罗就曾证明耶稣基督希望我们“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弗 5:26-27)。 当今,教会的正路就是保守圣经的根本教理、排击异端的自由主义神学、绝不包容天主教会。另外,不排除自由主义神学和天主教会的教会间交通、合作和联合都是错误的。而且,真正的基督教并不是追求灵恩的体验,应该满足于新旧约六十六卷书的圣经教训,并阅读、默想、相信、顺从那圣经上的教训,这就是古路。我们要分辨这个时代错误的风俗,追求古路和正确、善之路。 耶利米书6:16中教导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当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间。这样,你们心里必得安息。他们却说,我们不行在其间”;提摩太后书4:3-5中教导说:“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 圣经上还教导我们不要和故意的不顺从使徒教导、无秩序行动的人交往,例如,“弟兄们,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们,凡有弟兄不按规矩而行,不遵守从我们所受的教导,就当远离他”,“ 若有人不听从我们这信上的话,要记下他,不和他交往,叫他自觉羞愧”(帖后3:6, 14)。 当今时代即使像以利亚时代(王上18:21-22)、像米该雅时代(王上22章)、像耶利米时代(耶5:1),我们也不要去顾及大多数人喜欢什么,而是要思想神所愿的是什么,思想圣经所教导的是什么,追求正确的路,即使那路孤独寂寞、艰难,我们也要坚持走下去。 那么,当今教会的重要问题究竟是什么呢?教会的正路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虽然在知识、语言、表述方面能力都很不足,但如今时代好像很难能听取正确的警告,本人以无比遗憾的心境整理了此书。神的所有旨意都在六十六卷新旧约圣经、也只在六十六卷新旧约圣经中得到明确、充分的启示。 笔者希望通过这微不足道的文言能够帮助当今时代的教会能够辨别错误的风俗、持守教会的正路,希望在神的恩典中帮助神之信实的仆人和信徒们,为保存、建立、恢复真正的教会尽一臂之力。 内容目录
1. 什么是自由主义神学?现代教会所面临的最深刻问题就是神学的变质。神学是指对神之真理的体系性知识。多数的现代神学离弃了教会传统的信仰和一直所告白的神之真理而随意漂流着,我们把它统称为自由主义神学。自由主义神学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异端。即使这样也无可奈何,实际上,当今历史性大教团的神学校已经包容这种自由主义神学思想,有的甚至是由自由主义神学者支配着神学校。 批评性辩论的必要性
我们之所以要讨论自由主义神学,那是因为它是基督教历史上最异端的思想。圣经分明的教导我们要分辩、排击异端。如果我们染上自由主义神学,我们的信仰生活就会死亡。信徒的信仰思想如果腐败了,那他虔敬、道德性的生活就会腐败。教会如果和世俗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人没有罪得洗净、获得从地狱刑罚到救恩的感激,那人也许就没有必要到教会了。 撒旦总是让教会不排击自由主义神学,而是隐暗的接受它,并使牧师们的思想变质,最终使整个教会变质。我们应该分辩、抵挡撒旦的这种狡猾、致密的叛敎活动。因此,我们要深刻的分辩自由主义神学是多么异端、多么敌基督的思想,并要对此进行批判。神真实的子女要分明的了解这个事实,并时刻予以对策。 自由主义神学的根源和成长
自由主义神学脱离了圣经中批评的研究方式。中世时代的人们曾经盲目的顺从了教会的权威。然而,中世倒下后,发现了个人的自由和人间理性权威的人们对圣经也开始了批评的研究。这是被称为高等批评的、错误的研究圣经方式。 另外,主张用理性体验对神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哲学家坎特(Kant)的思想对人们也有很多的影响。而且,科学的发达或者达尔文的进化论等思想使人们更加怀疑圣经,并用不信的眼光看待它。自由主义神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起步并成长起来的。 基督教和自由主义神学的差异
根据圣经的基督教和自由主义神学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圣经的基督教和自由主义神学不仅仅是枝叶的分歧问题,而是本质性的问题互相不同。自由主义杂志-基督世纪(Christian
Century)在1924年1月3日的一篇社论中,将传统的基督教和自由主义神学用根本主义和现代主义来形容,其中如此说:“根据根本主义的基督教是一种宗教,根据现代主义的基督教是另外的一种宗教. . . . 根本主义者的神是一位神,现代主义者的神是另一位神。根本主义者的基督是一位基督,现代主义者的基督是另一位基督。根本主义的圣经是一本圣经,现代主义的圣经是另一本圣经。教会、神的国、万物的终末—这些对根本主义者和现代主义者来说,其意义各不相同”。[1] 根据圣经的基督教和自由主义神学的差异大概的可以分为如下几点。根据圣经的基督教可以理解基督教为根据正确教理的生活和经验,且这些教理被看作是确实的、不变的;而自由主义神学视基督教为另外的不同于教理的某种经验或生活,教理也会根据时代的不同而变化。 自由主义神学轻视教理
自由主义神学不重视基督教的教理。轻视教理的这种态度从自由主义神学的初期开始就可以看出。被称为现代自由主义神学之父的士莱马赫主张,宗教的核心不是理性的证明和讨论,是感性的,而神是一种体验、一个活着的存在。利奇尔也主张宗教是不能用理论验证的,获得救恩意味着过新的生活。 哈纳克也主张,只有人所提验的宗教才能得以告白,其它所有的信条和信仰告白如果都是根据耶稣的见解,就是伪善的,破灭的。[2]他否认耶稣的见解,认为共观福音和约翰福音不是历史性的记录.[3] 依他的话说,基督教的核心在于:神是所有人的父,所有的人彼此都是弟兄。 士莱马赫、利奇尔、哈纳克都是现代自由主义神学的先驱,如此可见, 自由主义神学从一开始就试图在区别于教理的其它体验或生活中寻找基督教的本质。就像他们所主张的,基督教的传统教理并不重要,在现代哲学性、科学性的挑战面前是会变化的。 例如,自由主义神学认为耶稣基督再临的教理会变化,只是神将战胜恶势力的信念才是基督教的本质.[4] 自由主义神学担忧用科学来反论基督教,放弃基督教独特的教理,将宗教的一般原理视为基督教的本质.[5] 根据圣经的基督教重视教理
然而,根据圣经的基督教重视教理。我们理解基督教是根据正确教理的生活和体验。‘教理’是指用语言来表现真理。教理是基督教的本质。而且,基督教教理是确实、不变的。它绝对不会根据时代的变换而改变。 教理是基督教本质的事实从观察基督教的起源就可以得到明确的证实。起初的基督教传播者并没有传播什么体验或生活教导,只是传播有关耶稣基督的一些事实,这些人的说教就是教理。使徒保罗并没有传播智慧的话语或奇迹,只传播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即,耶稣基督是为了我们的罪而死(林前 1:22-23; 15:3-4)。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而他为了我们的罪而死是赎罪的教理。由此可见,基督教从一开始就具有教理性的内容。 另外,教理是基督教本质的事实还可以从保守正确教理、排击异端的圣经教导中得以充分的证明。提摩太后书1:13中指出:“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 . . 常常守着”;罗马书16:17中劝说:“弟兄们,那些离开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提多书 3:10中也指出:“分门结党的人,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 基督教教理的确实性和不变性
而且,基督教教理是确实、不变的。这个事实是因为它们符合神的属性。神是真实的,憎恶作假证的(出20:16; 箴6:16-19),而且是不变的(诗102:26-27)。 另外,基督教教理的确实性和不变性根据基督教福音的性质也可以得到证实。基督教福音是以耶稣基督的很多事件为基础的,那些事件如果实际上灵验了,就只能说明其内容是确实的、不变的。而且,基督教福音还根据许许多多的奇迹和目击者的证言得以确证(徒 2:22; 约21:24)。因为奇迹是成为确证某种真理的表象,因此被称为‘神迹’(sign)。耶稣基督的门徒们用殉教之血传播、证明自己亲眼所见的,由此可见,福音的内容-基督教教理是确实、不变的。 圣经分明的宣言福音真理的确实性和不变性。加拉太书1:8-9中有这样的记载:“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基督教福音是明确、固定的内容,任何人都不能添加或删除一字一句。教会的义务只有正确地掌握圣经中明确、启示的内容,并将其内容传给后世。 自由主义神学的本质
那么,自由主义神学的本质是什么呢?自由主义神学最终是不接受圣经为神之道的思想。自由主义神学不承认圣经中记录的神之超自然启示,不认证圣经中记录的所有奇迹。自由主义神学不认证圣经中启示、证明的所有教理。一句话,自由主义神学认为圣经是人著作的充满错误的一本书,是神话题材的一本书而已。 现代自由主义神学者中被认为是比较保守的卡尔 巴特甚至也断言,亚当的被造和堕落的故事其本身就是虚假的[6],而且还大胆的说:“像亚伯拉罕和摩西一样的人物难道不是后代神话制造的产物会有什么问题嘛[!]”[7]。而且,他断言圣经中有谬论[8]。 C. H. 达德曾断言圣经的外在权威不是绝对的[9],神的启示真理没有给予客观的形态[10],他甚至于声张,主张圣经的无误性是宗教和公众道德的危险因素[11]。 圣经本身的证言
然而,这些思想与圣经本身的证言正好相反。 诗篇19:7-8赞美道:“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本文证明了圣经话语的完全性和确实性。 路加福音1:1-4中有这样的记载:“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或、让人确实相信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 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certainty)”。圣经是确实成就的一些内容,是目击者们的证言,也是确实的我们信心的根据。 约翰福音20:30-31中记录说:“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sign),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约翰福音21:24中也记录说:“为这些事[约翰福音的内容]作见证,并且记载这些事的,就是这门徒。我们也知道他的见证是真的”。 使徒行传2:22中记录说:“以色列人哪,请听我的话。神藉着拿撒勒人耶稣,在你们中间施行异能,奇事,神迹,将他证明出来,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耶稣基督的神迹不是隐秘成就的,而是光明正大公开成就的。 希伯来书2:3-4中记录说:“我们若忽略这麽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基督教福音是通过耶稣基督的证人们和神所给予的超自然的奇迹得以确证的。 马太福音5:18中记录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耶稣亲自证明了圣经逐字的(字句的)灵感。 约翰福音10:35中记录说:“经上得话是不能废的”。耶稣亲自宣言了圣经的神性、绝对性权威。 提摩太后书3:16中记录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默示的圣经)于教导,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神所默示的’词语原文的意思是‘神护出气息七’,这句话证明圣经的灵感,而且还证明了圣经的神性起源和权威。 帖撒罗尼迦后书2:15中记录说:“所以弟兄们,你们要站立得稳,凡所领受的教导,不拘是我们口传的,是信上写的,都要坚守”,这话证明了使徒们的权威,即,新约圣经的神性权威。 约翰启示录22:18-19中记录说:“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豫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豫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豫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主耶稣视新约的启示是不可加减的神性权威。 圣经是值得信赖的书,是我们信仰生活的标准-神性权威的真道,这是说明圣经是改新教会、改革教会、路德教会和英国教会共同信仰的基本信念。甚至于罗马天主教会也相信圣经是神的道。正确的圣经观是基督教信仰的最基本的要素,只有相信圣经是我们信仰和生活中唯一的正确无误的法则,才会拥有基督教信仰的基础。 因此,自由主义神学是基督教所不能包容的超越了限制的思想,它就犹如在耶稣当时不相信圣经也不信神之能力的撒都该派的不信仰(太22:29),用一句话来概括就异端。我们要成为信圣经的人,要排击异端。
2. 叛教的时代自由主义神学在二十世纪初也只不过有着小小的势力,但是到了二十世纪末却已经发展成为很大的势力。今天,自由主义神学的问题不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名神学者的问题,而是大教团多数牧师们的问题。欧洲的教会最早有过叛教,美国的教会也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后逐渐的开始包容叛教行为。当今,很多的教会都是包容自由主义的宽容教会。坚信圣经话语、排击自由主义神学的保守教会从数目上来看好像是少数的了。 在一百年前,主要是因为美国教会宣教士们的传道而开始起步的韩国教会,一直接受着世界教会的影响,特别是受到美国教会的影响很多。那么,自由主义神学给当今美国教会和韩国教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呢? 神学者们
自由主义神学不仅从有名的神学者们身上可以看到,而且,还可以从除此以外的各种教派的神学者身上看到。 自1985年开始,在美国举办了约一百二十五名改新教和天主教神学者们参加的‘耶稣研讨会’。到1994年为止,这个研讨会的大部分结论包含着如下的内容。(1)认为耶稣的话语中只有20%是他的话,在约翰福音中,只有一句话是耶稣的话。(2)耶稣没有在公共场合主张自己是弥赛亚。(3)耶稣认为自己与神非常亲近而已,并没有认为自己是神性的存在。(4)耶稣最终并没有死后复活。(5)耶稣没有保证自己的再临。[12] 1999年,耶稣研讨会的主导性人物-罗伯特 风克在美国的一个联合基督教会讲演中,分发给参加者一份有关‘耶稣研讨会’的结论-二十一个命题,其中有如下的一些内容: (1)在物质世界的外面并不存在神。(2)达尔文的思想永远的抹杀了创造的教理。(3)神性的奇迹是对神的公义和完全的侮辱。(4)向除了我以外的神诉说、祈祷是毫无意义的,祈祷是一种冥想。(5)耶稣不是神性的存在。(6)认为耶稣是救赎者是古旧的思想。(7)耶稣由童真女之身诞生之说是对现代知性的侮辱,也是对女性的侮辱。(8)赎罪的教理是没有理性的(subrational),也是没有道德性的(sub-ethical)。(9)耶稣根本没有复活。(10)所有启示性的要素都应该从基督教的主题中删除。(11)耶稣自身不是基督教信仰彻底的对象,耶稣的未来前途应该代替这个。(12)圣经没有客观的行动标准[13]。由此可见,这些耶稣研讨会的结论是叛教的,是异端的。 我国牧园大学的退休教授-宋基得(组织神学)教授曾在基督教思想杂志的2001年1月刊中发表了这样的文章,对有关耶稣基督的圣经教理,即,道成肉身和神人两性的代赎真理可以分析成多种多样,甚至于还可以否定,而且他还说,曾任韩神大学研究生院长的安秉武博士已经分明的否定了上面的教理,认为耶稣只不过是开展解放民众运动遭到失败的人而已,耶稣只在开拓解放民众运动之路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14]。 神学生们
自由主义神学的影响不仅在于神学者们,而且还可以从为了成为牧师而在神学校学习的学生们身上看得到。 1976年,诺尔 霍利菲尔德(Noel W Hollyfield)在美国南浸礼教神学校的神学硕士论文中发表了如下的调查内容,即,对南浸礼教神学学生们的信仰状态作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5]。
从这个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自由主义神学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据传是比较保守的美国南浸礼教神学校的学生们。 希腊正教会大主教-迪米特里 劳伊斯特回顾在联合监理教所属的珀金斯神学院教授希腊语时这样说道:“我向学生们提问,看有多少人相信基督的神性,我给耶稣作了分明的定义,说耶稣不仅仅是接受神之感动的先生,他就是真正的神的儿子,结果那个班的学生中连一名都没有同意这个定义”[16]。 教会的指导人们自由主义神学还影响到教会的指导人。下面就来举出几名人物例证一下吧。美国监督教会(Episcopal Church)所属的约翰 斯彭(John Spong)监督曾说,不存在人格的神,作为祈祷对象的神已经‘死了’[17]。 这是根据1999年4月26日新亚美利亚杂志的记载,他的判断中说,如果说基督教还存在的话,基督教首先要除掉耶稣基督的神性、道成肉身、由童真女而诞生、复活、升天以及像奇迹等的教理。而且,斯彭还说:“我认为与其崇拜要求他自己的儿子牺牲的神,我宁愿选择憎恶深的一面”[18]。他断言一切道德根据时间和地点都是相对而言的[19]。他还在6百多人聚集的监理教人面前强调说,不要相信在圣经上所阅读的所有内容[20]。在监督教会中,监督是比牧师还要高的高位圣职,身为美国监督教会监督人的思想竟是如此的自由主义! 下面来例举一下韩国教会的指导人吧。基督教大韩监理会所属的朴大宣监督在1974年6月14日的已故洪钟哲特别辅助官的葬礼讲道中说:“我们从常识上来思考的时候,和以诺、以利亚或者其他人一样,是肉身的死亡”,但圣经中记录说他们没有死,是升天了,这意味着他们的形象生动活现的刻在他们的弟子和家人的印象中[21]。朴大宣这种说教是对圣经之证言的不信。 韩国基督教长老会所属的赵香禄牧师曾这样说:“拿基督的复活事件来说,对其事件本身用肯定或否定来争论事件真伪没有什么大意义”, “基督复活事件只有打开信仰的窗门才能够掌握”[22]。许赫牧师也曾说过:“我认为与其说圣经中有复活的事实不如说是有复活的报道. . . . 学者们却把这个当做信仰的表现. . . . 那是将信仰看作事件的立场. . . . 我认为,将我所信的看作是一个事件是不好的”[23]。然而,基督的复活事件重要于其事件本身。不说复活事件只论复活信仰就是不相信基督的复活。 历史上的一些大教团
自由主义神学也体现在美国的历史性大教团中。美国长老教会已经有很久的叛教历史了。1923年12月26日, 美国北长老教会所属的150名牧师聚集在纽约州奥本市发表了一篇文章,后来被称为奥本宣言书(Auburn Affirmation)的这篇文章正是获得了1,293名牧师签名的宣言,其内容是反对曾在1910总会宣言的、并在1916年、1923年总会得到再次确认的内容。所谓总会曾在1910年宣言的内容,就是圣经的无误性、耶稣基督从处女所生、他的代赎、他肉体的复活、他所行神迹的事实性等五个教理是圣经和威斯敏斯德信仰告白的本质。奥本宣言书否认了这些教理是‘圣经和威斯敏斯德信仰告白的本质,他们指出这些教理只不过是理论而已,特别是他们认为圣经无误性教理是容易陷进崇拜圣经的教理。这篇奥本宣言书在1924年总会上被通过选用。 1967年, 美联合长老教会(后改称为美合众国长老教会)选用了新的信仰告白书,这信仰告白书是这样表述的:“神唯一充足的启示是成为肉身的神之话语,就是耶稣基督. . . . 圣经作为被记录的神之话语而被接受、被顺从.
. . . 圣经虽然是在圣灵的引导下被写成的,但毕竟是人所记的,它们受到所记录的地点和时代的语言、思想形式、文化形态的支配。圣经反映了其当时曾流行的人生观、历史观、宇宙观”(1.3.2)[24]。这些正是否定圣经是超越时间之真理性的自由主义思想。 美联合长老教会还变更了牧师的任职誓约。被变更的任职誓约是这样的宣言的,圣经不再被宣言为唯一准确无误的的信仰和行为之准则,而且,不再接受威斯敏斯德信仰告白和大、小要理问答,而是在其指导下行动而已。1965年5月17日自由主义杂志-Christianity and Crisis中有这样的登载:“新信仰告白书已进入1924年奥本宣言书的教理性路线。四十年前曾勉强被允许的少数派见解从此提案为教会正式的教理”[25]。 1981年,在美联合长老教会总会裁判局之总会内部任职、联合基督教会所属的曼斯菲尔德 凯瑟曼(Mansfield M. Kaseman) 牧师不仅否定了耶稣基督的神性、无罪性、代理赎罪、肉体复活,而且,还判决支老会允许将凯瑟曼的见解用于新任职誓约中看作是‘在可容纳的解释范围内’是正确的[26]。美联合长老教会明显的体现出不清除异端的立场。这难道不是教会的叛教是什么呢? 美联合监理教会(UMC)从很早起就是自由主义的了。其教团的自由主义问题可以例举很多很多,仅举一个最近的事例吧,美国芝加哥的联合监理教会监督斯普拉圭(C.Joseph Sprague) 2002年在旦佛神大学的讲演中曾这样说:“[基督的]从处女诞生的神话不是以历史事实意图的”;“我不相信[基督的]复活内包含着其物质性身体的牺牲”,由此曾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然而,受理其教团内的28名保守主义者要求取消他的见解或者免除其职任的委员会却认为这些保守主义者的要求是错误的,甚至判定他不是异端[27]。这难道不是体现其教团是叛教的吗? 英国周末电视节目-‘克莱多(Credo)’节目在1984年播放了对英国教会39名主教中的31名问答的节目,其结果如下:(1)基督教徒应该相信耶稣是神的同时也是人(11名);基督教徒要充分的认为耶稣是神最高的代理人(19名)。(2)新约圣经上的奇迹是后人插入的(15名)。(3)耶稣的复活是给他的门徒们确证“他活在他们之中”的有关他死后的‘一系列体验’(9名)[28]。从这些可以看出英国教会的叛教状况。 加拿大联合教会(UCC)从很早以前就是自由主义的了。传入我国的自由主义神学思想受像加拿大联合教会派送的威廉姆
斯考德(William
Scott)宣教士
一样的人影响很大[29]。下面就来例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吧。加拿大联合教会的总会长彼尔 菲布斯牧师在1997年10月24日刊登在渥太华公民报(Ottawa Citizen)的问答中曾如此说:“我不相信耶稣就是神”,“我不相信耶稣是通往神的唯一之路,作为科学的事实,我不相信他从死亡之人中复活”[30]。 曾任我国监神大学校长的边鲜焕和曾任组织神学教授的洪正守就是基督教大韩监理会教团左倾面貌之活现的证据。边鲜焕否定了基督教的唯一性和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救恩之路。他在评论基督教思想的书中曾这样说:“基督不只是普遍的、唯一的救赎者”,“他们的宗教[其它宗教]也有他们自有的救恩之路”(299号, 155页)。而且,他还主张“基督在印度教内”(同一本书, 156页)。他还在1990年12月8日的基督新闻上起稿的文章中这样说:“将除了基督教以外没有救恩的教理称为神学上的托勒玫之地心说并不过分”, “基督教应该认证宗教的宇宙不是基督教或其它宗教,以神为中心旋转的”,而且,他还主张:“将耶稣绝对化、偶像化,把他看成是一个凌驾其他宗教性人物的一种祭仪人物是脱离了基督教教条的 . . . 应该转化为神中心主义”[31]。然而,这种思想明明白白的就是宗教达尔文主义的异端。 洪正守首先否定了神的存在。他说:“如果有人问是否存在神,我也可以决然的回答‘神是不存在的’”(做工的神, 52、56页)。第二,他否认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之死是神之子的代赎。他在一本定期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中曾这样说:“[耶稣的十字架]不是神之子的死亡”,而且,他还说:“耶稣的死不是为我们赎罪,他的生活不是为我们赎罪的”(一体,7卷, 16、17页)。另外,在他的写作中还表述了:“[耶稣的死]不是神之子的死,只不过是证明曾传达特定信息的一位说教者之死而已”(做工的神, 190页)。第三,他否定了耶稣基督的复活。他在基督教报1991年3月30日上发表文章说:“复活信仰只不过是异教徒的愚昧欲望而已”,还在同一报上的6月8日发表文章主张:“[耶稣复活的事件]不是空坟墓”。而且,他还在一本杂志上如此说:“我绝对否定肉体的复活”(女性感应,1991.12月刊)。 1992年5月7日,基督教大韩监理会首尔联会裁判委员会虽然对这些人宣判了开除教团的惩罚,这些人怎么能够成为监神大学的校长、成为组织神学的教授呢。另外,还有像监神大学的教授中并没有批评这些人的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韩国的监理教会从神学方面已经太宽阔、已经变质了。 大韩耶稣教长老会总会(统合)从神学上也形成了自由主义化。其教团的神学院-长老会神大学一直站在新正统主义的立场,这是在韩国教届已广为人知的事实。所谓‘新正统主义’就是类似于卡尔 巴特、C. H. 达德、拉茵豪尔德 尼沃等的思想,就是否定圣经之根本教理的自由主义神学的一个派别。长老会神学大学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容纳了否定圣经的无误性和摩西是摩西五经作者之事实,而且还容纳了否认以赛亚书第40章以后不是以赛亚所著,而是某位匿名作者所著的思想,这已经是总所周知的事实。大家都知道统合神学校的气氛和合同神学校的气氛是绝然不同的。 曾任耶稣教长老会合同方的机关杂志-基督新报主编的蔡基恩牧师曾证明说:“作为笔者来诊断的话 . . . 我认为统合方各分一半的人具有自由主义神学思想,而基督教长老会方基长方的绝大多数人都以自由主义神学为根据”[32]。1984年,李东烈曾在题目为“韩国教会和新正统主义”的长老会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立场是新正统主义的,然而,我们并不停留于此,正在继续的漂流中”[33]。1994年,统合方总会以701对612表决票通过了给女牧师按手的决议。这个总会否定了使徒的教导,圣经中明确的禁止按立女牧师,而他们却选择了按立女牧师的错误之举,长老会神大学研究院组织神学教授金明龙在1997年写的开放神学正确的教会论书中将圣经的逐字灵感之说和圣经无误之说认为是古时代的信仰思想,主张当今的改革神学应该跟随巴特、布伦诺赫拉茵豪德
尼沃等高维神学[34]。 大韩耶稣教长老会统合方教团也是自由主义的,其教团内当然也有很多相信圣经的牧师和一般信徒,但是,如果培育其教团牧师的教育院-长老会神大学是自由主义的,其教团的指导人大多数是自由主义的话, 就不能否认其教团是自由主义的。耶稣教长老会统合方不是健全的教团。 总体的状况
这里有两例证明现代教会总体状况的资料。第一件是耶夫利 海顿(Jeffrey Hadden)的问卷调查。1967年, 耶夫利 海顿以美国的10,000名圣职者为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应答的7,441名人的回答结果报道如下[35]。 (1)对于‘您相信耶稣是从处女诞生的吗?’的问题,监理教会(UMC) 圣职者中的60%回答为‘不’,监督教会(ECA)圣职者中的44%、联合长老教会(UPC)圣职者中的49%、浸礼教会(ABC)圣职者中的34%也都回答为‘不’。 (2)对于‘您接受耶稣从肉体复活的事实?’的问题,监理教会圣职者中的51%回答为‘不’,监督教会圣职者中的30%、联合长老教会圣职者中的35%、美国浸礼教会圣职者中的33%也都回答为‘不’。 (3)对于‘您相信但古今世界中存在着鬼神吗?’的问题,监理教会圣职者中的62%回答为‘不’,监督教会圣职者中的37%、联合长老教会圣职者中的47%、浸礼教会圣职者中的33%也都回答为‘不’。 (4)对于‘您相信圣经是在信仰和历史的世俗问题中神灵感的无误之道吗?’的问题,监理教会圣职者中的87%回答为‘不’,监督教会圣职者中的95%、联合长老教会圣职者中的82%、美国浸礼教会圣职者中的67%、美国路德教会圣职者中的77%也都回答为‘不’。 第二件是巴纳研究会(Barna Research Group)的问卷调查。巴纳研究会在2004年报道了美国改新教会牧师中的49%否定了如下的圣经之核心信念: (1)以圣经为基础的绝对、道德性真理是存在的。(2)圣经的教导是正确的。(3)耶稣是没有罪的。(4)撒旦实际上是存在的。相信这些教理的牧师之比率中,监理教会仅占27%,最低,浸礼教会占71%,最高[36]。这些问卷调查证明了美国教会受到了很大的自由主义神学的影响,这不是叛教是什么呢? 主耶稣曾预言在末世将有很多假先知起来迷惑人(太24:11、24)。保罗也预言了在主再临之前首先有叛教的,即,会有信仰的变质(帖后 2:3)。特别是神学者们、牧师、历史性大教团的叛教确实是非产严重的事情。自由主义正像酒曲一样传染到整个教会,这酒曲是很难被除掉的。必将原本的成就在末世有叛教的预言,而且必将成就一切。 但是,这需要神忠诚的仆人们时刻警醒,正视、职责、区别、分离现代教会的叛教,帮助建立真正的教会。主耶稣真正的仆人们要分别叛教、妥协、混乱的时代风俗,坚持走古路、正路,只顺从圣经上的一切话语,与真实的信徒交通,忠诚在神的面前。
3. 自由主义神学是异端 (1)
自由主义神学是异端。用一句话来概括是因为它否定了圣经上的核心教理。这个事实从代表性的自由主义神学者的著作中可以得到确证。 否定基督的成肉身和从处女诞生
自由主义神学否定基督的成肉身,即‘道成肉身’。拉茵豪德 尼沃在他所著的〈超越悲剧〉的书中这样写道:“永远进入到时间中的概念从知识上是不合理的. . . . 道成肉身的真理违背了真理是被普遍判断的所有法规”[37]。另外,鲍尔 提利在他所著的〈组织神学〉这本书中曾这样描述:“神成为人的主张不是逆说的,是无条理的(non-sensical)主张”[38]。 然而,基督的成肉身是对基督最基本的事实。约翰福音1:14中记录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否定基督的成肉身就是否定耶稣的、敌基督的思想。约翰一书4:2-3中记录说:“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神的。从此你们可以认出神的灵来。凡灵不认耶稣,就不是出于神。这是敌基督者的灵。你们从前听见他要来。现在已经在世上了”。约翰二书七节中记录说:“因为世上有许多迷惑[欺骗] 人的出来,他们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这就是那迷惑[欺骗] 人的,敌基督的”。 与基督之成肉身真理密切的另一个真理就是从处女诞生的真理。圣经证明了基督是从处女(童贞女)马利亚所生的。然而,自由主义神学却否定了此真理。卡尔 巴德从教会教义学上指出:“无论他的母亲被称为年轻妇女或者被称为处女的古争论,都丝毫不能影响其真正的意义”[39]。拉茵豪德 尼沃在他所著的〈超越悲剧〉一书中曾这样说:“人们被从处女诞生的原始神话欺骗了,因为要教导正确的历史,将有意义的从处女诞生理解为一个单纯的历史性事实”[40],他还在〈自我与历史的戏剧〉之书中表述:“我认为如‘从处女诞生’一样的奇迹是后代插入的”[41]。 然而,基督的从处女诞生是福音书中阐述的已被证明的内容。马太福音中有其母亲马利亚与约瑟已经订婚、在同居前由生灵感孕的记录,丈夫约瑟听到天使告诉他马利亚是从生灵怀孕的事实后,在儿子出生之前没有与她同居(太1:18、20、25)。路加福音中也记录了当马利亚听到天使说他将会生下儿子的传言后,她反问天使:“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天使回答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或作所要生的必称为圣称为神的儿子)” (路1:34-35)。 基督从处女诞生是考验对超自然事件之信心的试金石,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凡相信神是全能之神的人都相信耶稣从处女诞生。而且,基督从处女诞生与他的神性有关联。路加福音1:35中记录说:“ 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自由主义神学是不相信神之超自然性能力的不信仰主义,这是在耶稣当时不相信复活、天使、生灵的撒都该人的思想。主耶稣曾说 他们是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太 22:29)。 否定基督的神迹
自由主义神学还否定基督的神迹。自由主义神学起初就是从怀疑神的超自然启示或神迹、研究批评圣经开始的,现在也是如此。陆德福伯尔特曼在名为约翰福音的一书中曾这样描述:“[将水变成了葡萄酒]那个故事是取于异邦人的传说,不能怀疑这是将那个故事按在耶稣身上的事实”[42]。鲍尔 提利在他所著的〈组织神学〉一书中对基督的行迹作了总体的描述:“就好像所有历史性知识一样,用我们的知识评论此人(耶稣)只是片断的,是假设的。历史性的研究将此知识屈服于方法论的怀疑主义,不仅是本质的部分,甚至屈服于各个部分持续的变化中”[43]。 约阿金 耶利米亚斯在他所著的新约神学这本书中表述:“另外,我们从特别是当时希腊主义环境中流行的作品中发现了驱赶鬼神、治病、立死人起来、使风浪平静下来、水变成葡萄酒的神迹故事,这些神迹故事的某些部分与福音书中的神迹好像都有密切的关联,因此我们基督教传统借助了其周围的环境,最起码是从那些神迹故事中接续了某些个别的主题,这是不可避免的结论”[44]。 然而,耶稣的神迹是在所有人面前公开展现的。使徒行传2:22中记录说:“以色列人哪,请听我的话。神藉着拿撒勒人耶稣,在你们中间施行异能,奇事,神迹,将他证明出来,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而且, 使徒们是主耶稣所行神迹的目击者,是证人。他们说过:“他在犹太人之地,并耶路撒冷,所行的一切事,有我们作见证”(徒10:39)。圣经中记录的事件是根据真实的证人们的证言被记录的内容(约 20:30-31; 21:24)。耶稣对撒都该人所说的“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太22:29)这话正适合对自由主义神学者。 否定基督的赎罪事工
另外,自由主义神学否定基督的赎罪事工。C.H.达德在他所著的名为〈罗马书〉的书中曾这样说:“宥和(propitiation)的译文暗示着让震怒的神平和下来的意思,会引起误会,虽然这符合异敎的用法,在圣经的用法中比较生疏”[45]。拉茵豪尔 尼沃在他所著的〈超越悲剧〉一书中曾这样描述:“神的儿子在十字架上为众人赎罪而死的教理是由很多神学性错误引导的,其中包括侮辱人类道德意识的代赎理论”[46],陆德福伯尔特曼在他所著的〈耶稣基督与神话〉一书中曾有如下的描述。 如果说耶稣是从圣灵感孕,由童贞女而诞生的话,他的人格就会被看成具有神话的色彩,那是他在形而让学的意义中作为神儿子的意思,即,可被理解为他是为了救赎我们成为人,亲自受难,而且是受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伟大、先在的、在于天的存在,这在希腊主义基督教共同体中显得更加分明. . . . 特别是他为了救赎人类、以人的面貌下到世间的这种先在的神之子概念是灵知主义救赎教理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将此教理称为神话的[47]。 然而,耶稣基督之死是为了代赎众人而死的。赎罪是基督教福音的核心。圣经上的赎罪概念是以赎罪祭承担被选之人的罪责和刑罚,满足神的公义,消除神的震怒。很多圣经章节分明的证明了耶稣基督的赎罪事工。 马太福音20:28中记录说:“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罗马书3:24-25也记录说:“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希尔拉斯泰利恩, 宥和祭物),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哥林多后书5:14、21中记录说:“ 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 神使那无罪的(无罪原文作不知罪),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加拉太书3:13中记录说:“ 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受原文作成)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因为经上记着,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 希伯来书9:12中记录说:“ 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希伯来书10:10、12、14、中也记录说:“ 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 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 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彼得前书 1:18-19, “知道你们得救赎,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
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 约翰启示录5:9中记录说:“ 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 否定基督的复活
自由主义神学还否定耶稣基督的复活。卡尔 巴特在他所著的〈神之道和人之话语〉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基督的复活或者他的再临是相同的,是历史上的事件”[48],而且,他还在他所著的名为〈罗马书〉的书中这样写道:“复活是历史中发生的某件事(an occurrence). . . . [然而],复活不是历史上的事件(an event in history)”[49],而且,他还在教会教义学中说:“对于耶稣基督的复活事件是历史上发生的事实没有任何的证据,也不会有任何的证据,即使有也是不行的,这是很明确的”,“实际上,圣经历史之决定性要素-创造的故事和其它很多故事从共同点上来看,应该没有任何对抗复活的历史是以现代学者们的思考方式和用语视之为神话(saga)或传说而进行描写的理由。耶稣基督的死虽然确实可被认为是从现代意义联想到历史,但复活却不是历史的”[50]。 陆德福伯尔特曼在他所著的名为〈新约神学〉一书中这样写道:“保罗也对那事(复活)毫无所知,空坟墓的故事只是传说”[51],而且,他还在另外的一个讨论中这样说:“复活节事件无论具有何种意义,如果说它是参加了十字架事件的历史性事件的话,那只不过是对复活的主耶稣产生信心,除此外不会有其它任何意义,因为带动使徒们说教的就是这种信心,[然而],复活本身不是过去的历史事件”[52]。 鲍尔 提利在他所著的名为〈组织神学〉的一书中这样写道:“十字架的故事大概是指在充满历史性观察的背景下曾产生的一个事件,而复活的故事在其上面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历史研究要根据其(复活等事件)周围的一些传说、神话性的资料,寻找这些事实性要素这一方面是正当的,但历史性的研究绝对不能给予或然性回答以上的东西”[53]。 番耐恩伯格曾在他所著的〈耶稣:神人〉一书中这样写道:“保罗没有言及到福音书中报道的[复活基督]的重新出现,那些(复活故事)具有强烈的传说性质,因此,我们几乎不能在其中找到任何其本身的历史性颗粒”[54]。 然而,这种思想正是否定新约圣经中分明确证的异端。四福音书充分的证明了基督的复活。使徒行传有这样的记录:“他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的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徒1:3),使徒保罗也写道:耶稣“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 1:4),他还写道:“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 10:9),而且,他还强调了哥林多前书15章中描述的耶稣基督的复活是福音的核心内容(林前15:3-4),是将来死亡者的凭证(林前 15:12-13、16、19)。 可以强调的说,耶稣基督的复活与他的升天和再临是相关的。如果我们否认他的复活,我们就不得不否定他的升天或者再临。因此,相信耶稣基督的复活是非常基本的信仰,我们认为不信耶稣基督复活的人是不能得到救恩的,也不能认证不相信耶稣基督复活的人是基督信徒。 正如此,自由主义神学否定耶稣基督的成肉身,即,他的神性和从处女诞生,否定他的赎罪事工,否定他的肉体复活。自由主义神学否定耶稣基督。他们即使口说耶稣基督,但那也不是圣经中所证明的历史性耶稣,而不过是另一个耶稣而已(林后11:4)。因此,自由主义神学是确实的异端。
4. 自由主义神学是异端 (2)
自由主义神学是异端。那是因为他们否定圣经的核心教理。这些可以从代表性的自由主义神学者们的著作中得以确证。 在前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由主义神学否定耶稣基督的成肉身,即否定他的神性和从处女诞生,否定他行的神迹,否定他的赎罪事工,否定他的肉体复活。自由主义神学否定耶稣基督。即使他们口中说着耶稣基督,那耶稣也不是圣经中所证明的历史性的耶稣,而不过是另一个耶稣而已(林后11:4)。因此,自由主义神学是确实的异端。 下面,我们更进一步的来例举几个自由主义神学否定圣经之核心真理的事实。 否定人的灵魂是不灭的
另外,自由主义神学还否定人的灵魂是不灭的这个圣经中内包的基本真理。例如,拉茵豪德 尼沃在他所著的〈超越悲剧〉这本书中曾有这样的描述:“灵魂不灭的概念先入于身体复活更值得相信只不过是教会中希拉思想的遗产而已”[55],鲍尔 提利在他所著的名为〈组织神学〉一书中曾如此描述:“对于人类的自然性特质的不灭性,也许可以将它说成是柏拉图的教理,但不能说是基督教的教理”[56]。另外,奥斯卡 库尔曼也在他所著的〈灵魂不灭或死人的复活〉的书中这样表述:“被广泛接受的这个概念[灵魂不灭论]是对基督教误会中最大的一个误会”[57]。 然而,圣经明确的证明了人的灵魂是不灭的。对灵魂是不灭的圣经上的证据,我们可以概要的总结如下。 第一,圣经对人之死作了描写。圣经中描写了人死后,灵魂离开身体,升到神那里(传3:20-21; 12:7)。另外,圣经还描写到死者的灵魂“归到列祖那里”(创15:15; 25:8),这证明人死后灵魂的继续存在。 第二,圣经记录了有关人死后的状态。诗篇73:24记录说信徒死后必被接到荣耀里。主耶稣也对悔改的强盗说他死后必定一起进入乐园(路 23:43),特别是路加福音16:19-31中记录的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正是很好地证明了这一问题。讨饭的拉撒路死后被天使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而财主也死了,却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的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22-23节)。 第三,圣经对有关复活作了描述。圣经证明了死者的复活。我们像使徒保罗一样相信义人和恶人的复活(徒 24: 15),死人的复活证明了人的灵魂是不灭的。 第四,圣经还对审判作了描述。对恶人的审判是以灵魂不灭为前提的。马太福音10:28中记录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希伯来书 9:27中也记录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灵魂的不灭是圣经的真理。 否定基督的再临
另外,自由主义神学还否定耶稣基督的再临。例如,卡尔 巴特在他所著的〈神的道和人的话语〉一书中曾这样描述:“基督的复活或他的再临是相同的,不是历史性的事件”[58]。拉茵豪德 尼沃在他所著的〈超越悲剧〉一书中也曾说:“没有比基督教教理中对基督再临之所望更欺骗、更错觉地引导的教理”[59]。 鲍尔 提利也在他所著的〈组织神学〉这本书中认为耶稣基督的再临只是一个象征[60],象征是和神话相似的概念的。 然而,耶稣基督的再临是圣经之根本的教理。主耶稣曾亲自表明了他自己的再临。马太福音24:30中记录说:“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使徒保罗对主耶稣基督的再临也作了明确的证明,特别是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后书中,他在每一章中都谈到了有关主耶稣基督的再临。帖撒罗尼迦前书4:16中记录说:“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帖撒罗尼迦后书1:7-8中记录说:“那时,主耶稣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 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 使徒彼得曾经警告了在末世出现的否定主再临的假教士。彼得后书3:3-4中记录说:“第一要紧的,该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讥诮的人,随从自己的私欲出来讥诮说,主要降临的应许在那里呢。因为从列祖睡了以来,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 使徒约翰也写下了有关主耶稣再临、预言在那之前所发生的事件的书。约翰启示录1:7中记录说:“看哪,他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们”,而且,他还恳切地奉和对自己的再临作证明的主耶稣的话,并以回应主耶稣的话为此书作了结尾。约翰启示录22:20中如此表述:“证明这事的说,是了。我必快来。阿们。主耶稣阿,我愿你来”。 主耶稣基督的再临是使徒信经中所告白的所有正统性基督教会告白的圣经真理,是福分的盼望。提多书2:13中记录说:“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神,和(或作无和字)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由此可见,否定耶稣基督的再临很明确的就是异端。 否定死人复活
另外,自由主义神学还否定死人的复活。拉茵豪德 尼沃在他所著的〈超越悲剧〉一书中曾这样描述:“身体复活的概念从文字上不能说是正确的”[61]。番耐恩伯格在他所著的〈使徒信经〉一书中也表述:“只有在我们能够分明的理解那是象征性的、比喻的性质条件下,才能够让我们认为以这种形式来认识、主张死人复活的概念是肯定的、妥当的”[62]。 然而,死人的复活是圣经明确教导的真理。我们相信正如使徒信经中所告白的身体复活。义人们都将复活,进入天国享受永生的幸福,恶人们复活,下入地狱承受永远的刑罚。耶稣分明的证明了义人和恶人的复活。约翰福音5:28-29中记录说:“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他还指责否定复活真理的撒都该人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太22:29)。 使徒保罗相信所有人的复活。使徒行传24:15中记录说:“并且靠着神,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他在哥林多前书15章中以耶稣基督的复活为根据,论证了圣徒死后将荣耀的复活,哥林多前书15:12-13、51-52中记录说:“既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 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 否定最后的审判和地狱
另外,自由主义神学否定最后的审判和地狱。拉茵豪德 尼沃在他所著的〈人类的本质和命运〉一书中曾这样写道:“现代基督教内的感想道德意识大概已经扫除了审判概念的重要性”[63]。鲍尔 提利也在他所著的〈组织神学一〉书中曾写道:“人们谈论‘永远的定罪’,可那从神学的角度来讲是不能维持下去的单词的结合. . . .因此,‘永远的定罪’的语句应该从神学用语中删除掉. . . .
人决不会从存在的基础被分离,甚至于在定罪的状态下也是如此”[64]; “[天国和地狱]只不过是象征,不是对某个地点的描写”[65]。 然而,最后的审判之真理是圣经的基本真理。圣经对最后的审判作了明确的证明。主耶稣也对最后的审判作了明确地证明。马太福音 13:39-40中记录说:“ 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
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将稗子薅出来,用火焚烧。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使徒保罗一边向人们解释神的福音,一边证明了神最后的审判。罗马书 2:5-6、16中记录说:“ 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神震怒,显出他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 他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就在神藉耶稣基督审判人隐秘事的日子,照着我的福音所言”。另外,希伯来书的作者也对有关永远的审判教导说:“ 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神…… 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导”(来 6:1-3)。使徒约翰在约翰启示录的20:11-15中对有关最后的大审判也作了证明。 另外,地狱教理是从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口中传出的真理。马太福音10:28中记录说:“ 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特别是马可福音9:43-48中明确的记录了主耶稣对有关地狱的证明内容,“ 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就把他砍下来。 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43절)。此外,他还在马太福音25:41、46中对‘永火’、‘永刑’做了证明。 使徒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1:9中对‘永远灭亡的刑罚’做了证明。使徒约翰在约翰启示录的21:8中对恶人将进入烧着硫磺的火湖里做了证明。 如此可见,有关最后的审判和地狱的真理虽然是可怕的真理,但这分明是圣经的真理,是以主耶稣基督的权威认证的真理。因此,任何人也不能否定或者变更主耶稣所证明的这个真理,凡是否定或变更这真理的分明就是异端。 从结论来看,自由主义神学否定了耶稣基督的成肉身和从处女诞生、他所行的神迹、他的赎罪事工、他的复活、人灵魂的不灭性、耶稣基督的再临、死人的复活、最后的审判和地狱等基督教的核心真理,因此,自由主义神学是确实的异端。否定基督教核心真理的思想是确实的异端。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到自由主义神学就是异端,决不能容纳他们的思想,应该坚决的排击它,也不要和具有那种思想的人交往。可是,当今的很多教会正包容着自由主义神学。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分别教会,要根据圣经的教导小心谨慎的进行交通。提多书3:10中记录说:“分门结党的人,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约翰二书10-11也记录说:“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这教导,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 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分”。
5.错误的联合运动
历史和势力
当今教会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联合运动。教会联合运动是指重新联合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的运动。1910年,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的世界宣教大会就是教会联合运动的起始。1925年以持有对社会政治问题适于基督教原理的关心而展开的世界性生活和服务(Life and Work)运动和始于1927年、怀着对教会的一体性(unity)问题的关心而展开的世界性的信仰和法律(Faith and Order)运动互相联合,于1948年组织了世界教会协议会(WCC),如此,世界教会协议会怀着对宣教、社会问题、教会的一体性等关心迈出了第一步。这个团体是当今教会联合运动的主要成果,同时也是主要手段。 教会联合运动的势力无比之大。到2003年现在,世界教会协议会拥有全世界约342个教团会员。我国的大韩耶稣教长老会(统合)、韩国基督教长老会(基长)、基督教大韩监理会(基监方)、救世军等也都是世界教会协议会的会员。 希望合而为一的世界教会
教会联合运动是希望合为一个世界教会。1954年,世界教会协议会 依文斯敦总会提出了“我们的意图是联合”的主题;1961年新德里总会提出了“教会类型上的一体表现在完整的合而为一的交通”的主题;1975年内罗毕总会提出了“我们渴望一个世界性的共同体,并为此而努力奋斗”;1983年温哥华总会提出了“大公运动的目标是实现一个神圣的、世界性的、使徒教会的类型合一”。从这些陈述可以看出他们是为了要建立一个世界教会。 1993年5月, 韩国长老教协议会以耶长统合、基长、耶长大信、耶长改革、耶长高神等五个教团的名义,为教会的合一发表了共同宣言。此宣言文指出韩国教会的分裂不具有神学的正当性,并表述:“我们韩国的长老教团在信仰的本质性项目方面绝对没有需要分裂的意见差异,留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首先通过相互协议会,在多样性中寻找一致,最终是成为一个合一的韩国长老教”[66]。 神学上的包容主义
虽然世界教会协议会宪法有这样的记录,即,“世界教会协议会根据圣经告白,耶稣基督是我们的神和救主,为了圣父、圣子、圣灵为一体的神之荣耀,追求一起完成他们共同使命的教会之交通”,但是,世界教会协议会或者教会联合运动都不批评教会内各种多样的神学,反而是采取了都包容它们的神学包容主义立场。 教会联合运动的神学包容主义从世界教会协议会和他们的指导人容纳多种多样的神学中体现出来。世界教会协议会的前任总务-埃米利奥 卡斯特鲁(Emilio Castro)曾这样说:世界教会协议会没有什么所谓正式的神学,而且是绝不会有的,我们应该认定神学上的多种多样性[67]。2000年2月,在我国的第一届大公运动研讨会上,世界教会协议会中央委员-朴钟和牧师曾这样说:强调教会之灵性侧面的一部分人和强调教会的社会参与作用的一部分人就像一块铜钱一样,应该大大强调包括这两类的统合性一体运动[68]。 教会联合运动提出了互相认证、分享圣餐交通的提案[69]。1993年12月,韩国长老教协议会通过了作为1994年事业计划的进行讲坛交流、联合礼拜等决议[70]。教会联合运动家们甚至为了教会的一体性提出了编制包容教理的提案[71]。这就是神学包容主义。 机构的联合
教会联合运动于1948年组成了名为世界教会协议会(WCC)的世界性协议体,拥有各个国家的教会协议会(NCC)和区域的协议体。另外,在美国有九个教团的教会联合协议会(CUC = Churches Uniting in Christ)。 我国改新教会的十七个教团代表们为了建立代表韩国改新教整体的联合机构组成了委员会。为了韩国教会的联合,教团长协议会提出了‘推进建立韩国教会统一的联合体’宪议案,这几乎在所有教团中得到了通过。 教团长协议会所属的二十三个教团中,到2002年10月2日为止,已经有耶长合同、耶长统合、基长、基圣、耶圣等十六个教团以总会决议采用了这个议案[72]。 福音主义者的积极参与
另外,当今,福音主义者积极的参与着教会联合运动。在1983年召开的世界教会协议会第六次总会上,以“温哥华的福音主义者”为题目发表的福音主义者多数派宣言文,其中指出,大公合一运动的指导人们是相信福音之核心的人,是‘神分明所接受的’人,因此,福音主义者不应该避开他们,而应该欢喜的接受他们,并以“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积极的参与为追求教会的合一和更新的所有努力,我们感觉到将我们的决心作正式的宣布是事不宜迟的”作了结论[73]。 世界教会协议会最近也对福音主义者表示出友好的联手。1998年12月,在津巴布韦哈拉雷召开的世界教会协议会第八次总会上,将世界福音主义协议会(WEF)领导人乔治 王德维尔德立为主要演说者[74]。另外,最近美国教会协议会(NCC)为了探求新组织体的起步,竟与天主教人和福音主义者聚会面谈[75]。 正确的教理是符合基督教本质的
然而,教会联合运动的神学包容主义分明是错误的。正确的教理和正确的神学是符合基督教本质的。对有关神之真理的体系性、知识性之神学中心内容不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包容在教会内部互相矛盾的多样神学分明是教会本身矛盾的错误。 教会的一体性具有教理的性质
另外,教会的一体性(unity)具有教理的性质。圣经所说的教会一体性是指灵性的、教理性、类型的。教会在灵性上已经是一体的,其一体性绝对不会被破坏。而且,教会从一个类型上应该努力的体现并维护它的一体性(林前1章, 弗4章)。而如今,更重要的一点是教会的一体性是教理性的。教会应该在正确的真理内成为一体。 大公运动的指导人虽然引用了“叫他们合而为一”(约17:11、21)和“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4:3)的圣经章节,表示教会联合运动是符合圣经的,但约翰福音17章和以弗所书4章中所启示的教会的合而为一是指神赐给他儿子的人们的一体性,即神所选择的、得到基督救赎的、得圣灵认证的人合而为一(约17:9; 弗 1:3-14),另外,是在神和他的真理之中的合而为一(约17:11、21)。因此,沃费尔德曾说:“新约的基督人合而为一是以信徒们共同的基督教信仰为基础的。在基督里面的合而为一不能建立在基督里面对真理的不诚实上面”[76],马汀 路易得-琼斯也曾说:“没有离开真理和教理得合而为一”[77]。 教会应该保守正确的教理
更何况,教会接受了要保守福音真理的神之命令。帖撒罗尼迦后书2:15中记录说:“所以弟兄们,你们要站立得稳,凡所领受的教导,不拘是我们口传的,是信上写的,都要坚守”;提摩太后书1:13中记录说:“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常常守着”,教会接受的使徒们的教导包含改新教会共同信仰的根本教理,这些教理是万国教会一体性的基础[78],因此,没有保存圣经根本教理的神学包容主义分明是违背了神的旨意。 教会应该排击异端
另外,教会拥有排击异端的义务。罗马书16:17中记录说:“弟兄们,那些离开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提多书3:10中记录说:“分门结党的人,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犹大书3节中记录说:“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可是,当今的教会里面除了习闻的异端宗派以外,就有叫做自由主义神学的重要异端。 自由主义神学否定基督教超自然的事实和圣经绝对性的权威,否定基督的神性、他刑罚上的代赎、他的肉体复活、他的再临等教理,由此可见那是比教会历史上的任何异端宗派、甚至于比天主教会还要大大脱离圣经的异端[79],因此,不排击自由主义神学的神学包容主义就是包容异端,那分明就是不顺从神的。 教会联合运动如果是在健全的教理和从政治原理的角度上看是有反对的理由。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分裂、最大限度的增大必要的联合的联合主义就不会成为什么问题。然而,当今教会里面最重要的
两个异端就是自由主义神学和天主教会。教会联合运动是因为不排击基督教界内的叛教组成源-自由主义神学和天主教会、追求联合和一致产生的,是错误的。在教会的叛教和混乱状况中,无视教理纯洁性的联合是绝对不能容纳的。所谓教合而为一的名分,即成为包容异端的托词是不行的。 使徒保罗曾这样教导说:“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林后 6:14-16)。卡尔滨曾这样说:“不可以怀疑虚假的一旦浸入到宗教的堡垒中,要紧教理的重点一旦被颠覆,就会带给教会灭亡. . . . 教会如果是建在使徒们和先知者们的教理之上 . . . 那教理如果被破坏了,教会又怎么能继续生存下去呢”?[80] 超教派的教会是正确的吗?
而且,我们还应该想一想无视教派上确信差异的超教派联合教会是否正确的问题。很多教会对神的预定和选择、基督赎罪的范围、洗礼的对象和方式、牧师的性质、教会的运营方式、基督再临的时期和方式、千年王国和携去等教理具有见解上的深刻差异。因此,即使在教会联合的过程中要排击异端的要素,即使将因地理上、语言上的距离而产生的不便置之度外,但无视这种教理上见解差异的联合教会究竟是正确的吗? 当然,教理上见解差异主要是因为对真理的无知或误解引起的,而在考虑到确实在现实中存在的这种教派之间差异点的时候,超教派的教会就要抛弃对神所有真理的忠实告白或证明,如果不是这样,若某讲道人对一个特定的教理进行确信的讲道时,那是给教会的某些会员带来良心上不便的。而且,为培养牧师的神学校也很难对完全的教理之确信进行教育了。 因此,一个无视教派差异的超教派教会绝对是错误的,没有一个信仰告白的教会就不能真正的合而为一,路易德-琼斯曾这样指正说:“只是因为一个外面的组织体带给人一种他们是‘合而为一’,那不仅只是误会教会外面的世界,而且是说谎言的犯罪”[81]。 要警戒专制主义教会
另外,我们要惧怕中世的像天主教会一样的专制主义教会。人们拒绝神的旨意、盲目的要创造一体的世界性组织体会将所有会员变成受他们控制的专制主义教会。对神不畏惧的人们就有骄傲、支配他人的倾向。比教会的一体性更加重要的是信仰的自由、良心的自由。我们不应该忘记为了争取摆脱专制主义的天主教会、获得信仰自由而流血斗争的前阵斗争之历史。我们应该很好的保存为信仰自由的宗教改革之珍贵遗产。
6.天主教会是真正的教会吗?
如今,教会联合运动对天主教会表示出友好、包容的态度。实际上,所谓基督教届之再联合的教会联合运动的前景,如果不包括天主教会,从人数上是有很大不足的,这是因为天主教的教人数远远超过改新教和希腊正教会的人数。根据世界基督教百科辞典统计,八十年代中期,天主教教人数约有八亿九百万名,改新教教人数约为两亿八千万名,希腊正教会教人数约为一亿两千四百万名,英国教会(圣公会)教人数约为六千五百万名[82]。 与天主教会友好关系的事例
世界教会协议会(WCC)第一代总务、名誉会长-威廉姆 比舍特 胡富德对有关世界教会协议会和天主教会积极的合作关系曾发表这样言词:“我们一直反复的指出,世界教会协议会内的教会和天主教会从此应该都是同一的教会联合运动的一部分,但如此说明还不充分,我们要证明它”[83]。世界教会协议会前总务-埃米利奥 卡斯特劳也这样说:“现在,世界教会协议会和天主教会间的关系非常肯定,所有方面都建立了友好关系”[84]。 天主教会到1959年为止一直对教会联合运动持否定态度。然而,经过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和保罗六世的努力,开始积极地参与联合运动。1962年开始的第二届梵提冈公议会成了其特别的转换点[85]。天主教会还不是世界教会协议会的会员,虽然没有争取会员权,但却积极的参与了教会联合运动。 1968年以后,十到十五名天主教神学者们以正式会员一直参加了世界教会协议会信仰编制委员会。天主教会成为正规的参与世界教会协议会主要大会的成员,在编制世界教会协议会程序的干事中也有天主教会人员[86]。1993年, 世界教会协议会信仰编制委员会世界大会的120名会员中有26名是天主教人[87]。 1997年8月,美国福音主义路德教会(ELCA)结束了数世纪期间与天主教徒们之间分裂的斗争,宣言不再坚持过去相互间的定罪[88]。那教会的合一运动负责人弗兰克 塞恩牧师曾这样说:“我们是十六世纪分离出去的人,我们是要重新进入的人”[89]。 1998年1月,在我国圣公会大圣堂召开的开放基督教合一周期联合礼拜中,改新教会、圣公会、天主教会、正教会等都参与了[90]。 1999年现在, 天主教会已经成为五十六个国家教会协议会的正式会员[91]。 1999年5月12日,‘英国教会-天主教会国际委员会’曾明示说:“罗马主教作为教会的世界性首位权之表现,进行着分辨、表明真理的特别司牧活动”[92]。在教会联合运动中接受某种教皇制度的倾向是从一开始就有的[93]。 美国的教会协议会和天主教主教大会每年都交换问安和使节团。作为这种合作的一个象征,曾有这样的报道:教会协议会会长、美国的前联合国大使-安德烈 英于1999年9月在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的一个天主教圣堂中举行了他的就任仪式[94]。 1999年10月31日,路德教世界联盟克里斯汀 克拉务杰主教和教皇厅一体委员长耶德沃德 卡西迪红衣主教都在500年新教和旧教和解事件上的有关‘称义教理’的共同宣言上签了名。[95] 2000年1月18日,在罗马梵提冈彼得大圣堂举办的开放2000年大会年教会一体祈祷会上,天主教会教皇约翰 保罗二世和英国教会(圣公会)首长-乔治 克莱易 坎特拜里大主教和东方正教会代表海利奥弗里斯首席大主教等都出席了此会[96]。 2000年4月,在亚伯达艾德蒙顿举办的开放加拿大教会协议会上,天主教会恩塔利奥主教-安德烈 巴利被选定为新领导人。选任天主教人为会长在那个协议会创立五十六年以来还是第一次[97]。 另外,当今的灵恩运动体现出天主教人和改新教人之间的粘合剂作用。1983年,只在美国就有六十万名以上的天主教人参加了灵恩主义的祈祷会,据悉全世界约有五千万名天主教人参加这种恩赐注意祈祷会[98]。 教会联合运动正向着如此改新教会和天主教会的联合前进着。甚至于在福音主义领导人中也有容纳天主教会的倾向。其例证将在讨论有关福音主义时例举。 天主教会致命的一些错误
那么,天主教会是值得改新教会交结的教会吗? 天主教会与十六世纪时的面貌有什么区别吗? 有关教皇权威的教理
天主教会认为教会和传统的权威与圣经的权威是同等的,主张罗马教会的优等性和教皇的使徒彼得之继承性,甚至于在1870年的梵提冈会议上,在定义有关罗马教皇根据其职分的信心和伦理的教理时,宣言那是无误的。在1964年第二届梵提冈公议会上,也将教皇称为“彼得的继承人、基督的代理人,是整个教会有形的头”,始终不变的将教皇为教会的头和无误的有关教导职分的教理强调为“这些都是信实的,是应该坚信的”教理[99]。 然而,对有关天主教会的教皇权威和无误性教理不仅在圣经中找不到任何根据,而且,与所有有关基督教教理的基础-圣经的神性、绝对性、最终性权威的教理都有很大的矛盾。而且,教皇无误的教理与教皇敕令的实际历史也有矛盾。历史上教皇们的思想和宣言之间都有着差异点,甚至于相互发生冲突。例如,格来高里一世(590-604)曾指出,无论是谁,凡是要获得‘全世界的监督’这个称号的人都是敌基督的,而保尼非斯三世(607)迫使皇帝赐与他那种称号。另外,希克斯 图斯五世(1585-1590)奉劝人要读圣经,而菲乌斯七世(1800-1823)和多位其他教皇却认为那是错误的。 更何况,教皇中有明显的不道德的人存在。约翰十二世(955-964)曾因杀人、作伪证、诬蔑神性、奸淫、乱伦等罪名被罗马皇帝处于死刑。另外,阿莱克三德六世(1492-1503)生有六名子女,其中两名是在他成为教皇以后出生的。而且,教皇拥有相当的政治权利也与主耶稣的形象不同。主耶稣曾说“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18:36);“ 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8),他没有政治上的权威,也没有行使这种权力。 由此可见,天主教会教皇不仅不能说是神教会的真正的头或者无误的指导人,而且,应该说他们是无端篡夺真正、唯一的教会的头-耶稣基督职权威和荣耀的人。 有关马利亚的教理
另外,天主教会对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宣布了多种教理。首先,天主教会宣布了马利亚无罪的怀孕和升天。1854年,教皇菲乌斯九世宣布了马利亚的无罪怀孕,1950年,菲乌斯十二世宣布了马利亚的升天。第二届梵提冈公议会上也宣言了“最终,保存了没有原罪之所有污秽的那纯洁的童贞女 . . . 在结束她在人间生涯的时候,身体和灵魂提升到天上的荣耀之中”[100]。 另外,天主教会教导人们向马利亚祈祷。在天主教教理中这样教导信条,“神的母亲、我们的母亲马利亚始终守护着我们,因此,我们对马利亚应该以信赖之心献上非同寻常的恭敬和祈祷,恳求她帮助我们脱离一切危险和困境”[101]。在天主教会中被推崇为圣人的阿尔芬斯红衣主教曾这样说:“很多事虽然向神祈求得不到应答,但向马利亚祈求会得应答”;“我们总是向耶稣祈求我们所愿的,不如以马利亚的名祈求会获得更快的应答”[102]。 另外,天主教会赋予马利亚很多不当的称号。在第二届梵提冈公议会上曾这样宣言:“[马利亚]在结束她人间生涯的时候,身体和灵魂被提升到天上的荣耀中,因主使她成为尊贵的万物之上的女王”[103]。天主教教理中也教导说:“马利亚是 . . . 升到天上,成为天上和地上的母后”(114页)。 另外,在第二届梵提冈公议会上还宣言说:“她获得被提升到天上以后,她没有丢弃这救恩的职责,通过各种中保使役不断的给我们带来永远救恩的礼物. . . . 因此,对这有福分的童贞女,我们奉她为教会中的辩护人[保惠师]、助人者、施恩惠的人以及中保人的名称”[104]。 红衣主教阿尔芬斯甚至还作了如下的描述:“罪人们只有通过马利亚才能获得饶恕”(83页);“凡是不依靠马利亚的人就会失败、被遗弃(94页);“马利亚被称为天上之门,因为,任何人都不能不通过她进入到那福分的国度”(160页);“救恩之路不通过马利亚,对任何人也不会敞开”(169页);“天上和地上的所有能力都是她给予的,因此,任何人都要顺从马利亚的命令。甚至于神也要顺从. . . . 如此,神将整个教会置于马利亚的统治之下”(180-181页);“她是我们的救恩、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希望、我们的谋士、我们的避难所、我们的帮手”(257页)。 然而,我们应该只向圣经所明示、教导的三位一体之神敬拜、祈祷,不可以向任何被造物献上神性的敬拜和祈祷(出20:3; 太4:10)。而且,我们的救助和中保人只有一位-耶稣基督。约翰福音14:6中记录说:“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使徒行传4:12中记录说:“ 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提摩太前书2:5中记录说:“ 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马利亚自身只不过是需要耶稣基督救恩的罪人。路加福音1:38中记录说:“ 马利亚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我们从圣经上找不到特别升高马利亚的地方,反而看到相反的举例。马太福音2:11中记录说:“[东方博士们]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当众人中间有一个女人大声对耶稣说:‘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时,耶稣却说:“ 是,却还不如听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 (路 11:27-28)。而且,当他的母亲和兄弟们来找他的时候,他没有比其他兄弟抬高他的母亲,反而说:“ 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太12:50)。 由此可见,天主教会的马利亚教理是脱离圣经的,是崇拜偶像的。向马利亚祈祷,称她为‘保惠师、中保人、天国之门、救恩之路、天上天下的母亲和女王’的行为是崇拜偶像的行为。查尔斯 豪治曾纠正指责说:天主教会虽然主张在理论上没有将马利亚奉为神一般,但实际上,因为他们赋予被造物以全知全能的神之属性以及应答祈祷的神性使役,因此就可视为崇拜偶像的[105]。 有关称义的教理
另外,天主教会对有关称义(称为义)与我们的教导不同。天主教会否定只有信耶稣基督就能获得称义的福音真理。1563年,特兰托议会曾这样宣言:“无论是谁,如果说人正式的获得称义是因为[基督的]义,他就是该受诅咒的人”[106],还指出:“无论是谁,如果说人只能是因为基督之义的转嫁而获得称义, . . .或者,甚至说我们获得称义的恩惠只有神的厚意,那他就是该受诅咒的人”[107]。 另外,对有关称义,天主教会教导信徒们说还留有对罪的赎罪。这里就出现了通过善行和祈祷的赎罪教理和炼狱的教理等。天主教教理中有如下的教导: 通过忏悔圣事任何时候都可赦免地狱的刑罚,甚至于世上和炼狱的刑罚也都可获得赦免。为了获得这有限的赦免,神父将定补赎。接受忏悔圣事的人将与为了我们的罪而受苦而死的基督为一体,补偿因自身的罪而应获得的惩罚(148页)。 第二届梵提冈公议会也有如下的言论: 罪就要赎罪。这只有通过世上此世的悲伤和不幸和考验的事、更可通过死才能实现。不然的话,那赎罪只有通过来世的火(炼狱之火)、痛苦或者变得洁净的刑罚才能实现[108]。 然而,圣经教导我们耶稣基督的赎罪是完全的、只有依靠他的功劳、罪人通过洗罪和信心获得称义的事实。罗马书3:21-22中记录说:“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但如今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这是即使不做什么事也会得到的恩惠。罗马书4:4-5中记录说“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正如大卫称那在行为以外,蒙神算为义的人是有福的”。通过一个人行义,使众多的人成了义(罗5:18)。耶稣基督就是我们的公义(林前1:30)。 另外,赦罪和称义是完全的。罗马书8:1中记录说:“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罗马书10:4中记录说:“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义”;希伯来书10:10中记录说:“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希伯来书10:14中记录说:“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 信徒们的祈祷和善行不是赦罪和称义的手段,是其结果和果实。因此,天主教会的称义论是福音的歪曲、变质和脱离,那是另外的福音。使徒保罗曾分明的指出,凡是传与我们不同的另外福音的人都应该受诅咒(加1:8- 9)。 有关弥撒(Mass)的教理
另外,天主教会的圣餐教理与我们不同。在天主教会中称圣餐为弥撒。天主教会主张,弥撒是作为赎罪的祭祀,这里的饼和葡萄酒实际上变成基督的肉和血,基督每次做弥撒的时候都反复的暗示自己将会死。在特兰托信仰告白中有这样的描述:“我在做弥撒时,向神献上为活人和死人的真正的、切实的赎罪祭祀,并作告白”(6条)。另外,在特兰托会议上还指出:“无论是谁,如果说在弥撒中没有向神献上真诚的、切实的祭祀,他就是应该受诅咒的人”[109]。 在第2届梵提冈公议会上也称弥撒为“继续十字架上祭祀的祭祀”,“在弥撒的祭祀中,我们的主作为祭物而受死”[110]。在我国的天主教教理中也这样说明:“弥撒圣祭是将献耶稣的十字架祭祀的更新和重演。耶稣是通过司祭的手将主自身作为献给在天上父神的祭物. . . . 因此,弥撒圣祭与十字架的祭祀完全相同,是最完全的新约的祭祀”(135-136页)。 然而,这种天主教会的弥撒教理是对基督一次赎罪使役的歪曲和诬蔑。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曾说‘成了’(约19:30)。基督说的这句话表示为救赎人类所需要的所有一切都成就了的意思。卡尔 滨曾说:这句话是定所谓弥撒这虚假东西为罪的[111]。 希伯来书强调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是成就了‘一次’完全的赎罪(来7:27; 9:12、26、28)。希伯来书7:27中记录说:“因为他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因此,如果为了我们的罪就不再需要赎罪的祭祀了。希伯来书10:18中记录说:“这些罪过既已赦免,就不用再为罪献祭了”。 从以上四个不属圣经的、异端的错误来看,我们不得不说天主教会不是真正的教会,是新约教会两千年历史中代表性的、最强力的、也是如今全世界活动非常活跃的异端。因此,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者们曾指出天主教会是敌基督的,是崇拜偶像的团体。路德曾说教皇制度是魔鬼的[112]。卡尔 滨也认为天主教人是基督致命的对敌者。但以理和保罗就曾经预言天主教会是比以色列耶罗波安王时代更加不纯的教理和具有崇拜更大偶像的团体(但9:27;帖后2:4),就是那敌基督的[113],认为教皇的福音是保罗福音的‘可怕的变质’[114]。 天主教会的基本教理到如今没有变化,那分明是不属圣经的、反基督教的,因此,宗教改革者们对天主教会的态度如今也应该是正当、有效的。因此,教会联合运动对天主教会的友好关系和包容的态度是违背了宗教改革之珍贵遗产的,分明是违反了圣经上的交通原理。圣经上分明的指出要排击教理上的错误。我们应该要断绝与天主教会的交往。
7.宗教多元主义的批判
当今,教会联合运动甚至体现出宗教多元主义的倾向。所谓宗教多元主义,就是所有的宗教都信奉同样的神,通过多种途径最终都能进入天国的思想。宗教多元主义是自由主义神学的一个结果。鲍尔
提利来曾如此说:“基督教本身不是最终的,也不是普遍的。只不过是它所证明的是最终的、是普遍的而已。不可以忘记基督教这深奥的辩证法、倾向于教会的或正统的自己主张,这种对抗自身主张、否定所谓自由主义神学是一个主张宗教最终性或者甚至于优越性观点是正确的”[115]。正是这种思想敞开了宗教多元主义的路。 特别是当今时代的教会联合运动表现出宗教性多元主义的倾向。1983年,世界教会协议会温哥华总会在世界教会协议会三十五年的历史上初次邀请印度教、佛教、犹大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五大世界宗教的领导人进行正式的讲演。 世界教会协议会温哥华总会指出:“我们在主张我们所证明的耶稣的诞生、生涯、死亡、复活的独特性的同时,也认证拥有其它宗教的人中在追求宗教性真理上有神创造性的使役”[116]。 世界教会协议会宗教间的对话委员会指导人约翰 泰利尔(John Taylor)曾对参加会议的代表人说:所有的宗教在互相需要方面,协议会会员们之间应该要一致,他说:“与伊斯兰教徒们的对话妨害对伊斯兰教徒继续进行宣教活动,这是事实,我们应该停止在伊斯兰教徒中间进行宣教的所有努力. . . . 很多的犹大教呼吁:请不要干涉我们,任由我们吧。我们能够采取的唯一态度就是尊重他们,接受他们的要求”[117]。 更何况,世界教会协议会人事中就有明确的否定基督教绝对性的人。世界教会协议会宗教间的对话委员会议长-德克 穆尔德(Dirk C. Mulder)曾对记者们提出的“您是否认为无论是佛教人还是印度教人,即使不信耶稣基督也会得到救恩吗?”的问题作了这样的回答:“当然! 当然的!”[118]。 世界教会协议会与它宗教的理念对话委员会议长-维斯里 阿里阿拉加(S. Wesley
Ariaraja)在通过1985年世界教会协议会出版的他所著的《圣经和它宗教人(The Bible
and People of Other Faiths)》一书中明明白白的否定了基督教的绝对性。他说没有人能够掌握绝对性意义的真理(p.27)。他之所以否定基督教的绝对性,是因为他认为圣经具有互相不同的、矛盾的基督论(pp.21、22、67),圣经的语言是信仰的语言(pp.6、9、24、26)。而且,他还说:“其他宗教人也是神的子女,我们是兄弟姐妹、是巡礼者,不是异邦人. . . . 印度教人不是悔改的对象,他们是同志,是巡礼者”(pp.9-11、56),甚至与他还说:“如果有人要求我指出一个最大的妨害真正证据要因的话,我可以说是基督教人对基督的绝对性主张”(p.53)。 1990年1月,世界教会协议会的属于活宗教之人们的对话委员会在瑞士巴尔举办的一次聚会上,有来自十五个国家的二十一名希腊正教会、改新教会、天主教会神学者们和专家们参加了聚会,会上制成了以‘宗教的多元性: 神学性观点和宣言’为题目的文书[119]。在这个文书上指出:“因为我们在追随除了耶稣基督之路以外的其它途径的人中,看到、体验到了他们的慈善、真实和圣洁, . . . 我们发现了有必要认识到要超越对耶稣基督分明是我们自身救恩的人格依靠的限制神学”,对于十字架和复活中体现的神救恩之神秘,他认为是“神的计划是在成就的过程中以各种方法作为媒介来体现的,那就是,对在我们以外的人们,即在他们具体的状况下,以及在指导他们、感动他们的宗教性传统构造中,如果他们能够诚实、正直的生活,基督就会用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方法给他们救恩”[120]。 1991年,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召开的世界教会协议会第七次总会上,韩国的郑贤景在主体讲演中对含恨而死的灵魂,例如,夏甲的灵、乌利亚的灵、耶弗他女儿的灵、被希律王杀死的儿童们的灵、圣女贞德的灵、十字军派兵时无辜死去的百姓之灵魂、地球上土著民的灵、纳粹时代死在瓦斯室里的犹太人之灵、因投掷到广岛和长崎原子弹而无辜死去的人之灵、在光州、天安门、利库尼亚事件中死去的学生们之灵、甚至于因人类的贪婪而被破坏、霸占的土地、空气和水的魂等实施了萨满教的行为-招魂行为[121]。 监神大学校长边善焕教授在他有关基督教思想的文章中曾这样写道:“他们的宗教[其它宗教]也知道他们自身的救恩之路”[122],而且,他还说:“不是只有基督才是普遍的、唯一的救赎者”,“宇宙上的基督与马利亚的儿子耶稣合而为一时就成了绊脚石”[123]。他甚至主张说:“基督在印度教里面”[124]。另外,他还在基督教报1990年12月8日的文稿上指出:“如果将除了基督教以外没有救恩的教理说成是神学的托勒玫地心说也并不过分”,另外,他还说:“宗教的宇宙不是基督教,也不是其它宗教,基督教要认证围绕神的旋转”,他主张说:“我们应该从将耶稣绝对化、偶像化,视他为超越其它宗教性人物的一种提议人物的基督教教条中摆脱出来 . . . 应该转换为以神为主的神中心主义”。另外,他还在名为现代思潮的定期刊物上起稿的文章中如此说:“即使教会不宣传也已经都在行善、侍奉基督,即使基督教的宣教士不将神的国带到非基督教世界,神的国也已经在那里做工了”[125]。 韩神大学的金京才教授在与朝鲜日报的记者采访中作了如下的表明:“‘如果正确的理解单神论(monotheism)’概念就会很自然而然的认证其它的宗教。在基督教中所谓的神,是指统治、管理一切成为所有根源的存在,不是耶和华、亚辉(Yahweh)等固定的存在,是以色列民族所体验的神之形象。逻各斯(Logos)、法、道、道理都是指真理的用语,只不过是根据文化区域的不同而用不同的表现而已。没有主张只有其中的逻各斯才是正确的根据”[126]。他还在他所著的〈没有名字的神〉这本书中以“各历史性宗教正敞开着在互相多样的、具体的生活领域中形成的告白-‘救恩之路’”为前提,然后指出:“对其它宗教产生敞开的心扉和尊敬之心,对自己所归依的宗教具有高度的献身,这才是信仰的姿态”。他还说:“神作为没有名字的存在,在人类自身生存的历史和文化、风土人情和环境中,神给自己以最适合的语言起的名字而已”;“那可以是耶和华、也可以是安拉、毗卢遮那佛、婆罗门、地高神、神、逻各斯、太极或者没有名字的、藏在自己心底仰慕的宇宙中某种存在”[127]。 然而,这种宗教多元主义思想是脱离圣经的,是异端的。那是当今在教会的叛教状况下产生的现象。在旧约时代,每当教会变得世俗化的时候也产生过这种现象。以色列百姓在侍奉、敬拜耶和华的事上不诚实,接受了巴力和亚斯他雷或者其它异邦神。他们没有完全抛弃耶和华宗教。他们既侍奉耶和华,也侍奉其它异邦神(王下17:33)。这是宗教多元主义的态度,是一种现象。 然而,有关神的真理绝对不是模棱两可的,是明确的。出埃及记20:3中记录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申命记4:39中记录说: “所以,今日你要知道,也要记在心上,天上地下惟有耶和华他是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以赛亚书43:10中记录说:“在我以前没有真神,(真原文作造作的)在我以后也必没有”;以赛亚45:6中记录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使人都知道除了我以外,没有别神,我是耶和华,在我以外并没有别神”;诗篇96:5中记录说:“外邦的神都属虚无。惟独耶和华创造诸天”。 另外,对于神的儿子、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也绝对不是模棱两可的,是明确的。约翰福音14:6中记录说:“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使徒行传4:12中记录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提摩太前书2:5中记录说:“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圣经上明确教导说异邦宗教都是虚的。前面引用的有关神和耶稣基督的圣经语句都是内含着这一事实。特别是诗篇96:5中记录说:“外邦的神都属虚无。惟独耶和华创造诸天”;耶利米书10:11中记录说:“ 你们要对他们如此说,不是那创造天地的神,必从地上从天下被除灭”。 圣经中甚至于指出异邦宗教是魔鬼的,是在神震怒之下的。哥林多前书10:20中记录说:“ 我乃是说,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神。我不愿意你们与鬼相交”;以弗所书2:2-3中记录说:“ 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 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约翰一书5:19中记录说:“我们知道我们是属神的,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 这里就有传道的必要性。马太福音28:19中记录说:“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提摩太后书4:2中记录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导,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约翰福音8:24中记录说:“ 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要死在罪中,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 由此可见,宗教多元主义是异端。教会联合运动甚至具有的宗教多元主义倾向都是大大的错误。用一句话来概括,教会联合运动是非常脱离圣经的运动。神的教会在真理里面合而为一是好的,但当今时代的教会联合运动实际上是以包容自由主义神学和天主教会的方式追求合而为一。自由主义神学是明确的异端,而且,天主教会也是明确的基督教的变质和脱离圣经的。因此,那种包容异端思想的联合和一体在神面前是非常大的错误,是很恶的行为。今天,教会联合运动甚至体现为要包容异邦宗教的宗教多元主义倾向,这可视为现代的巴别塔运动。 因此,信仰圣经的信实教会和信徒应该觉醒、辨别宗教多元主义的错误以及当今时代教会联合运动的所有问题,不要参与那种运动或活动,要远离他们。信实的牧师们应该建立属圣经的、保守的教会,信实的信徒们应该加入这种属圣经的、保守的交会。哥林多后书6:14中记录说:“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以弗所书5:11中记录说:“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家 马汀 路德曾这样说:“与不顺从神命令的那种人合而为一应该受到诅咒”。
8.福音主义的问题(1)
当今教会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福音主义的问题。 什么是福音主义?
福音主义是形容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的改新教会而使用的用语。之所以将改新教会称为福音主义是因为他们歪曲了新约圣经中明确证明的耶稣基督的恩典福音,是为了区别总是教导以圣礼或信徒有功劳的善行来代替福音的天主教会而称谓的。如此,福音主义是指处在历史上相信耶稣基督恩典之福音的立场,即,是指圣经上称谓基督教的用语。 二十世纪初,自由主义神学开始波及到美国教会,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掀起的所谓‘新福音主义’运动之前,福音主义就已经成为作为代辨传统改新教会的立场而使用的用语。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曾经采取守护圣经上根本真理的传统立场的根本主义也在信福音、拥护福音这一点上是属于福音主义的。 然而,自从自由主义神学进入历史改新教会里面、并使教会腐败的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福音主义教会就分成了两种立场和阵营。一种立场是对自由主义者们包容、妥协的立场,另一个立场就是主张与自由主义者们断绝交往的立场。前者就被称为新福音主义[128]或者福音主义,后者就被称为根本主义。 在美国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所谓的保守主义(根本主义)和自由主义(现代主义)间的神学争论中,自由主义获得了外形上的胜利以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发生了主张属圣经的教会就从自由主义或包容主义的大教团中分离出来的事件,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出现了被称为‘新福音主义’的新倾向。他们厌倦了为真理而不断争斗,更愿意和平和安定。他们放弃了与只相信圣经的保守主义教会之间的交往和合作,采取了包容自由主义教会的广泛交往和合作。 首次代辨这种立场的人物就是美国福乐神学院的第一代校长-奥根格(Harold J. Ockenga)[129]。他在福乐神学院的校长就任仪式上非难了主张分离的根本主义者们,他宣言他的神学院将训练大教团的牧会者们[130]。他在1948年的一次福乐神学院讲演中初次使用了‘新福音主义’的用语。他在1957年的一个消息杂志上表示:“新福音主义的战略是将分离变为渗透”[131],后来,他回顾说“新福音主义在拒绝分离的方面与根本主义不同”[132]。 1942年,他组织了美国福音主义者协会(NAE),1947年,他成立了美国的福乐(Fuller)神学院。1951年,二十个国家的福音主义者协会聚会组成了世界福音主义协议会(WEF)。1956年,今日基督教 (Christianity Today)杂志创刊。这些都成为新福音主义的代表性机关。 历史大教团成为包容自由主义神学的‘广泛的’教会以后,对从那里分离出来的少数保守主义教会究竟能否成为基督教会真正的继承者提出了疑问,新福音主义者们认为这是不可以的,因此,他们抛弃了分离的立场,重新进入大教团里面,从而形成了力争改革大教团、恢复大教团的所谓‘渗透’的立场和战略。 新福音主义者们不喜欢‘根本主义’的用语,将‘福音主义’的用语作为专用词一直使用下来。各国的‘福音主义者协会’(NAE)或‘世界福音主义协议会’(WEF)都是用了‘福音主义’的名称。就好像乔治 马顿所观察和判断的,新福音主义者们逐渐的开始将自身单纯的称为福音主义者,新福音主义在如今已经很普遍、很单纯的被称为‘福音主义’[133]。由此可见,当今时代的‘福音主义’几乎是与新福音主义相同的,具有新福音主义的意义。 威廉 艾什布劳科在评论福音主义时说,福音主义是一边苛评根本主义又对自由主义表示同情的‘新中立主义’[134]。凯利 考务恩在评论新福音主义时表示,新福音主义不认为自由主义者为异端,而认为是见解不同的弟兄,因此,在传道的事工上是可以参与的[135]。朴炯龙博士在评论新福音主义时曾批评指出,新福音主义处于对根本主义进行苛刻的批判;对传统教理持让步态度;跟随世界教会协议会的社会福音运动;与自由主义者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不离弃叛教的教团、滞留在其间的立场[136]。 包容自由主义的事例
今天,福音主义包容自由主义的代表性事例就是贝利 格莱姆的传道活动。贝利 格莱姆的本来立场是正确的。他在1951年4月파일롯지上发表文章写道:“我们决不宽容任何形态的现代主义,也不与他们交往”。他在1952年6月3日发给巴布 约翰森的信中也写道:“现代主义者们在任何地方也不后援我们,我们除了格林斯博罗和休利福特以外没有接受过任何城市或教会协议会(NCC)的后援”。 然而,自那以后,他却光明正大的接受了来自纽约、旧金山、费城、洛杉矶、哥伦布等地传道集会团体给予的自由主义教会协议会的后援[137]。在洛杉矶的传道集会上,任命杰兰德 凯内迪监督为名誉大会长,凯内迪监督在他所著的〈神的好消息〉一书中曾分明的否定了耶稣基督的神性[138]。 大卫 克劳德例举了很多贝利 格莱姆的问题,即不辩论圣经是无误的神之道;说耶稣基督从童贞女诞生不是基督教信仰的必需部分;不强调只有通过耶稣基督的血才能获得救恩;不相信地狱是永远燃烧火海的痛苦场所;认为得不到救恩的异邦人不会下到地狱;表示神学不再对他有任何意义;同意属于异端的罗伯特
舒勒之福音的错误概念;称颂否定基督的自由主义者们;将数千名的悔改者交给叛教的自由主义教会等等[139]。哥伦比亚国际大学名誉总长-罗伯森 麦克尔肯曾说,贝利 格莱姆具有对除了根本主义者以外的所有人,即天主教人、希腊正教人、自由主义者热情的合而为一包容主义信念[140]。 新福音主义机关-美国福音主义者协会(NAE)从一开始就接受了自由主义大教团的分教会为会员。否定包含圣经的无误和基督的肉体复活教理之历史基督教信仰的马汀
马提却在1992年美国福音主义者协会上作了讲演[141]。 而且,这个协会的会长-敦 阿圭在此协会创建以来第一次在自由主义美国教会协议会(NCC) 总会上作了讲演[142]。 福乐神学院从一开始就愿意训练教育大教团的牧会者。此神学院曾邀请普林斯顿神学院校长-新正统主义者-约翰 迈凯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演说。在此神学校的1984-85年要览中,例举了自由主义派天主教神父-雷蒙德 布劳恩为讲师[143]。阿德 胡克曾在1999年7月27日访问福乐神学院,参加了约翰 高迪恩盖教授的讲义,他证明说高迪恩盖教授曾这样对学生说:“没有能够证明耶利哥城存在、切此城墙倒塌的考古学上的证明. . . . 也许那只不过个比喻”[144]。 这个学校起初是拥护圣经无误教理的,但到如今却否定这个教理,且拥护灵恩运动[145],强烈支持按立女牧师[146]。 世界福音主义协议会(WEF) 会长-戴奥若德 威廉姆斯曾在 ‘WEF 新闻快递’的1993年8月刊上发表文章说:“归属世界教会协议会(WCC)的教团内仍然滞留着福音主义者们,他们采取福音主义的立场,在那个教会里面带来福音主义的影响”[147]。 在新福音主义代辩杂志-‘今日基督教’的1998年9月7日刊上,曾高度的推荐了雷蒙德 布劳恩的新约概论。可是,布劳恩认为耶稣不是全知的神,是犯了一个错误的自由主义天主教神父。他在世界教会协议会中活动非常活跃,他在1971年成为美国纽约的自由主义联盟神学院的第一位终身职天主教教授[148]。 下面就来例举一下今天福音主义包容自由主义的我国事例吧。1986年9月8日,韩国长老教协议会在新门内教会为了纪念卢春京受洗100周年活动举行了由耶长统合、耶长合同、基长、耶长高神、耶长大神等5个长老教团参加的联合圣餐礼拜和讲演会[149]。 1990年11月,韩国福音主义协议会在香港国立竞技场举行的贝利 格莱姆香港传道大会上, 选定了釜山水营路教会、大邱西门教会、大田中央教会等耶长合同派大教会作为韩国地区卫星中介传道大会的场所[150]。 1991年,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总会曾再次的重申:“加入基监和基长的问题已经向着肯定的方向推进着”[151]。这个团体没有要排除自由主义教团-基监和基长的意思。 1993年,在为韩国长老教会合而为一的特别讲座上,耶长统合朴圣愿牧师发表讲话说:“将个人救恩、社会救恩从各自的外面来区分教会的进步和保守从原则上是错误的”,韩国的进步教会和保守教会如果要合而为一就需要互相妥协,例如,保守方如果固守着‘圣经是唯一的启示’的立场,那要和长老教合而为一就非常的难了。”基长神学研究所所长-金元培博士主张,教会的一体是真正的恢复教会运动,为了教会的一体就要摆脱于教条,应该持有奉献的姿态,只争论教理问题就会没完没了的。另外,耶长大神总会总务金才圭牧师也主张,韩国教会不要只争论教理问题,应该通过共同参与宣教活动来实现合而为一,他说:“对于神学的固执己见就是妨害韩国长老教会的合而为一”,而且,他还表示,过去曾定罪金才俊牧师为异端,今天,从保守神学角度不能定他为异端[152]。 1993年,在韩国长老教协议会所属的五个长老教团总会在制成共同宣言文时,一边希望韩国的长老教会都成为合而为一的教会,一边却又宣言:“我们韩国的长老教团在信仰的本质性项目中绝对没有可以造成我们分裂的意见之差”[153]。 1994年,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邀请众人皆知是自由主义者的姜原龙牧师作三·一节纪念礼拜讲道[154],还曾委托基长侧的赵香禄牧师在3月8日作任职就任礼拜讲道[155],另外,在4月9日举行的为南北教会合作的研讨会讲师名单上就含有姜原龙博士[156]。 1995年,韩国福音主义协议会举办的纪念光复五十周年国际研讨会的讲师名单中包含基长侧赵香禄牧师[157]。 1996年,在韩国福音主义协议会发表会上,洪顺宇牧师主张,进步教会和保守教会都应该反省,应该进一步的展开迎合韩国教会整体气氛的联合运动。他提议说:“今后,NCC或者韩基总等的联合机关应该互相合作来实现大统合”[158]。 1996年,在韩国福音主义协议会月例发表会上,韩明秀牧师(曾前任韩基总总务,当时是合同侧基督新报的主编)发表讲话说,进步教会和保守教会就好像一块铜钱,强调一面就不能完全满足基督教基本真理的另一面。希望韩基总和教会协[NCC]作为拥有新名称的团体领先在前。韩国福音主义协议会副会长金明赫牧师(合同神学院教授,江边教会牧师)也主张说:“两个机构应该推进机构的统合”[159]。 1997年3月,在耶长统合、耶长合同、耶长高神、耶长大神、耶长改革、基长等长老教九个教团共同参与的韩国长老教协议会讨论会上,耶长合同方的韩明秀牧师指出:“改新教界的分裂是遵循神的旨意过于人们思想而产生的结果”[160]。 1997年,曾前任耶长大神侧总务的赵顺泰牧牧师曾主张,当社会处于政治、经济、道德危机状况的时候,教会联合就是‘解决方法’。他说:“我认为不正确的是,大家都是同一教派,信同一个使徒信经 . . . 所以,教理也不会有太大的不同”[161]。 1997年,耶长高神宗武申君植牧师曾强调指出,在社会问题和似是而非的异端泛滥的现实中,韩国教会不应该区分保守和进步、互相小弱力量,应该以合一团结的联合运动来对应它们[162]。 1997年7月,耶长合同、耶长高神、耶长统合等三个教团的全国男传道会或男宣教会联合会会员们制定了率先带动参与教团之间融合和一体运动的决议文[163]。 1998年2月,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池德代表会长在一次记者采访中曾说,韩国基督教教会协议会(NCC)和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韩基总)从此不再有什么大的差异了[164]。 1998年6月,由耶长合同、耶长统合、耶长高神、基长牧会者组成的韩国长老教牧会者协议会(会长:玉汉鑫牧师)는 “教会对社会影响力的消弱是因为韩国教会分派成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韩基总)和韩国基督教协议会(教会协)的原因”,他还主张:“韩国教会的合而为一和联合是不可迟缓的紧迫课题”[165]。 1998年,在韩国长老教总联合会的会员教团新任总会长和总务庆贺礼拜上,吉子然牧师(耶长合同总会长)表示:“长老教会不能合而为一体,固执己见,我感到非常遗憾”;“希望今后我们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合而为一运动”[166]。 1999年1月,被耶长统合侧总会(总会长: 柳义雄牧师)邀请参加庆贺新年例会的耶长合同侧总会长吉子然牧师(首尔新林洞旺盛教会)曾强调指出“统合和合同应该同心协力的展开长老教联合和合而为一运动,争取今年达到正式成为一体的起始点”[167]。 1999年,通过以福音主义长老教团-耶长合同方总会的总代表为对象实施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应答人当中的80%以上赞成与耶长统合进行讲坛交流、神学交流和联合事业,而且,64%的人对与统合侧进行教团统合表示支持的态度[168]。 1999年6月27日,耶长合同侧的历史胜洞教会(朴尚训牧师)和耶长统合侧的代表性教会-永乐教会(李哲信牧师)之间的讲坛交流经过了两个教团分裂四十年之久在胜洞得以实现了[169]。 2000年3月,韩国基督教教团总务会决定将尽一切努力参与教会联合运动,表示将积极的帮助教会协和韩基总的联合。教团总务会包括耶长统合、耶长合同、耶长高神、耶长合同保守、耶长改革合神、浸礼教、监理教等[170]。 以上的事例证明了我国保守主义教团对自由主义神学的无知或故意的妥协。这就是福音主义的问题。今天,福音主义不仅仅是信福音的立场,而且还体现出异端性的自由主义神学、或者不与自由主义或者包容主义教团断绝交往、互相交通合作的包容立场。当今时代的保守主义、福音主义教会由于不排击自由主义神学,一味的包容他们,因此在神学、信仰方面已经渐渐的松懈了。然而,使徒保罗分明的教导我们:“分门结党的人(异端),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多3:10)。 福音主义背弃了圣经的这些教导。福音主义的问题就在这里,那就是错误交往的问题,这是违背了通过使徒们传给我们的神之命令,是分明的反对圣经中所启示的神的旨意。
9.福音主义的问题(2)今天,福音主义的问题不仅仅是包容自由主义神学,而且还有包容灵恩运动和天主教会。 包容灵恩运动和天主教会的事例今天,福音主义对灵恩运动是抱着包容态度的。不,不仅仅是包容的程度,还包含很多灵恩主义者们。1993年,卡里斯马基曾说明五旬节教派已经占据了美国福音主义者协会(NAE)会员教会中的约51%,而某报告书表明达到约80%。另外,美国福音主义者协会会长凯宾 迈奴伊阿曾表示自己愿意在福音主义运动中架起灵恩主义者和非灵恩主义者们之间合而为一的桥梁[171],而且,他还说福音主义者协会不应该恐惧像温约翰(John Wimber)之葡萄园运动(Vineyard Movement)一样的灵恩运动[172]。 当今时代,福音主义对天主教会也是抱着包容的态度。这个事实可以从福音主义者们代表性的言语和行动中得到确证。1993年6月,贝利 格莱姆在美国匹兹堡举办了由1,050个教会和65个教团携手联合的第三次传道大会,而这次大会的实行委员中就包含六名天主教人[173]。 1993年,贝利 格莱姆传道协会的理事-斯特灵 赫斯顿曾说:“在过去的十到十五年间,参加格莱姆传道大会的天主教会大大的增加了,少数的天主教会指导人从此也开始作为传道大会计划委员会的正式代表进行服务活动。天主教会信徒们作为接待委员、唱诗班队员甚至于商谈咨询委员深受欢迎”[174]。 在休斯敦纪事报(Houston Chronicle)1997年3月30日报纸上登载了贝利 格莱姆对在阿拉毛道穆举办传道集会的报告书,其中有这样的表述:“那地区的天主教会也起到了中心的作用,那是对浸礼会在教皇1987年访问圣安东尼奥期间给予天主教会诸般后援的一种报答”[175]。 在传播福音(Proclaiming the Gospel)杂志的1997年6月号刊上登载过这样的文章内容,“天主教已经参与贝利 格莱姆的传道大会。以宣传、促进传道大会而使用天主教商谈咨询人员为代价,贝利 格莱姆向那地区的主教保证,今后一定会将告白信仰、参与传道大会的所有天主教人送回他们的天主教会”[176]。 ‘今日基督教’杂志1998年8月10日刊上有这样的登载内容:“6月25日,贝利 格莱姆在为人口约有百万名的 [渥太华] 地区举行的传道活动中,天主教人和改新教人之间的间距开始逐渐地消逝了。后援那次传道大会的470个地区教会中,有60个是天主教会。天主教会的参与在所有格莱姆 传道大会中是最重大的”。 那杂志还表示,新信徒中的一部分被天主教会带去了[177]。 大卫 克拉乌德对贝利 格莱姆的问题表现出支持的态度,他表示天主教的福音与他自己所传的福音是相同的,他曾将数千名的悔改信徒交托给天主教,他还邀请天主教主教们登坛讲道,他还为被邀请来听道的天主教人赐予祝福[178]。 大学生宣教会(CCC)的创始人、也曾任该会总裁的彼尔 布莱特在1969年对有关天主教会曾有这样的表示:“我们不攻击天主教会,我们相信神在那教会里面进行着有力的事工,为了帮助全世界的福音化,我们不怀疑将使用数百万名的天主教人来做工”[179]。大学生宣教会已经在1970年的干事中就有天主教人[180],在1973年的以‘Key 73’、‘这里有生命的美洲’为主题的1976年集会人员中也有天主教人的参与和合作[181]。 彼尔 布莱特与查尔斯 考尔森、杰姆斯 派克等共同在题为“福音主义者和天主教人一起”(ECT)的为相互认证和合作而宣布的1994年宣言书上作了签名,这事受到了非难,信徒们强烈要求他取消那个立场,但他却以在天主教人中有数千万名真正的信徒为借口,拒绝了这个要求。[182] 另外,不仅是贝利 格莱姆,杰里 法沃尔、杰克 凡 易派、杰姆斯 罗宾逊、艾德 达森等福音主义者对天主教会的教皇-约翰 保罗二世表示了称赞。1985年,艾德 达森曾这样说:“人为教皇制度是敌基督的极端主义者们 . . . 没有基督的爱”[183]。 达拉斯神大学校长查克 斯文杜在1997年10月的一封书信中称泰莱莎修女是‘值得人们注目的女人’[184]。杰姆斯 达森认证泰莱莎修女为基督教人,他这样说:“因为她在她的生涯中体现出生灵的果实”。杰克 凡 易派说她指责了那些认为自己可能没有获得救恩的人们[185]。 然而,彼尔 杰克逊却严正的指出:“泰莱莎修女每当与谁照相的时候都祈祷灵魂离开炼狱,她说如果对圣餐饼没有谢祭祝福就不能拥有耶稣,她还明目张胆的向教皇恳求称马利亚为‘基督人的合作救赎者、合作中保人及保惠师”[186]。 根据今日基督教报1998年3月2日报到证明,完全播放了杰克 凡 易派最近为教皇辩护说他神之人的演讲。另外,他还警告了次届教皇认为约翰启示录中的先知有可能是假先知的想法,他说:“我们在基督里面已经结合成兄弟姐妹”[187]。 题目为‘福音主义者和天主教人一起’(ECT)的文书就是在福音主义者和天主教人之间架起桥梁的一个实例。美国福音主义者协会的前任会长约翰 瓦伊特不仅在那文书上签了名,而且还将天主教人称为福音主义者中‘最亲密的朋友’[188]。 妥协是非常严重的错误新福音主义的问题虽然是二十世纪中叶产生在美国教会中的问题,但这也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都可能经历的问题。如今,我国的很多保守主义、福音主义教会也正在采取新福音主义的立场。新福音主义的问题并不是神学上的变质问题,而是互相交流、交往的问题。那就是与自由主义者和天主教人之间的交往问题。福音主义者绝大多数不批评或排击自由主义者和天主教人。他们认为自己本身的教团有可能故意的包容自由主义者和天主教人,或者可以进入到他们的教团中与他们交往、合作。这是非常严重错误的事情。 旧约时代的犹大王约沙法就是典型的新福音主义者的体现。圣经中虽然证明过犹大约沙法王曾经全心全意的遵行耶和华命令的虔敬之王(代下17:6),但当他逐渐获得富贵、荣华的时候,他便开始与崇拜偶像的以色列王亚哈王互相交往,甚至于建立了亲家关系(代下18:1),而且,他还帮助亚哈王在基列拉末参与攻取亚兰人。发生这件事后,耶和华派先知耶户指责了约沙法王。经上这样记载:“ 你岂当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呢。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你”(代下19:2)。 由于与约沙法王这种错误的交往和联姻,北部以色列的崇拜偶像行为就传入到南部的犹大王国(王下8:18; 代下21:6),这成了犹大王国灭亡的原因。交往的问题绝对不是个小问题,正是因为这错误的交往导致了犹大王国的灭亡。这也是今天福音主义的根本问题。福音主义者牧师们的广范围交往使教会逐渐的松懈,在思想上也逐渐腐败,最终将会导致叛教。 今天,很多的保守主义、福音主义教会正采取着新福音主义的立场。没有分辨能力的很多保守主义牧师们在标榜和平、合而为一、爱心的同时,却反而非难那些要遵循圣经上教导的人。很多牧师们虽然热衷于其它多方事工,但对教会的教理上的纯洁性漠不关心。他们没能理解神喜欢纯洁的教会、并将此作为救恩计划的目标(弗5:25-27)。然而,抛弃追求真正的对教会的教理上纯洁之努力在神面前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圣经上分明的教导要辨别、职责教理上的异端,并且教导要远离那些主张、传播教理上异端的人。以弗所书5:11中记录说:“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犹大书3节中记录说: “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我们应该为真理而进行善意的争辩。 哥林多后书6:14-17中记录说:“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 . . 。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我们要避免错误的交往。 罗马书16:17中记录说:“弟兄们,那些离开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提多书3:10中记录说:“分门结党的人,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约翰二书10-11中记录说:“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这教导,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 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分”。我们不应该和异端的人交往。 帖撒罗尼迦后书3:6、14中记录说:“弟兄们,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们,凡有弟兄不按规矩而行,不遵守从我们所受的教导,就当远离他”;“ 若有人不听从我们这信上的话,要记下他,不和他交往,叫他自觉羞愧”。即使是在主里面的弟兄,如果他不顺从圣经教导时,我们就应该和他断绝交往。 因此,我们可以将新福音主义或者福音主义整理如下。第一,新福音主义或者福音主义对我们一直所相信的圣经中所明白启示的传统圣经上的根本真理没有确信。第二,新福音主义或者福音主义没有认为自由主义神学是可怕异端的正确意识。第三,新福音主义或者福音主义没有为了圣洁的真理而进行斗争的意志和热情。第四,新福音主义或者福音主义在交往和分离问题上不顺从圣经的教导。 箴言28:4中记录说:“违弃律法的,夸奖恶人。遵守律法的,却与恶人相争”;箴言17:15中记录说:“定恶人为义的,定义人为恶的,这都为耶和华所憎恶”。 自由主义神学和天主教会是明显的异端。因此,属圣经的教会理所当然的要排击自由主义神学和天主教会。应该将具有自由主义神学思想的人从教会中除名、出教,断绝与他们来往,还要断绝与天主教会的交往。包容他们的新福音主义或者福音主义是对圣经那些高贵真理的让步,是对异端、叛教和不信仰妥协的非圣经的立场。这分明是违背了通过使徒们所传的神之命令,是明确反对圣经所启示的神的旨意。这分明是对主耶稣的不忠诚和不顺从。在叛教和妥协逐渐扩散的时代,神的旨意分明是让我们与叛教分离。
10.什么是灵恩运动?当今,教会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灵恩运动。曾任高神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的安永福教授指出,不能够怀疑圣灵在五旬节主义或者灵恩运动中做工,他主张改革教会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已经僵化的传统圣灵论消灭了圣灵的存在[189]。美国基督教改革教会(CRC)研究委员会主张,圣灵超自然表现没有只限于使徒时代的圣经性、神学性根据[190]。福音主义神学者-杰姆斯 派克认为,灵恩运动应该以神的使役来判断[191]。这些对灵恩运动的肯定评价和对圣灵超自然恩赐的开放态度在今天的我国保守主义长老教会里面也已经司空见惯了。 灵恩运动的起源灵恩运动起始于二十世纪初,根源在五旬节主义教派中。1896年,美在国北卡罗来纳州出现了说方言现象。此后,1901年,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郡伯特利圣经大学的一位女学生-艾歌尼丝 奥兹曼在思慕圣灵洗礼时开始说方言,她是具有监理教背景的曾参与过圣洁教运动的学生。此后,190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矶通过圣洁教讲道人-威廉 西摩在阿祖萨大街的集会讲道正式的扩散了方言运动,由此产生了五旬节教会[192]。二十世纪中叶,这个运动已经超越了五旬节派,深入扩散到其它教派中,到了六十年代末进入了天主教会中,这个运动被称为灵恩运动(The Charismatic Movement)或者新五旬节主义(Neo-Pentecostalism)。 灵恩运动的特征灵恩运动或者新五旬节主义有如下几种特征主张。 第一,灵恩运动主张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人都应该接受圣灵的洗礼,强调获得圣灵的经验。 第二,灵恩运动以接受圣灵洗礼为依据,强调说方言。灵恩运动起源于方言运动,特别是强调说方言的恩赐。北美五旬节协会宪法第五项中有这样的规定:“充满的福音(full gospel) . . . 包括圣灵的洗礼和以此作为最初证明的方言”。 第三,灵恩运动主张圣经中记录的所有圣灵之超自然恩赐直到今天也在继续或者被恢复了。有很多主张获得了神愈恩赐的人,辛班尼就是一个例子。他在美国的TBN电视节目中表示,在看TBN电视节目中死去的人会活过来,会取消葬礼仪式,死去的人们会带着棺材,放在电视机前,神的能力等待着来抚摸他们,一下子数千名的人会复活过来的[193]。最近,灵恩主义者们甚至说在礼拜时间中,有金粉出现在脸上、手上和衣服上[194]。某种情况下还称那是一种塑料片或者闪亮的装饰品。而且还主张, 利用银填充的汞合金或者镶牙等都会变成金牙的超自然性牙齿治疗。[195] 灵恩主义者彼特 魏格纳认为这些奇迹不是什么新鲜的[196]。 第四,灵恩运动不重视以圣经话语和祈祷与神交通、顺从神的旨意,他们更强调体验灵恩,有时候这种体验具有很感性的倾向。举例说,凯西 乌德在他所著的关于布劳恩斯彼尔(brownsville地名)‘复兴’历史书中(1997年)对灵恩事件用了治病的、人们数小时躺在集会场所的地上、头部摇晃、处在朦胧的状态、头脑一片茫然、在圣灵里面跳舞以及其它等奇怪的肉体的表现用语。他这样说:“我感到好像在滑雪场的山坡上跳下去飞翔的感觉,那种自由之感非常荣耀,我终于倒在在集会场所前面的右侧地面上,我的丈夫以恩惠拥抱着我,除了他我不认得任何人。在不能控制的礼拜上,获得被神提取的感觉是不同于任何人间之经验的”。他还说,人们“在圣灵里面受死,在走廊上晕倒,进入到大声哭喊和喘息的状态中”。他还写道:“好像有闪电一样的东西击中了我,我撞在墙上跌到了,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我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身体一直在摇晃,导致痉挛,几乎停止了呼吸,不断的气喘吁吁的. . . . 我的头产生痉挛现象. . . . 我因受到圣灵新鲜的油膏获得无比的充满”。而且,他还说:“[吉尔派特利牧师]向我吹气的时候,将我完全的打倒躺下”,另外,他还描述在第二天早晨,即使在礼拜结束后,只要一演奏起葡萄园音乐,他就会“深深的弯下腰,左右的摇晃、歪歪斜斜的向反方向跑,偶尔还跌倒在地上. . . 唱赞美诗、敬拜神”[197]。 灵恩运动的势力五旬节教会据说是世界上成长最快的教会。今天,灵恩运动在除五旬节教会以外的活动非常活跃。这有时候被称为是继天主教和改新教以来的基督教的‘第三势力’。据彼特 魏格纳统计表明,全世界的灵恩主义者约有一亿九千万人,其中五旬节教人有八千五百万人,改新教灵恩主义者有一千六百万人,天主教灵恩主义者有五千万人,中国的灵恩主义者约有四千两百万人[198]。当今时代,灵恩运动获得了很多在传统主义教会中教人的势力,还通过很多团体正活跃的扩散着。 当今灵恩运动的各种活动中主要有如下两种活动。第一是启发课程(Alpha Course)。启发课程是因1990年英国伦敦圣公会所属的圣三位一体-布普顿教会的甘力克神父而开始的。布普顿教会是一个灵恩主义的大教会。启发课程好像野火一样在天主教人、浸礼教人以及除此外的教人中燃烧起来。它是从英国发展起来的,如今横扫美国。 然而,就像CRN新闻速递(CRN
Newsletter)所指责的,那不仅仅是淡化的体现无负罪感福音和柔弱的基督,其核心的强调在于多伦多形式的灵恩主义体验[199]。不仅如此,在1998年4月27日的今日基督教报上,全面刊登了由雷顿 保德、路易斯 法拉乌、杰艾派克、埃里斯特 麦格莱斯等福音主义者共同签名的有关启发课程的整页广告。 1999年8月,韩国的多种基督教报也开始使用了‘引导二十一世纪教会灵性牧会的圣经学习课程!’、‘参加60个国家、65个教派、46,000多个教会指导人的研讨会’等宣传文句,并刊登了第2届启发课程研讨会广告。那研讨会的讲师有华盛顿新门内教会赵秉哲牧师、韩国的教会成长研究所所长明诚训牧师、又石教会金哲英牧师。 在福音时事杂志(Evangelical Times)1999年5月刊登载了一篇文章,其中有关圣灵充满的内容多半是相关于方言的。圣灵虽然是为了荣耀基督而降临,但灵恩主义的启发课程中的圣灵遮掩了基督[200],在整体强调方面的中心不是基督,取而代之的确是圣灵[201]。 第二是信守诺言(Promise Keepers)运动。这个运动也是灵恩主义的运动。信守诺言的集会是因1991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球教练-彼尔 麦卡特尼而开始的,另外,兰迪 非利浦斯是这个运动的负责人。这两个人都是福尔德村葡萄园教会的教人。此教会的杰姆斯 拉易尔牧师就是极端的灵恩主义者。他说,神指示他说披头士摇滚乐队获得了神之手所赐的灵恩,神已经膏油他们,神是为了通过在全世界的音乐复兴来开始灵恩主义的更新而这样做的。他还说他确信神在今天也用声音向他的百姓说话[202]。 今天,与其它很多运动一样,这个集会的问题是灵恩主义的联贯和合而为一性质。这种类的运动不视自由主义教团为问题,甚至于对天主教会也是如此。CCC的彼尔 布莱特、彼尔 还别尔兹、穆迪圣经大学校长-约瑟 斯道沃尔、车克 斯文杜尔、车克 考尔森、 E. V. 威尔等合而为一人士们都是此运动的演说家。 信守诺言派韩国本部的董事长是金义焕博士(前总神大学校长)、董事有金长焕、金相福、金三焕、金连泽、全浩真、朴炯龙灯,郑斗英牧师担任实物工作[203]。 神的礼物(Charisma)杂志在1999年7月刊上登载了其发行人-史蒂芬 斯特兰所著的题目为“五旬节-灵恩主义动向”的一篇社论,其中写道:“信守诺言突然出现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它不仅是灵恩主义形态的赞美和礼拜音乐,还培育了一部分灵恩主义演说家们”[204]。 今天,福音主义教人中的大多数都接受了灵恩主义。像大学生宣教会(CCC)一样的团体也是如此。灵恩主义者们热情温暖的接受了大学生宣教会的总裁-彼尔 布莱特[205]。在一本来自大学生宣教会的1998年的消息杂志上,报道了他们通过名为‘耶稣’的传道用电影,“神如今也仍然在行神迹和奇事”。在另一本消息杂志上报到了有关一位十六岁印度少年的奇事,报道说那少年已经死了几个小时,要下葬,但他突然像过去拉撒路一样奇迹般的复活了。那少年主张他去过死人们居住的地方,神命令他在七天内回到人间,那少年复活后七天死去了[206]。 美国福音主义者协会(NAE)会长-凯宾 麦诺亚曾任自由监理教会的监督,他也是灵恩主义者。他曾说他自己愿意在福音主义里面架起灵恩主义者和非灵恩主义者之间的桥梁[207]。根据神的礼物杂志报道,1993年美国福音主义者协会的会员教会中约有51%是五旬节派,据某个报告书统计五旬节派约达80%[208]。 灵恩主义者-杰克 海弗德在1997年写的一本名为有《有望的牧师们 (Pastors of
Promise) 》一书中,约翰 迈阿德就称赞了极端灵恩主义者海弗德。罗伯特
舒勒、彼尔 还别兹、车克 考尔森、彼尔 布莱特、格莱 劳利等也对他表示了称赞。迈达德在名为《灵恩主义的混沌(Charismatic
Chaos)》一书中这样写道:“海弗德谎称曾自己见过基督”[209]。 主张在今天也有赐予使徒时代的圣灵超自然恩赐的灵恩运动见解不仅是不传统的,而且,是非圣经的见解。圣灵的超自然恩赐是赐予使徒时代的现象,在使徒时代结束的同时,与新约圣经的完成一起消失了。基督教两千年历史不是神通过圣灵的超自然恩赐来事工的历史,是通过新旧约圣经话语事工的历史。就好像使徒保罗所证明的,基督教并不是传神迹或智慧的话语,而只是传播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林前1:22-23)。神如今也在通过他所启示的圣经话语和其中心内容-赎罪的福音行使着救恩的事工。通过圣经上记录的耶稣基督的赎罪福音让罪人们悔改、信耶稣、获得救恩、过新的生活,这是神的方法。
11.圣灵的洗礼和超自然恩赐当今,灵恩运动主张凡信耶稣获得救恩的信徒都要得到圣灵洗礼。这与监理教和圣洁教的教理思想很相似,也与D. L.穆迪的协同传道人-R. A.托利的思想相同。 五旬节事件圣灵洗礼是与使徒行传第二章五旬节圣灵降临事件相关联的。此事件有双重的意义。 特殊的意义五旬节事件在神救恩事工的过程中具有完成时代性分歧点的几个特殊意义。 第一,五旬节事件成就了神和耶稣基督的许诺。神通过旧约时代的先知们许诺圣灵的降临。以赛亚书32:15中记录说:“等到圣灵从上浇灌我们,旷野就变为肥田,肥田看如树林”;以西结书36:27中记录说:“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约珥书2:28-29中记录说:“以后,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豫言。你们的老年人要作异梦。少年人要见异象”; “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 耶稣在他的公生涯末期和临升天前许诺了圣灵的降临。约翰福音 14:16-17中记录说:“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或作训慰师下同)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 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使徒行传1:4-5中记录说:“ 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我说过的,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五旬节事件就是成就了神和耶稣基督的许诺。 第二,五旬节事件是圣灵降临、居住在教会里面的事件。根据基督成就的赎罪事工,圣灵来到这个世上,永远的居住在新约教会里面。新约教会体验到了在旧约教会所不能体味到的圣灵永远內住在其中的体验。约翰福音14:16中记录说:“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或作训慰师下同)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 第三,五旬节事件是圣灵事工时代的开始。通过使徒行传可以看到,在教会时代,虽然复活的主耶稣也亲自事工(徒 9:4-5、10、34; 18:9),但主要是由圣灵来做工的。师徒行传的4:8中记录说:“ 那时,彼得被圣灵充满,对他们说”;8:29中记录说:“ 圣灵对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8:39中记录说:“ 从水里上来,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10:19中记录说:“ 彼得还思想那异象的时候,圣灵向他说,有三个人来找你”;13:2中记录说:“ 他们事奉主,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15:28中记录说:“ 因为圣灵和我们,定意不将别的重担放在你们身上”;16:6中记录说:“ 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16:7中记录说:“ 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18:5中记录说:“ 保罗为道迫切(传统圣经为保罗受圣灵引领),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20:28中记录说:“ 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或作救赎)”。 从这种意义来看,五旬节事件是一次性的。海尔曼 巴文克如此恰当的整理了五旬节事件: 发生在五旬节的这种圣灵的降临是基督教会历史上独特的(unique) 事件。就像创造和成肉身一样,是只发生一次的事件。在其重要性方面,没有与此相同的任何圣灵所许可的,无论在此之前或之后都没有过。耶稣基督在他被感孕时成就了人性,就像绝对不会被再次抛弃人性一样,圣灵也在五旬节选择了他的居所和圣殿,而且绝对不会从那里被再次分离[210]。 一般的意义然而,使徒行传第二章记录的五旬节事件还具有是门徒们第一次接受圣灵事件的一般意义。圣灵在那天第一次进入到信徒们里面。从圣灵第一次进入到信徒里面这事件的意义来说,五旬节是反复的,即,罪人们在每次获得救恩的时候,圣灵就进入到他们的里面,引导他们。圣灵曾降临在听信彼得传道的哥尼流一家人身上(徒10:44)。以弗所的弟兄们也在听信使徒保罗的传道、以耶稣基督的名受洗的时候第一次获得了圣灵(徒19:6)。如此可见,已经降临到地上的圣灵将进入到成为教会新会员的心灵深处。 圣灵洗礼
那么,什么是圣灵洗礼呢?所谓圣灵洗礼究竟是像传统上一直所思想的圣灵第一次进入到信徒们里面的事件呢?还是五旬节派或者是灵恩主义者们所主张的已经信主获得救恩的人第一次获得圣灵的充满呢? 圣灵洗礼这话仅出自于新约圣经的使徒行传1:5和11:16以及哥林多前书12:13三处地方。使徒行传1:5的圣灵洗礼是指五旬节事件。五旬节的圣灵洗礼不仅是圣灵第一次进入到信徒里面的事件,也是圣灵充满的事件(徒 2:4)。使徒行传11:16的圣灵洗礼是圣灵第一次降临到哥尼流一家人身上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与使徒行传1:5的状况不同,是发生在初次信主耶稣基督的人身上的事件。最后的哥林多前书12:13的圣灵洗礼意味着与基督神秘的联合,“[我们] 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这是与信耶稣基督相同的事件。 同时能够满足以上三句节的是,圣灵洗礼是圣灵最初进入到信徒里面事件的传统概念。这与前面所说的五旬节事件的一般意义相同。所谓圣灵洗礼就是初次进入到信徒里面的事件,这也与信徒们的重生事件相同。信徒在重生时要受到圣灵的洗礼,那就是圣灵洗礼。重生时受圣灵的洗礼之所以被称为圣灵洗礼是因为在那受洗时圣灵洗净了我们肮脏的罪,救活我们已经死去的灵魂。这就是圣灵救恩的事件。 五旬节派以使徒行传1:5为根据,主张信徒要以两次的经验接受圣灵洗礼,但那与五旬节以前的门徒们和今天我们的状况是不同的,五旬节以前的门徒们是在接受圣灵之前已经信耶稣,但今天的我们在信基督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圣灵。 圣灵洗礼的时间
关于圣灵洗礼的时间区分为使徒行传第2章记录的五旬节事件以前和以后两种。五旬节事件以前的人是在信主耶稣后获得的圣灵,门徒们在接受圣灵以前已经信主耶稣,获得了重生。约翰福音13:10中记录说:“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约翰福音15:3中记录说:“现在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道,已经干净了”。然而,他们还没有获得圣灵(约7:39),而是在五旬节的时候,即在主耶稣升天十日以后才获得了圣灵。像他们的情况,他们信耶稣的时候和获得圣灵的时候是不同的。 然而,五旬节事件以后的人们在信耶稣的时候也获得了圣灵。就像使徒行传第十、十一章所记录的哥尼流的情况,他在信耶稣和获得圣灵,即接受圣灵洗礼是同时进行的,那不是分别进行的事件。像使徒行传十九章中所记录的以弗所的弟兄们也是,他们在听信有关耶稣基督的传道并以耶稣的名接受按手洗礼的时候获得了圣灵。哥林多前书12:13中也证明了圣灵洗礼和重生事件是相同的事件,“我们不拘是 . . . 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我们因获得重生而成了一个身体。 而且,新约圣经还教导说凡信主耶稣的人都获得了圣灵。罗马书 8:9中记录说:“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圣灵],就不是属基督的”;以弗所书1:13中记录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圣灵的內住就是印记。约翰一书 2:20, 27, “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并且知道这一切的事。(或作都有知识)” ;“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导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导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导,住在主里面”;哥林多前书12:3中记录说:“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圣灵”。 另外,洗礼意为洗净罪,新约圣经上说信主耶稣的人们在圣灵里面得到洗净,这与圣灵洗礼是相同的意思。哥林多前书6:11中记录说:“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藉着神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提多书3:5中记录说:“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 但使徒行传8:15-17中所记录的撒玛利亚教人却是例外的。五旬节派就根据这句节主张信主耶稣和接受圣灵的洗礼是不同的。然而,使徒行传8:16中所记录的撒玛利亚教会的情况应该是例外的,“因为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一人身上。他们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洗”,其中‘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洗’的描述表示撒玛利亚信徒们没有获得圣灵是很通常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五旬节事件以后通常应该是信耶稣为救主、接受洗礼时获得圣灵,撒玛利亚信徒们尽管信主耶稣、接受了洗礼,但还没获得圣灵[211]。 撒玛利亚教人的情况属于例外的理由是因撒玛利亚人特别的身份。撒玛利亚人与犹大人之间有着长久的宗教上的间隔,他们在犹大人看来是半异邦人,然而,即便如此,如果使徒们从一开始就下到那里传道,掌握了信主耶稣的人,也许圣灵就会降临在那里,但传给撒玛利亚福音的不是使徒,而是执事腓利门,就是因为这一点,神延迟了对撒玛利亚人降临圣灵。然而,使徒门下到耶路撒冷,在那里为他们祈祷的时候圣灵降临到他们身上,确立了撒玛利亚教会和犹大教会属灵的一体性。 使徒时代除了这一种情况以外,新约圣经从整体上没有分开五旬节事件以后信主耶稣基督的时候和获得圣灵即接受圣灵洗礼的时候,因此,新约圣经没有命令信徒们获得圣灵或者接受圣灵洗礼,其原因是他们在信主耶稣的时候,即在重生的时候已经获得了圣灵,因此,信徒们没有必要祈求重新获得圣灵或者恳求接受圣灵的,只是已经来临的圣灵已经充满在我们里面、我们灵肉的各部分和各功能中事工着,我们应该谦卑的服从他、依靠他。 亚伯拉罕 凯柏恰当的作了如下的描述。 五旬节圣灵的降临是圣灵最初并实际的降临到教会里面. . .
. 基督身体的新部分从外部增加到教会里,就像圣灵从身体上降临到新肢体里面一样,降临到那新的部分中. . . . 这也是向我们说明了当今时代的新悔改者为什么只用平常的方式获得圣灵. . . . 另外,接受另外一个圣灵的充满或为了得到生灵洗礼的祈祷是不正确的,没有真正意义,这是分明的。那种祈祷实际上否定了那五旬节奇迹,因为降临与我们同在的那位不再会临到我们[212]。 H. C. G. 穆乌尔也作了如下的叙述。 书信书中没有教导已经在基督里面的人祈求圣灵洗礼是很重要的. . . . 为了更具效果的侍奉而等待圣灵洗礼的行为难道不是错误的吗?我们已经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为一个身体。从此,我们应该要做的事是为了充满我们已经所拥有的(圣灵)而以最谦卑的信仰打开我们的灵魂、生活所有的路和所有的方面[213]。 莱曼 斯特劳斯也在相同的信念下如此说:“个别的看待圣灵洗礼和重生体验的教导是不符合圣经的. . . . 圣灵洗礼与侍奉的能力没有任何的关系,它与作为神的子女重新诞生的信徒成为基督的肢体有关”[214]。 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灵恩运动不仅强调圣灵洗礼,还强调圣灵的恩赐,特别是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所谓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是指智慧的言语、知识的言语、信心、医病的恩赐、行异能、先知、分辨诸灵、说方言、翻译方言等(林前12:8-10)。 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之目的圣灵赐予使徒时代超自然性恩赐的目的是什么呢?圣经历史上的奇迹是神特别启示的一个方便,如此,圣灵赐予使徒时代以超自然性恩赐是为了传达和确证神的特别启示。智慧的言语、知识的言语、先知、分辨诸灵、说方言、翻译方言与传达启示有关,而信心、医病、行异能与确证启示有关。马可福音16:17-20中,主耶稣赐予信他的人亲自驱赶鬼神、说方言、捉拿蛇或喝下毒也不受害、治病等神迹向门徒们确证了福音的真理。另外,希伯来书2:3-4中也记录了主耶稣通过行神迹和圣灵的恩赐确证福音。 正因为圣灵超自然性恩赐的性质是如此的,即使在使徒时代的信徒们对这些有一定程度的体验,并行了很多奇迹,但主要是由使徒们行使的,因此,使徒行传2:43和5:12中记录证明了通过使徒们行了很多神迹奇事,哥林多后书12:12记录说藉着神迹奇事异能显出使徒的凭据来。使徒们是奠定新约教会基础的人(弗 2:20),因此,神通过赐予他们圣灵超自然性恩赐或者神迹奇事来传达、确证他特别的启示。沃费尔德曾恰当的指出:“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是特别的使徒证明书。它们是作为神建立教会的权威性工具-使徒之信任状的一部分”[215]。 圣灵超自然性恩赐的消失圣灵超自然性恩赐消失于何时?教会历史证明了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是使徒时代教会的特征,在此后的时代就消失了,因此,一直以来,教会从传统上都认证并教导圣灵之超自然性恩赐的中断或者废止。我们不能将证明圣灵超自然性恩赐的新约圣经教导来反论历史的事实。神如果从历史上如此治理的话,我们就该虔诚的认证它。 公元后4世纪末,曾任君士坦丁堡教会大主教长的克里索斯托在哥林多前书进行讲道时曾说,方言已经结束了,以后不再会发生的。公元后五世纪初,有名的奥格斯汀也在对约翰一书的讲道中说,方言是赐给犹大基督教人的初期表象,在以前时代已经消失了[216]。 卡尔滨也在解释使徒行传10:44时说:“方言的恩赐和它以外的与其相同的东西很久以前就已经在教会中终止了”。B. B.沃菲尔德也说过:“宗教改革以后,神学者们已经很明确的教导恩赐已经与使徒时代同时终止了. . . . 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是使徒时代教会的特征,只属于使徒时代. . . . 十八世纪初,恩赐在[教会历史的]起初三世纪一直有过,到了四世纪左右就消失了的见解虽然被支配,但这见解没能与事实核对”[217]。 为什么会消失呢?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消失的理由应该有两种。 第一,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因为它独特的目的而消失的。圣灵超自然性恩赐的独特目的是传播和确证神的特别启示。可是,这目的因在使徒时代完成了新约圣经的记录而实现了。约翰启示录22:18-19中证明了神的特别启示已经充足的被记录在圣经中,由于新约圣经的完成,神的特别启示没有必要在赐予了,因此,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就消失了。就像沃菲尔德所描述的,“它们[超自然性恩赐和神迹奇事]的功能将它们特别的限制在使徒教会,它们必然会随着那教会一起消失”。 事实上,这是神在过去数千年期间显现自身的神独有的方式。神通过摩西和先知们启示了自身的旨意后,把它记录在书上,那就是旧约圣经。神赐给摩西的神迹在以后也不是有意图的反复着,只是对摩西的被启示、确证的神之道被记录到圣经上,是有意图的要传给后代的。 第二,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是因它们一时的、初步的性质而消失的。圣灵超自然性恩赐的独特目的可以看出它们一时的、初步的性质。超自然性恩赐不是属灵的,也不是有关神启示的一个完全的。它们是一时的,是部分的。哥林多前书13:8-12证明了它们在某一天会被废止的,是部分的,是像小孩子的事一样,是初步的,好像是对着生锈的镜子观看一样是模糊不清的。 特别是它们是在‘完全的’来的时候消失的。‘完全的’是指有关神之启示的新约圣经的完成。如果比较一下通过使徒时代的圣灵超自然性恩赐所启示的片面内容,新约圣经是神充足、完全启示的书,因此,神完全启示的场所-新约圣经被记录完成的时候,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即一时的、部分的、初步的一些性质自然的就被废止,就会消失了。 可将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比喻为建造房子的时候设置的脚手架,脚手架是为了建筑房屋临时设置的。一旦房屋建成了,它们就会被撤走。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就好像这个道理。 有名的讲道人司布真曾将圣灵超自然性恩赐的一时、初步的性质比喻为树木的支撑架,他做了如下内容的表述: 如果要在果树园里种植果树,常看见在树木下面架起大大的支撑架扶持它,可是,没有任何人想过在过去的五十年间为扶持苹果树而架立支柱。今天,神的教会就是不需要奇迹和异象支撑的数目。因为大家拥有比异象更好的神的话语。 因此,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和圣经的关系可以比喻成幼儿园和大学的关系,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是为了在灵性上的幼儿们,是为了教会的幼儿时期。拥有新旧约圣经的人追求这些恩赐就和大学生到幼儿园注册入学没有什么两样。我们不要追求初级的事,应该通过学习神的话语在灵性上进入成熟的阶段。
12.批评灵恩运动灵恩运动主张预言、方言、治病等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在历史上一直延续着,今天也在延续着。今天,不仅是五旬节派,而且在传统教团内的很多人也都有这种见解。然而,灵恩运动的如下一些方面应该受到批评。 与圣经的充足性和终结性矛盾第一,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不断的延续着或者被恢复了的主张,特别是认为神给予了或要给予我们除圣经以外的其它启示和预言的主张与相信圣经是神充足的道、最终的权威之道- 即,我们的信仰和生活上正确无误的、唯一的法规是互相矛盾的。 有人认为神也许会在今天给我们与圣经相同内容的启示。但,神有必要给予我们这种启示吗?我们应该记起神在使徒时代以后的1900年通过基督教历史上圣灵的内面活动向他的仆人们和百姓们启示了圣经。因此,通过圣灵新的启示活动接受相同的内容是完全不必要的事了。 主耶稣在讲述一个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中曾这样说过:“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路16:31),这证明了圣经作为拯救人类的启示是充足的事实。另外,约翰启示录22:18-19还教导说这书上(圣经)是不可以添加或删除任何一个字句的。 当然,没有否定神之主权的人。赐予和收回的人都是神。如果神愿意的话,也可以重新给我们收回的恩赐,然而,神在1900年间收回是他的摄理方式。 使徒时代以后,基督教历史不是行神迹的历史,而是传播十字架之道的历史。保罗曾教导说:“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林前1:22-23)。虽然一直都有重生和悔改的内面性神迹,但外表上的神迹已经消失很久了。特别的情况下,以祈祷的应答病得以医治的情况是例外的事。 神一直以圣经上充足的道事工着。圣经是为了拯救人类和人们新生活最充足的手段。相信圣经并依照圣经上的话语行动的生活是没有一点残缺的生活。无论在任何时代神也没有离开过神的百姓们,信徒们在通过神之道的圣灵那平静的内面活动中享受着满足。 因此,主张圣灵之超自然性恩赐一直在延续的灵恩运动与圣经的充足性和终结性相矛盾,与通过圣经使役的神之摄理方式是相反的。对我们来说所需要的不是恩赐,而是对圣经上神之道的正确知识和诚实的顺从。 将信仰依存于超越道的体验上
第二,灵恩运动无视以道为中心的信仰生活,却强调圣灵的体验,即,将信仰生活依存在超越圣经之道的恩赐体验上。然而,基督教不是根据体验神迹,而是根据十字架赎罪之福音的新生活。使徒保罗没有传播神迹奇事,为传播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林前1:22-23)。另外,使徒时代的圣灵超自然性恩赐是为了传达、确证神的真理,是具有部分的、一时的、初步性质的,与此相比,圣经是神完全启示的道。另外,比方言、预言等恩赐更重要的是爱的人格和生活(林前13章)。 传统上的改革教会一直强调对神之真理的正确知识和信心以及按照真理行动的正确生活,这就是古路,是健全的路,这就是属圣经的基督教。格林多教会虽然是拥有圣灵之超自然性恩赐的教会(林前1:7),但在灵性上却是小孩子(林前3:1)。灵性的标志就是像基督人的人格和生活,而绝不是恩赐,恩赐不能成为灵性的标记和尺度。 作为《天堂和地狱启示录》这本书的作者、十几年前曾特邀作过韩国大型集会的讲师、主张获得了圣灵之超自然性恩赐的柯勒波西博士的韩国秘书-全美兰曾表露,柯勒波西博士在主日不到教会做礼拜,不仅不做用餐祈祷,甚至长久的不阅读圣经,圣经书落满了灰白的灰尘,她曾这样透露:“柯勒波西博士所主张的他拥有两千名教人的‘神的圣经教会’以及拥有七百五十名学生在接受宣教导练的宣教大学也都是谎言”[218]。 曾经与哈里路亚祈祷院金桂花院长共事六年之久的使命人-金正熙传道士在他所著的《哈里路亚祈祷远金桂花院长的真相》一书(基督教异端问题研究所,1998年)中曾证明说,金桂花院长是与南山鬼神文化院巫女结拜成义兄弟的人,而且她的圣灵手术是骗人术,是咒术行为,她对电影演员南正任实施的圣灵手术治疗也是骗人的,她完全是沉迷于敲诈现金和财物的人,她假装给病人按手诈骗财产,她还指令实施语言暴力、行动暴力,她剥夺共事人的劳动果实,她还谎称一百元的铜钱是神赐予的红包,她还做生意,非法制造韩药对外销售,她还将地下水骗人为大能的生水用来做生意,她现在也和有妇之夫有不伦关系[219]。 新旧约圣经中比超自然性恩赐的体验更加重视、强调信徒们正确的知识、正直的人格和生活。 申命记13:1-5中记录说:“你们中间若有先知或是作梦的起来,向你显个神迹奇事,对你说,我们去随从你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事奉它吧。他所显的神迹奇事虽有应验,
你也不可听那先知或是那作梦之人的话。因为这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试验你们,要知道你们是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们的神不是。你也不可听那先知或是那作梦之人的话。因为这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试验你们,要知道你们是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们的神不是。那先知或是那作梦的既用言语叛逆那领你们出埃及地,救赎你脱离为奴之家的耶和华你们的神,要勾引你离开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行的道,你便要将他治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 以赛亚书8:20中记录说:“不遵从律法和证明的道,他们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就是他们里面没有光”(原文直译)。 马太福音7:22-23中记录说:“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麽。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帖撒罗尼迦后书2:9-12中记录说:“这不法的人来,是照撒但的运动,行各样的异能神迹,和一切虚假的奇事,并且在那沉沦的人身上,行各样出于不义的诡诈。因为他们不领受真理的心,使他们得救。故此,神就给他们一个生发错误的心,叫他们信从虚谎。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爱不义的人,都被定罪”。 因此,我们不要思慕或追求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也不要重视这些东西,只要以阅读、研究、相信、顺从、传播六十六卷新旧约圣经为充分满足。在当今时代也要通过神的话语确信会产生神救恩的事工和更新、复兴、成长之事工的事实。教会真正的复兴不是通过其它什么东西,而只是通过新旧约圣经上诚实的讲论和传播来实现的。路加福音16:31中记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 超自然性恩赐的实在性值得怀疑
第三,圣灵的超自然性恩赐果然在教会历史上不断延续着、直到当今也存在于教会里面吗?基督教会是否在历史上一直不断的体验着圣经上所证明的启示、预言、方言、治病等所有恩赐呢?或者直到今天也在体验这些? 首先,有关启示和语言,约翰启示录22:18中有这样的记录:“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由此可以判断,如今时代如果说圣经以外的启示和预言分明就是错误的。 教会历史与灵恩主义的主张是相反的。初期教会的孟他努主义曾因主张超自然性恩赐被定罪为异端。十八世纪由爱德华
珥运创立的天主教使徒教会也曾主张使徒的恩赐,还预言,某些预言与圣经内容发生冲突且不得成就,因此也被定了罪。进入十九世纪,虽然安息教、摩门教及多种神秘主义集团们也主张过圣经以外的神的启示和预言,但都被看作是异端或者不健全的团体。 1997年新年元旦,雷克 乔纳和他的同僚们曾预言将在九个月内有大灾难猛击美国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还曾对恐怖分子的攻击和巨大的地震作过几种有暗示的警告,恐怖曾一时席卷了美国南部加利福尼亚州的灵恩主义教会,然而,却没有发生任何灾难[220],那只不过是虚慌的预言。 其次,有关方言,灵恩运动主张证明圣灵洗礼的方言,并认为这恩赐是所有信徒必须获得的恩赐。然而,圣经上记录的方言是外语。所谓‘方言’的希腊语-根劳萨 是指‘语言’,而且,这单词频繁的以复数形式-根劳萨易 (一些方言)被使用。马可福音16:17中记录为:“说新方言”,使徒行传2:4中记录为:“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一些方言] 来”。这些可以证明它们体现为多种多个的方言。 另外,推测哥林多前书十四章中所谈到的方言与使徒行传中所记录的方言具有不同性格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哥林多教会所体验的方言恩赐与使徒行传中谈及的方言是同一时代的现象,因此,将它看成与使徒行传的方言相同是最自然而然的了,况且,翻译方言的事实也暗示了方言具有语言上的性质。如果说不是翻译语言,而是翻译声音是不合理的。 然而,当今时代的方言现象大体上不具有外语的性质。道纳尔德 波迪克例举了如下有关现代方言的特点: ① 反复非常严重, ② 方言和说方言人的语言背景相似, ③ 过分的多次使用一、两个母音, ④ 语言上构造很不足, ⑤ 比起方言,翻译明显的过长, ⑥ 相同句子的翻译却不尽相同, ⑦ 翻译英语时主要使用十七世纪初的钦定译(KJV)文体[221]。 密歇根大学的语言学者凯奈
帕伊克和美国圣书公会的语言学者尤金 尼达等都曾指责说当今时代的方言与语言学所研究的任何实际性语言都没有相似的地方[222]。 更何况,方言现象曾存在于历史上保有基督教名义的某些不健全的团体或异端宗派中,也存在于基督教以外。二世纪的孟他努主义曾说过方言,此后,到十七世纪末,方言现象好像没有出现在教会历史中。之后,1776年在美国纽约州特劳易附近,由爱恩 利建立了一个震教徒共同体,他们男女都裸体跳舞、说方言。在天主教使徒教会也说起方言来。摩门教长老们也在献上尤塔州圣殿的时候说起了方言[223]。由此可见,像方言一样的现象分明不都是神赐给的方言恩典。 而且,在当今时代的灵恩运动中常可看到方言训练,那分明是人为的,是不属圣经。圣经时代的方言不是通过训练说起来的,更不是追求要说方言的。方言训练分明就是人为的事情。 那么,当今时代的方言现象是什么呢?从观察神的摄理方式和圣经充足性方面来看,说那是神赐予的可能性非常小,相反,很多批评家们认为当今时代的方言现象是心理上的现象或者是伪造的,甚至于是魔鬼祈愿的事情[224]。特别是当今时代方言现象的非语言性质或方言运动人为的一些要素都不是圣灵的役使。 最后,有关治病(神愈),当今时代真的有治病的恩赐吗?圣经中的治病事例都是即刻的、不受限制的。约翰·麦克阿瑟如此例举了耶稣和使徒们治病的特征: ① 只用一句话或摸一下就可治疗(可8:22-26中记述的对瞎子曾两次按手,这是例外)。 ② 即时给予治疗。 ③ 完全的治疗了。④ 治疗了所有的人,可以治疗所有的人。⑤ 还治疗了身体器官的疾病。⑥ 让死人站起来[225]。然而,当今时代灵恩运动的所谓治病和神愈恩赐好像都不具有这些特征。 杰米 波肯汉姆曾是撰著四十卷以上书籍以及共同撰著的卡里斯麻杂志的自由编辑。他在1990年4月刊的卡里斯麻杂志上发表这样的文章,他说神用微弱的声音向他细语:“ 另外给你一个最少五十年的生活是我的意愿”,而且他也对神说:我也相信神保证会让我最少可以活到一百岁”,可是,他在1990年6月得到了手术已经不可能的肾脏癌症的诊断,7月,他做了肾脏手术后主张奇迹的治疗,灵恩主义者奥拉 罗伯特也主张他看到了波肯汉姆得到医治的幻象,但他终于还是在1992年2月离开了人世。 另外,治病现象的本身就不是证明圣灵的恩赐。治病的现象一直存在于基督教内外的神秘主义集团中。神秘主义研究家郭特考敕(Kurtkoch)在他所著的《撒旦的战略战术》一书中例举出很多对恶灵的神秘性治疗事例[226]。 与教会联合运动共同前进
第四,灵恩运动与教会联合运动共同前进着。灵恩主义者们拥有获得了圣灵的自负感,相反他们不关心正确的教理。他们不排击自由主义教会或天主教会,反而强调全世界的教会在圣灵里面的合而为一。 1993年纯福音江南神学院教授阵容中就包含有自由主义的韩神大学、监神大学、延大神学院的教授们[227]。 灵恩主义者赵镛基牧师、保尔 卡拉乌旗、杰克 海福德、温约翰(John Wimber)等都在罗伯特 舒勒德自传上发表了推荐辞[228]。罗伯特 舒勒是自由主义的、混合主义的、联合主义的人物。他曾在嘲讽基督教的基督教一体学校的新世纪音乐(New Age)年例大会上作过讲演,还与文鲜明共同参加过统一教会的活动,而且还在摩门教圣殿中担任过宗教间早餐祈祷会的主要讲师[229],新世纪音乐(New Age)运动家们、摩门教人和天主教人都曾在他的教会堂里作过讲演[230]。他在很久以前对有关罪的问题诀别了保罗的教导,他认为‘基督教人’这名称会阻断他与印度教人和伊斯兰教人的关系,因此不愿再用这个名称[231],他在讲道中没有证明耶稣基督是通往天国的唯一之路,没有证明基督教是唯一救恩之路[232],可是,灵恩主义者们却为这样的人物加注了推荐辞。 1987年,在有关圣灵和世界传道大会的北美大会上,一位预言者甚至以神的名义宣言改新教会和天主教会的统合[233],而这种迷惑人的预言并没有在那次大会上被制裁。 根据卡里斯麻杂志1998年4月刊登载的文章,宣教士马汀 罗巴多与他的同道-灵恩主义者们一起在意大利罗马为了天主教人和改新教人的联合而展开着积极的活动。罗巴多曾这样说过:“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神将他的荣耀降临在天主教人身上,天主教灵恩主义的群体正出现在各处”[234]。由此可见,灵恩运动推进了错误的教会联合运动。 结论,我们在灵性上不能过着干枯的信仰生活,应该在圣灵的充满里面生活。以弗所书5:18中教导我们“乃要被圣灵充满”;帖撒罗尼迦前书5:19中教导我们:“不要销灭圣灵的感动”。如果说现代教会中出现了灵性上的停滞现象,那并不是因为像某些人所主张的那种‘传统的、死板的圣灵’,而是历史上经常有的,就是牧师们和信徒们的罪和不顺从,他们不追求与世俗的分离,反而随着世俗,过着与世俗妥协的人本主义生活,因此,真正的教会复兴不在于信徒们的接收象圣灵洗礼或体验恩赐的某种单一或者反复的事件,只在于依据圣经之道的彻底悔改和真正信仰以及顺从圣经之道的完全的顺从生活。 然而,当今时代的灵恩运动不是神给现代教会的复兴之表征,只不过是更增加了灵性上黑暗和混乱的事情,这决不是圣灵所作的事情。因此,真正的教会和信徒理所当然的要识别灵恩运动的危险,要警戒那种运动。马太福音24:24中分明的教导我们:“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大神迹,大奇事。倘若能行,连选民也就迷惑了”。
13.宣教概念的变质
当今时代教会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宣教概念的变质。从传统上来说,宣教(mission)是指主耶稣命令教会传道的使命,这就是向因神的震怒而导致只有永远灭亡的罪人们传播救主耶稣基督的福音、获得永远的救恩。这也是教会在这个世界上要履行的最珍贵、最重大的任务。然而,当今时代对宣教的这种传统的、属圣经的概念却已经变质了。很多人不认为宣教只是救援罪人们灵魂的活动,而理解为教会在世界上要执行社会上、政治上责任和活动也包括在内。 有关宣教概念变质的例证
下面对当今时代有关宣教概念变质的事实举出几种例证。 1967年,美联合长老教会(现在的美合众国长老教会[PCUSA])选用了威斯敏斯德信仰告白和另一个所谓的‘1967年信仰告白’,那告白书中对教会的使命[宣教]有这样的陈述[235]: 与神和好是神将作为使他和睦的共同体给世界的,这共同体,即世界的教会获得了神要和好启示的委托,参与在改变造成神和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分离之敌意的神之劳苦(2.1.1)。
教会的会员们是和平的密使,是在政治、文化、经济方面都具有势力的人,要与集权者合作,追求人类的幸福。而这些势力如果给人类安宁生活带来危害时,应该对抗假裝和不正,进行斗争(1.3.1)。 面对人类的他的[基督的]侍奉是委托教会为所有形态的人类幸福而做工的。他的受难是教会感应对人类一切的痛苦,它让我们能够从在各种窘困中受煎熬的人们脸上看到基督的脸(2.1.1)。 教会要为废止所有民族的差别而努力,要为因此而受伤害的人服务(2.1.4)。 在耶稣基督里面的神之救赎事工就是整个人类生活,即包括整个社会和文化、经济和政治、科学和技术、个人和团体(3.1.1)。 当今时代的教会联合运动中所强调的宣教概念也是这种概念。1980年在墨尔本举行的世界教会协议会之世界宣教及传道大会上有这样的发言:“参与为人权斗争的本身就是以在十字架上受死又复活的基督为言行而宣布的整个教会中宣教的中心要素”[236]。世界教会协议会的前任总务菲利普 福特主张说:“我们将为经济上的正义、政治上的自由和文化上的更新而斗争看成是神通过宣教解放整个世界的要素”[237]。 埃米利奥 卡斯特劳对有关社会性传道概念甚至还如此说:“在传播福音方面,我们不仅解决个人的问题,还将目标放在变革整体创造世界的秩序”[238]。 世界教会协议会在1983年的宣教和传道宣言上有这样的文句,“神国的福音不仅仅是要求个人的悔改,还要求对社会构造的挑战. . . . 传播福音是针对这个世界上的构造,即是指经济上、政治上、社会性制度的”[239]。 世界教会协议会的这些宣教概念特别是在1961年国际宣教协议会(IMC)被统合为世界教会协议会世界宣教及传道委员会后,担任此委员会委员长的菲利普 福特的指导下体现出来的。此后,这种概念在1968年世界教会协议会乌普萨拉总会上被正式的提案,1973年在曼谷举行的世界宣教及传道大会上得到强调。这就是所谓的‘神的宣教(Missio Dei)’或者‘整体的(holistic)宣教’概念。世界教会协议会现在的状态只是以前历史的继续而已[240]。 美国九个教团追求统合的教会联合协议会(COCU)也发表宣言指出,教会共同的宣教(使命)“不仅是个人的,同时也是社会的”[241]。像雷恩 瓦特一样的人甚至强调社会活动是教会的一期使命[宣教][242]。 我国也宣传着这种宣教概念。1996年,在韩国改革神学会第一届定期学术研讨会上,长老会神学大学(耶长统合)的李炯基教授在题为“韩国改新教前进的方向:从宣教神学的立场”的讲演中主张,将焦点集中于让不信之人悔改的十九世纪宣教概念,在以二十世纪的教会联合运动中包括教会要参与社会方面为前提后,应该以批判性态度接受这两个趋势的宣教概念来宣传整体的(whole)福音[243]。这就是所谓的‘整体的宣教概念’或者‘广泛的宣教概念’。 当今时代很多的福音主义者们接受了这种‘广泛的宣教概念’。1974年,福音主义者的洛桑信约中指出,传道在教会的使命中是第一期工作,同时还强调传道和社会政治活动是不可缺少的连贯性,由此可以看出已经体现了在宣教使命中包括这两种要素的倾向。洛桑宣教大会的指导人物约翰
斯陶特告白说:“我现在可以更分明的看到,主耶稣最后的吩咐[太28:19]应该理解为不只是其结果,其实际吩咐的本身不仅仅是传道的责任,还包含着社会的责任”[244]。 改革主义合而为一协议会(RES)总务鲍尔 休劳天保也曾说:“传道是第一期的使命,也是预备的使命。传道应该要求奉耶稣基督的名进行个人的悔改和构造上的改革”[245]。他主张不是宣教,而是对传道的‘整体性概念’。 社会政治的行动主义
我们从当今时代的教会中不仅可以看到宣教概念的变质,还可以看到对社会政治的关心和行动主义的态度。世界教会协议会宪法曾对那团体的一个功能作了这样的陈述,“表现对人类所需要的服务、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及在增进一体人类大家庭的正义和和平方面的教会共同的关心”[246]。大卫 斯陶乌曾对有关1980年的世界教会协议会墨尔本世界宣教和传道大会发表这样的讲话:“墨尔本大会与其说是有关社会活动的大会,其实更加集中了社会、经济、文化上的问题”[247]。 教会联合运动家们认为社会性关心和活动是告白基督的一种方式。他们还暗示说,贫穷和经济上的不平等是社会的根本问题,因此,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某种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大卫
斯陶乌也这样说:“墨尔本大会由于将不平等的经济构造看成是天国中被反对的主要体现,那大会不可避免的被认为是好像在经济上平等社会的某种理想,即,某种形态的社会主义。比较柔美命名的‘中央设计经济’以多种方式暗示了将成为新世界的先驱者以及神的人类历史中的新篇章”[248]。 另外,教会联合运动家们还要求给贫穷的人以优越权,让他们怀着连带意识共同参与他们的联合斗争。他们不仅仅是在理论上的辩论,更强调斗争的行为。1968年世界教会协议会乌普萨拉总会曾发表这样的言论,“人类的更新应该在地区社会中寻找人种和等级的所有排他性,并通过废弃这些,而且通过对抗人类所有的经济上、政治上、社会上的强等和剥削进行斗争,只有这才是人类更新的开始”[249]。耶米利奥 卡斯特劳也表示:“传播神国的福音包括要求参与那国家的斗争,因此,传道就成为革命的参与”[250]。监理教牧师、津巴布韦总统-卡南·巴纳纳在他的讲演文中写道:“当今时代要求的是对资本主义剥削给予明确的定罪和颠覆它的有力行动”[251]。 世界教会协议会人种差别斗争项目(PCR)就是这个团体对社会政治的关心和行动主义的代表实例。这个团体的人种差别斗争项目自1970年以后给南非的‘非洲国家大会’(ANC)和纳米比亚的‘西南亚洲人民机构’(SWAPO)等过激的马克思主义的暴力团体支援了很多钱财,到 1992年9月末为止,支援金额已经超过了1,007万美元以上[252]。 近来,还出现了证明教会联合运动和共产主义连贯的资料。据前苏联通信社的塔斯通信社报道,俄罗斯秘密警察要员和东德的秘密警察已经浸透到欧洲教会的大会和世界教会协议会,1984年,耶米利奥 卡斯特劳德世界教会协议会在选举总务方面受到了影响[253]。多达三千名的教职人员作了为共产主义者提供信息的行为,一部分俄罗斯正教会的神父们和领导人为了使他们没有危险的进行工作,监视其他人,并让他们穿上了圣职者的服装[254]。世界教会协议会自1961年以后拥有了共产世界的教会和俄罗斯秘密警察-圣职者会员[255]。 1986-1987年,根据美国联邦搜查局(FBI)报告书的内容证明,苏联人将美国教会协议会(NCC)或世界教会协议会当作他们宣传的工具使用,在共产政府统治下的俄罗斯正教会操纵着这些。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and World Report)周刊曾报道,俄罗斯正教会是共产主义社会下的政府工具,“可以看到,某些正教会的神父们不单纯的是秘密警察的合作者,实际上是作为共产主义要员进行着积极的活动”[256]。特别是该哈尔特 拜吉耶勒、阿勒敏 鲍伊恩斯、盖哈尔特 林戴曼等德国的学者们确证,世界教会协议会因东欧的信息机关而被浸透,在前会长中有一位名为迈特劳弗利坦
尼科蒂姆(Nikidim)就是俄罗斯秘密警察要员[257]。 不断广泛的宣教概念的错误
然而,当今时代的自由主义者和教会联合运动家们以及很多福音主义者们所主张的‘广泛的宣教概念’即‘整体的(holistic)宣教概念’究竟是正当的吗?教会的使命(mission)除了传播福音以外包括社会政治活动吗?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教会宣教’。所谓教会是指信救主耶稣基督获得救恩的信徒们的聚会,即教会是一个团体。另外,所谓宣教从文字上来看就是‘宣传教的’的意思,英语的mission是‘特殊的任务’,即‘使命’的意思。韦伯斯特英语辞典将它定义为“某些个人或团体担任的特殊任务”。那么,所谓教会的宣教就是作为团体的教会的使命是什么的问题。信徒们的聚会团体的教会使命不仅仅是拯救灵魂的传道使命,还包括社会政治活动吗?这就是问题的焦点。 按照传统神学的定理,教会的三大任务是礼拜、灵性的建立和传道。礼拜是教会面对神担当的基本任务。教会,即获得救恩的信徒们的聚会比什么都重要的是首先感谢神救恩的恩典,向神献上荣、赞美和敬拜(约4:23; 弗1:14)。灵性的建立是教会对自体要承担的任务。教会有引导教人们灵性上的成长、使他们完全的义务。为此,主耶稣赐给教会职分人员,让他们分别执行教导、祈祷、劝惩、交通、侍奉、救济等事工(太28:20; 徒2:42; 弗4:11-12)。特别是在初期教会中,献金的用途-救济是为了帮助教人中贫困信徒的(徒6:1-2;林前16:1-2;林后8:4; 9:1)。 传道是教会在世界中对世人担当的任务,这是主耶稣交给留在世上的门徒,即交给教会的特殊任务,也就是使命(mission)。马太福音28:19中记录说:“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马可福音16:15中记录说:“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万民原文作凡受造的)”;约翰福音20:21中记录说:“ 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使徒行传1:8中记录说:“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另外,教会的使命还可以说是耶稣基督所担当的使命之延续。那么,耶稣基督的使命是什么呢?那就是拯救罪人们的传道事工。马太福音9:13中记录说:“ 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传统本文);马太福音20:28中记录说:“ 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约翰福音3:16中记录说:“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6:38-40中记录说:“ 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赐给我的,叫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马可福音1:38中记录说:“ 耶稣对他们说,我们可以往别处去,到邻近的乡村,我也好在那里传道。因为我是为这事出来的”。 某些人认为主耶稣给患者治病的事就是当今的社会服务活动,说那是包含在主的使命的事工中。可是,主耶稣为患者治病不是与他对世人进行教导和传播福音的事工分开的,是从属于他事工的其次工作,更何况主耶稣从来没有说过他是为了给患者治病而来到世间的,只是
慈悲和大能的救主耶稣在教导、传播父神之道的时候,他没有丢弃可怜的病人们儿给他们治病的,而且,通过这些治病的神迹来证明他自身的神性。 另外,从圣经中可以看到,获得治愈的人大部分都是具有信心、来寻求主耶稣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主耶稣并不是为了给患者治病而去寻找他们,而是给来寻求他的人治病,而且,来寻求他的人大部分都是已经信从了他的人(太8:2、5、10、16; 9:2、22、29)。因此,主耶稣位患者治病的事工可以看成是教会关心照顾教会中患病信徒的事或者是在传播福音的过程中为患者治病的行为,但绝不是意味着独立的医疗活动或者教会的社会政治活动。 从传统上来看,教会拥有自身的使命,即对宣教正确的概念。J.格莱希姆曾说,所谓宣教就是宣布一位永活的、真神和传播人类普遍的罪恶性和神的震怒以及为了罪人而死又复活的救主-耶稣基督[258]。罗伯特 豪尔 格罗伯也曾这样说: 教会真正的使命与主耶稣的使命是相同的,即不管是国内的还是遥远的国度,只要有被遗弃的人,无论何地,都要去寻找他们,给他们救恩,而且,无论何时都要继续下去. . . . 初期教会与当今时代在根本上没有什么区别,都要面对社会上、道德上、政治上的状况和问题,但对社会福音却没有什么理解,只有无论是有机会还是没机会,都没有任何的辩解,传播唯一的个人救恩的福音[259]。 海劳尔地 林杰尔曾指出:“宣教和传道在中心上是同义词”,阿兰 提派特也将宣教定义为“引导被遗弃的人来到神面前,使他们获得救恩”的耶稣基督之命令[260]。另外,1970年的法兰克福宣言指出,宣教是证明、提示永远救恩的[261],这个宣言的起草人皮特 巴伊埃尔豪斯说:“古典、传统的宣教概念是宣布福音”[262]。 再说,社会政治活动不是教会任务是很分明的。 第一,主耶稣没有没有干预社会政治活动,反而拒绝了要求和哥哥分财产的一个人的要求,而且避开了要强迫他为王的人们。路加福音12:13-14中记录说:“众人中有一个人对耶稣说,夫子,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耶稣说,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约翰福音 6:15, “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另外,他还在彼拉多总督面前证明了他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约翰福音18:36中记录说:“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第二, 主耶稣没有命令他的门徒们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但取而代之的是命令他们为了拯救灵魂而传道。福音书的最后部分和使徒行传的前部分明确地证明了这个事实(太28:19;可16:15; 路24:47-48;约 20:21; 徒1:8)。 第三, 主耶稣的门徒们,即初期教会没有干预社会政治活动。这正是使徒行传和书信书所确证的事实。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新约圣经教导是比较消极的。新约圣经只是教导信徒们尊重社会秩序、服从执政者统治、交纳规定的税金,并为执政者祈祷(罗13:1-7;弗6:5-9;西3:22-4:1;提前2:1-2; 彼前2:13-20)。旧约圣经中出现的先知们对社会的预言是相对于神政国家以色列的,因此,不能直接适用于当今时代的世俗社会中,应该适用于一次性的教会中。 因此,教会的宣教( mission)是指主耶稣命令教会的传道使命。那就是向因为神永远的震怒而只有受死的罪人们传播主耶稣的福音、使他们获得救恩的使命。这就是教会在世界上要履行的最珍贵、最重大的任务。 然而,在当今时代的很多教会中,对宣教这个传统、属圣经的概念已经变质了。他们不只认为宣教是为了拯救罪人们灵魂的活动,他们理解宣教包括教会在世界上要履行的社会上、政治上责任和活动,这种所谓的不断广泛的宣教概念是错误的概念。这是对教会使命的深刻误会。如此,很多教会在理解自身的使命方面远远脱离了圣经上、传统的立场。对教会使命之概念的变质是非常深刻的问题。要在耶稣基督代赎的福音中添加些什么的思想是脱离神旨意的重大错误。 很多纯真的信徒们虽然为了宣教而献身,为了宣教而后援,但如果我们对宣教没有单纯的圣经概念,那我们就将成为被魔鬼的骗术迷惑的愚蠢之人。我们应该根据圣经所教导的、历史上基督教所一直信仰传下来的,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证明、传播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拯救所有神所选择的百姓们。社会政治活动再怎么是好事善事也不能添加在主耶稣吩咐我们的这崇高的传道任务中。教会的使命只有一个,即,拯救迷失的灵魂,这就是宣教。 社会政治上行动主义的错误
另外,由此再加上当今时代教会对社会政治上的关心和行动主义在如下的几点上是不正确的。 第一,对社会的关心和告白基督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对社会的关心和行动不能成为基督人灵性生活的尊则,那只不过是基督人生活的多种部分之一而已。 第二,贫穷和经济上的不平等不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只是物质上的或者像资本主义社会构造一样的外表上的东西。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比那些更深远的方面。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人们的心离开神以及对抗神旨意的罪恶状态中。 第三, 贫穷不总是因为社会构造而产生的。因懒惰、浪费而贫穷的人也很多。箴言书6:10-11中记录说:“再睡片时,打盹片时,抱着手躺卧片时,你的贪穷就必如强盗速来,你的缺乏仿佛拿兵器的人来到”;箴言10:4中记录说;“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 第四,无条件的给予贫穷的人以优越权是不正当的,圣经上反而教导我们说不要偏护贫穷的人,出埃及记23:3中记录说:“也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穷人”;利未记19:15中也记录说:“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只要按着公义审判你的邻舍”。 第五,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建立一个公平、和平的社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如果不清除掉人类的罪恶性要想实现理想的社会是不可能的。在通过耶稣基督的再临和审判来除掉世界上所有的恶人之前,要建立理想的人间社会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已。 第六,当今时代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间自由,特别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剥夺和钳制是比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不平等问题更重大的社会性问题。另外,基督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认证像共产主义革命一样的暴力行为。 那么,,基督人为改善社会的对策是什么呢? 第一,我们首先要通过传福音来改变人们的心。社会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类罪恶的心,因此,真正的社会改善不仅仅是改善社会的构造,而是要改造人类。只有人心的变化先于社会构造的变化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改善,因此,通过传道来拯救灵魂和改变人性是基督教对社会问题的根本回答。 第二,我们首先要建设以我们的家庭和教会为模范的社会。如果获得救恩之人的共同体-家庭和教会不能成为模范,那么为社会改革的所有活动都是枉然的事情。如果重生的共同体不能成为理想的,那怎么可以期待没有重生的世俗社会成为理想的社会呢? 第三,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职业和作为一个市民要履行的义务为实现社会正义和改善社会而斗争。所有的基督人都要通过在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教育、新闻电台广播、艺术等各种职业的所有领域中的模范活动,如果是负有责任的上司就要直接,如果是属下人员就要间接的给他人以好的影响。 另外,基督人应该只要一有机会就要谦虚的规劝同事,通过打动他们的良心为实现社会正义和改善社会而努力斗争。而且,我们作为一个国民要通过我们社会所允许的合法方法为渐进的社会改善而不断努力。然而,大多数的人,特别是不了解神的人们不能正确理解如此的善意,这时,我们利用物理上的强压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是行不通的。实际上,期待不信奉神的人们得到真正的、完全的、道德上的变化是很难的。我们只有怀着忍耐之心祈求神的慈悲和恩典。
14.堕胎是可能吗?
现代教会问题不仅在于教理上的叛教、妥协和混乱,还体现在道德上深刻的腐败。其中之一就是很多教会容纳堕胎的问题[263]。堕胎是可能的吗? 今天,人工流产,即,堕胎是与性的紊乱并行的无比深刻的社会祸害。 因堕胎而死去的幼小生命数不胜数。根据1990年的一个报告书证明,“在全世界,人工流产每年达到五千五百万件,其中苏联最多,年间达六百五十万件,美国达到一百五十万件”,“真正让人吃惊的是韩国竟然达到一百五十万件(1985年),按照人口的比例来计算,占世界第一位”。特别是根据我国的统计,经过了二十五年的八五年,比1960年度十万件急剧增加了十五倍[264]。 在我国,每当一名婴儿诞生,就会有约2.5名胎儿因堕胎而死。一年有六十万名婴儿诞生,有一百五十万名胎儿却被堕胎而死。这是占世界第二位的堕胎率。以一年一百五十万件推算,每天有四千件,每二十秒就有一件堕胎事件发生。已婚女性的59.3%和十八岁以上女性的38.8%都有过堕胎的经验。整体堕胎件数的30%是发生在未婚女性身上的,她们中的50%是有过两次以上堕胎经验的人,而85%的女性不到二十岁。作为堕胎的理由,鉴于胎儿健康问题的不过2.7%而已,而大部分都是避孕失败或意外的怀孕[265]。 根据艾兰格特马切尔研究所(Alan Guttmacher Institute)1980年的报告书表明,美国合法的堕胎件数中,79%是未婚者,30%是青少年,甚至于有1%是十五岁以下的儿童。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死亡的军人数约为五十万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人数约为十二万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人数约为四十一万名;在韩国的六·二五战争中,美军的死亡人数约为五万名;在越南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六万名。然而,自从堕胎成为合法化的1973年开始到1985年为止,在美国被堕胎的胎儿数约为1,500万名,而且,全世界年间的堕胎数约为5,500万名,从这些恐怖的数字不能不证明它是对婴儿的大屠杀[266]。堕胎是现代社会最深刻的罪恶。 然而,当今时代的很多教会却容纳这种堕胎。1970年初,在将堕胎变为合法化的美国大法院判决之前,美国联合监理教会(UMC)总会及已经做出了堕胎不再是犯罪,而是女性们可以自由选择问题的结论。1986年,美合众国长老教会(PCUSA)总会也对有关堕胎问题以281对266的赞成表决重新确认了‘交由各自的自由选择’(pro-choice)立场[267]。 美国联合基督教会(UCC)也正式的支持堕胎[268]。 然而,堕胎是犯了神‘不可杀人’的第六条戒命的罪,即,是杀人罪。在出生之前的人类胎儿要被看作是人。(1)胎儿被称为‘小孩子’。路加福音1:41中记录说:“ 以利沙伯一听马利亚问安,所怀的胎(原文为布莱普斯,child)就在腹里跳动,以利沙伯且圣灵充满”。(2)圣经中在指示胎儿的时候使用了人称代词。耶利米书1:5中记录说:“ 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我已派你作列国的先知”[269]。(3)神在人出生之前就已经分别、召选了他。加拉太书1:15中记录说:“ 然而那把我从母腹里分别出来,又施恩召我的神”。 (4) 特别是出埃及记21:22-25内容明确的证明了堕胎就是杀人的事实: 人若彼此争斗,伤害有孕的妇人,甚至坠胎,随后却无别害,那伤害她的,总要按妇人的丈夫所要的,照审判官所断的,受罚。
若有别害,就要以命偿命,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 本文中‘(使她)甚至堕胎’的原语(约亚才乌 耶拉代哈)是‘那女人的孩子出来’的意思(KJV)。这不是意味着流产(NASB),而是意味着早产(NIV)。称为堕胎的一般希伯来语是雪凯尔(流产)和乃费尔(流产、堕胎)。 因此,‘若有别害’的话对母亲和孩子都适用的[270]。换句话来说就是,如果早产的孩子死了,他就是犯有杀人罪的。由此可以看出胎儿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生命,因此,堕胎当然就明确的被看成是杀人。堕胎就是杀害胎儿,即杀人。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生命是从妊娠的瞬间开始的,这是医学者们普通的信念[271]。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也是,受精卵具有正常的人的特征,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各自拥有二十三个染色体,而妊娠的受精卵拥有四十六个染色体,这与正常成人的染色体数相同[272]。 实际上,妊娠三周的时候,胎儿的心脏肌肉就已经开始运动,头、手臂、腿也开始成形。到了四十天~四十二天, 可以感知脑电波。到了两个月的时候,开始显现鼻子、眼睛、耳朵、脚趾,心脏跳动,血液流通,骨骼也开始成形,所有的肉体器官都存在并活动着。三个月的时候,胎儿会转动眼神、握紧拳头、伸吐舌头,吸允手指头,可以感受肉体上的疼痛。四个月的时候,胎儿的体重会增加六倍,大约是出生时体重的二分之一,可以听到妈妈的声音。五个月的时候,会长出皮肤、头发、手指甲,还会作梦,有空气时会哭,据说这时在子宫外也能生存[273]。 因此,堕胎无论从圣经上还是医学上都是不能容许的杀害胎儿的罪恶。没有任何不可避免的情况可以作为堕胎的借口。即使是强奸、近亲间的妊娠,甚至于母亲会因胎儿对自己生命有很大危险的情况,堕胎也不能被认为是正当的。即使是在那些情况下也要在神的安排下将一切都交托给他。无论是母亲还是医生以及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杀死一个已经开始的生命。堕胎就是杀人,因此,信徒们应该自身小心,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由此可见,当今时代的教会容纳堕胎是在神面前犯的大错误。
15.可以容纳同性恋吗?
现代教会道德上问题中另一个问题就是很多教会容纳同性恋[274]。同性恋(同性愛)是指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在当今时代的社会上,要求容纳同性恋的呼声不断强烈,甚至还广泛的掀起在教会里容纳同性恋的运动[275]。教会果然可以容纳同性恋吗? 1972年,美联合基督教会(UCC)允许了为威廉姆 约翰森按手。而这个人是在大教团中第一位被光明正大按手的同性恋者[276]。1980年,美联合基督教会成为允许按立现行男女同性恋者为牧师、作为正式的奉职的最初的、唯一的大教团[277]。1985年,每二年聚会一次的美联合基督教会总会以绝大多数赞成票决定了允许按立同性恋者为牧师[278]。 1988年,加拿大联合教会(UCC)成为在加拿大将按立同性恋者为牧师成为合法化的最初的教团[279]。 1993年11月,世界教会协议会(WCC)后援了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举行的瑞-易米经大会(Re-imaging)。此大会的讲演者中大多数都是助长女性同性恋,约有100名的女同性恋者为了自庆是搞同性恋而走到前面,而在场的人都起立为她们鼓掌祝贺。此大会上来自美长老教会的公然自称为同性恋女牧会者的杰茵
斯帕这样表示,她的神学知识都是通过和她的同性恋人-“与考妮的爱情”获得的[280]。 1997年9月,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第一联合监理教会的吉米 克里奇牧师为他教人中的两名女同性恋者举行了结婚典礼[281]。1998年1月,联合监理教会(UMC)牧师中的一部分发表了拥护同性恋的声明[282]。 1999年1月16日,一对女同性恋夫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的一千五百多人面前接受了九十五位联合监理教会牧师们赋予的‘祝福’[283]。他们将这个仪式作为拥护同性恋者权利、反对他们的教团对同性恋者结婚实施禁止措施的一种抗议[284]。 美国代表性的同性恋教会-大都会社区教会(Metropolitan Commun-ity Church) 世界协会的指导人-格文 基德堡德在1999年美国教会协议会(NCC)总会上作为讲演人都到了热情的欢迎。在汇集的教会协议会代表们中最少有一半以上站立起来向她欢呼喝彩[285],2001年,她还被选为加利福尼亚州教会协议会的会长[286]。 1999年,美合众国长老教会(PCUSA)指名同性恋传道人-杰茵 斯帕,授予她那一年度的‘信仰的女性’奖。膝下有两名子女的这位离婚母亲是为那个教团奉事的第一位光明正大的同性恋者[287]。 1999年,美合众国长老教会总会没有支持那些要求删除规定禁止为同性恋按手的‘清洁和纯洁’宪法条例的教会编制牧会委员会的‘多数派’报告书,而是支持了对同性恋者是否可按手为牧师、长老、执事一问题进行两年研究和讨论的‘少数派’报告书。支持多数派报告书总人数为一百九十八名(38%),支持少数派报告书的总人数为三百一十九名(61%)[288]。 美合众国长老教会总会裁判局在经办因不服2000年5月东北大会裁判局判决而上诉的两起事件过程中,判定东北大会裁判局所认证的牧师可以作为同性恋者结婚典礼的主婚人、认证同性恋者可作为牧师候补生的判决是正当的[289]。 2001年6月,美合众国长老教会总会以317对208的票数决定了删除有关为同性恋者按手为圣职人员的条款,而这次的决议案在全国老会投票中却被否决了[290]。 2000年2月12日,在美监督教会(ECA)奥林匹亚教区的赛因特 马克大圣堂上,光明正大的举行了任命同性恋者-罗伯特 泰易勒主教为首席主教的仪式,有两百名的教区代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圣职人员和教会代表参加了任命仪式[291]。 2003年6月7日,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管区选出了美监督教会历史上第一位众所周知的同性恋者- 珍 罗宾逊为该区主教。罗宾逊是一位毁掉了在十三年前的结婚誓约、抛弃了他的妻子和两名年幼的孩子、与他的同性伴侣一起同居的人[292]。 而且,甚至于一部分福音主义者也拥护同性恋。由拉尔夫 布莱厄带领的名为‘有关心的福音主义者们’的亲同性恋团体每年都举办夏季修炼会,经过多年后,这个团体的主要讲师名单上竟然有包括福乐神学大学道德学隐退教授-路易斯 斯密兹等福音主义者[293]。 1992年11月,拉丁美洲宣教会(LAM)的托马斯 汉克斯在福音主义神学会年例聚会上向会员们作了具有挑战性讲演,那就是有关要改变对同性恋否定的想法等[294]。 然而,当今时代容纳在教会里面搞同性恋的倾向只不过是现代教会之叛教的一个证明而已。神视同性恋为该处于死刑的可憎恶之罪。这就是与其它重罪一样在神的教会中是决不能容忍的、是只有要彻底悔改的重罪。 圣经中最初谈到同性恋是在描述所多玛和蛾摩拉城故事中的(创19章)。所多玛城的人们想跟在那天晚上进入到路得家的人发生性关系。某些人虽然说所多玛城的故事不是同性恋的问题,但那分明是错误的解释。那城的‘男人们’(安雪),即所多玛城的‘男人们’(安雪)这样说:“今日晚上到你这里来的人[‘男人们’(哈阿纳逊姆)]在哪里呢?‘把他们(男人们)带出来’(浩其艾姆),任我们[‘与那些男人们’(奥丹姆)] 所为”(创19:5),这分明是男人们要与另外的男人们发生性关系的意思。‘所为’这话(亚达)在圣经中出现的17次都是表示这种发生性关系的意味(BDB)。 在士师时代也发生过与所多玛成类似的事件,那就是基比亚城的故事(士19章)。基比亚城的土匪们要求老人将留宿在他家里的利未人交出来的时候也说要与他交合(士19:22)。那句话重新翻译就是 “贝利亚(Belial)的‘儿子们’(拜耐)-那城的‘男人们’(安雪) . . . 说,你把那进你家的‘男人’(哈易须)带出来,我们‘要与他(外乃恩奴)交合’”,他们分明是想要同性相交的关系。 然而,同性恋在神面前分明是重罪。这不仅是违背了神创造男人和女人并让他们连合的创造原理,而且还是违反了神的第七戒命-“不可奸淫”的淫乱罪。神曾以硫磺烧毁了曾经非常罪恶、淫乱的所多玛、蛾摩拉城,施以审判。另外,神还几乎毁灭了士师时代十分淫乱的整个基比亚和便雅悯支派,这些分明都是神的审判和惩罚。 律法规定超越夫妻关系的性行为,即,结婚前或者婚外的性行为是淫乱罪。特别是将同性间的性行为看作是可憎恶的罪恶。利未记18:22中记录说:“不可与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这本是可憎恶的”,申命记23:17中记录说:“以色列的女子中不可有妓女。以色列的男子中不可有娈童(娈童, 卡戴须,同性恋者)”。在列王时代也将男色(男色, 同性恋)定为大大的罪恶(王上14:24; 15:12; 22:46; 王下23:7)。对同性恋罪的刑罚就是死刑。利未记20:13中记录说:“人若与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他们二人行了可憎的事,总要把他们治死,罪要归到他们身上”。 新约圣经上也将同性恋看作是重罪,而且分明的证明,凡是犯此罪的人都不能进入天国。罗马书1:26-27中记录说:“因此神任凭他们放纵可羞耻的情欲。他们的女人,把顺性的用处,变为逆性的用处。 男人也是如此,弃了女人顺性的用处,欲火攻心,彼此贪恋,男和男行可羞耻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这妄为当得的报应”。哥林多前书6:9-10中记录说:“你们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吗?。不要自欺。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奸淫的,作娈童的,亲男色的, 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辱骂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国”。提摩太前书1:10中例举不法之罪有“行淫和亲男色的”,‘亲男色的人’(玛拉考斯µaλaκός)是指那男色的相对方,‘男色的人’(阿尔塞诺考易泰斯)是指‘男人同性恋者’。如此可见,同性恋是重罪的事实在新旧约圣经中都有非常透彻的证明。 另外,当今时代因为同性恋而广泛的传染了艾滋病(AIDS,后天性免疫力缺乏症)的事实应该承认是神的惩罚。根据1985年的一份报道证明,美国的12,067名艾滋病患者中,男性占92%,其中78%的患者是同性恋者[295]。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的报告,到2002年7月现在,全世界受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的人已经达到四千多万名,预计在今后的二十年间将有七千万人会因艾滋病而死亡[296]。这是神降下的时代性灾难。同性恋是罪恶的,真正的教会应该以此罪得圣别。
16.按立女牧师是正确的吗?当今时代教会中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按立女牧师和女长老的事。世上的男女平等主义思想进入到教会里面,这体现为按立女牧师和女长老的事。曾任美国盟约神大学辩证学教授、弗兰西斯 薛华研究所所长的杰兰姆 巴兹教授在1997年拉布丽青年大学生修养会上作了以“世界中歪曲的性”为题目的讲演,他主张说圣经上的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区分有关男性要做的事和女性要做的事,圣经中作为男人帮手的女人不是区分男人和女人角色的意义,而是意味着在同等位置上的男性和女性互相合作帮助的关系,他强调了男女应该是结成同等的关系[297]。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U. S. News & World Report)在1998年8月10日报刊上登载了名为“根据夏娃的圣经”的特别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论述:“女性们在约八十个基督教团中担任牧师圣职,而且,保守派、改革派、再建派犹大教也容纳女性担任拉比职(犹太法师)。在神学院课程中的所有学生中,女性学生占据了其中的三分之一”[298]。 根据美联邦劳动厅的统计,在美国自称为‘圣职者’的女性人数在1983年到1996年之间增加了27,134名。在1983年其数字为16,408名,到1996年,女性‘圣职者’的数字增加到43,542名。这意味着女性已经占据了美国所有圣职者的12%以上[299]。 1997年,229所北美神学研究生院的学生中有30%是女性,这比1972年女性占10%的比例大有增加。在亚历山大的改新教监督教会神大学和在迪斯垂克的联合监理教会威斯理神大学学生中,女性都占据一半[300]。 1994年,大韩耶稣教长老会(统合) 总会以701对612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为女性按立的法案。由此,耶长统合与大韩基督教监理会(基监)、韩国基督教长老会(基长)在韩国再次的体现出自由主义教会的路线立场。 2003年4月,耶稣教大韩圣洁教会总会全场一致的通过了允许按立女牧师的问题[301]。由此,那教团和耶长统合、基长,、基监、基神圣、圣公会一起成为认证按立女牧师的教团[302]。 2004年6月,基督教大韩圣洁教会总会对有关按立女牧师的问题以665名中559名赞成的结果得以通过[303],通过这个事件再一次明确的证明了其教团的自由主义倾向和立场。 然而,主张按立女牧师和女长老并不是依据圣经上的证据,而是受主张男女平等的世俗社会的影响。认为要按立女牧师和女长老的思想在福音主义神学校中被传授,而且扩散到基督教人中,这是非常令人心痛的现象。 主张按立女性的人大体上是根据如下几点。(1)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中都曾有过女性使役者的记录(例如,女先知底波拉、米利暗;传道者腓利门的女人们、百基拉、非比等), (2) 加拉太书3:28中的记录(“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好像是教导男女平等的原理,(3)连世俗社会中都主张男女平等,更何况教会不能逆反时代的潮流,(4)活用教会内女性们灵恩-才能是有益的。 然而,我们应该以圣经上所启示的神旨意来判断人的所有思想。我们应该将我们的想法与圣经上所启示的神之旨意一致,并相信它,以此为依据行动。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白神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临时允许的与教会永久的法规是不同的。圣经上明确的对女性职分的问题作了教导,而且到如今为止,坚信圣经的教会一直都正确的理解并接受、顺从那些教导。因此,我们对这个问题应该抛弃人为的、时代性的想法。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究竟圣经是如何教导的。 根据创世纪证明的有关对人的创造事件,耶和华神首先创造了亚当,看那人独居不好,就为他造了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从这里可以很分明的看到,神并不是同时造了男女,也不是先造女人以后又为她造了男人,事实上是先造了男人以后,为那男人又造了女人,即,是为了让女人能帮助男人而造的,这里明确的区分了男女的角色。 当然,这决不是意味着丈夫可以随便的支配、虐待妻子。因为女人是用男人的肋骨制造的,因此,两人是一体的,是真正相爱的关系。丈夫要珍惜爱护他的妻子,妻子应该尊重、爱丈夫。但是,两人的关系也是其中一方为了另一方要尊重的关系。 正与此原理相同,新约圣经明确说明不容许按立女牧师和女长老。提摩太前书2:11-14和哥林多前书14:34-37就是教导有关这个问题的主要章节,这两处章节提出了禁止按立女牧师职和女长老职的五个理由。 提摩太前书2:11-14中记录说:“女人要沉静学道,一味的顺服。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他辖管男人,只要沉静。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且不是亚当被引诱,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 这段话分明的禁止了女人担任讲道(牧师职)和管辖(长老职)的事务。如此禁止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个理由是创造的秩序,即,因为女人是作为男人的帮手而被造的,创世纪2:18中记录说:“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帮助他的配偶)”。第二个理由是对犯罪的惩罚,即人类在堕落的时候,因为是通过女人先吃了善恶果后又给男人吃才犯罪的。创世纪3:6中记录说:“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由此,女人从此受到了不可再出面惹事生非的限制。这两个理由都不是某个时代性、环境上的主要原因,而是历史上永不变的事实。 哥林多前书14:34-37中记录说:“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像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因为不准他们说话。他们总要顺服,正如律法所说的, 他们若要学什么,可以在家里问自己的丈夫。因为妇女在会中说话原是可耻的. 神的道理,岂是从你们出来吗?岂是单临到你们吗?若有人以为自己是先知或是属灵的,就该知道,我所写给你们的是主的命令”。 这段话也证明了不允许女人在教会中发言说教。第一个理由就是因为律法的规定,即,圣经上的道。34节中记录的“正如律法所说的”,这话是指什么呢?举例来说的话有如下的一些章节。创世纪2:18:“ 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世纪3:16:“ 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创世纪18:12:“ 撒拉心里暗笑,说,我既已衰败,我主也老迈,岂能有这喜事呢”。 第二个理由是因为主的命令,即在圣经上启示的主的命令。其中37节中记录说:“就该知道,我所写给你们的是主的命令”;以弗所书5:22:“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彼得前书3:1、5-6:“ 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 因为古时仰赖神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 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使徒们的教导就是主的教导。 第三个理由就是因为教会普遍的规例。34节中记录说:“ 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像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这种规例不是某一个时代或有一个地区教会的风习,而是所有时代、所有众教会的一般规例。 上面的两段圣经章节都是神的教导。将有关这个问题的圣经教导看成是古时代的思考方式或看成是受风习制约的作为人的使徒之教导,不仅是无视这些教导中所启示的五个理由之正当性,而且,也是对抗使徒们所写的新约圣经之神性权威的大错,是非常大的罪恶。帖撒罗尼迦后书2:15中记录说:“ 所以弟兄们,你们要站立得稳,凡所领受的教导,不拘是我们口传的,是信上写的,都要坚守”。因此,朴炯龙博士曾郑重的强调,对女性的这种规例不是两千年前一个地方教会的风习,而是万古不变的真理[304]。 圣经中有引用主张男女平等的章节。例如,哥林多前书11:11中记录说:“ 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无男,男也不是无女”;加拉太书3:28中记录说:“ 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 但这些章节要照应前面所证明的圣经上明白的真理和教导来理解。这些圣经章节不是指在教会内职分上的男女平等,而是意味着在获得以信称义的恩典和救恩之福分上的男女平等。新约圣经上所启示的万人祭司长真理(彼前2:5、9)也不可以与家庭和教会里面男女平等角色的次等真理背驰来理解。 使徒时代的女信徒们在传福音事工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今后也会继续发挥这种作用。路加福音8:2-3中记录说:“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他身上赶出来。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并苏撒拿,和好些别的妇女,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另外,在罗马书16章中也提到了非比、百基拉、马利亚等为传福音而付出很多辛苦的女人名。 对女信徒来说不仅只有为传福音的这种风险服务和辛苦事工,而且,还有生产和教育子女的大事。这是男人们做不到的特别的事,是神只赐予女性的珍贵之事。因此,使徒保罗在教导不允许女人做讲道和管辖之事后补充说:“然而女人若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就必在生产上得救”(提前2:15)。这句话意味着女人通过生产孩子恢复她卑微的地位。一位了不起的男人背后大多必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女性们不可以轻视这个高贵的职务。
17.现代基督教音乐(CCM)的问题当今时代教会里面的另一个重大道德性问题就是现代基督教音乐(CCM)的问题[305]。今天,音乐在很多教会里正急剧的变化着。以前在世上听到的一些种类的已经进入到如今教会里面演奏,基督教电台中播放的一些歌曲和音乐、基督教书店中出售的赞美唱诗录音带等,有很多都是这样的世俗音乐。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越来越相似了。祈祷院里演奏的乐队或在传道集会时准备的乐队完全让人感到世俗的气氛。甚至于神学校里也有那类的乐队演奏,传唱那类的歌曲。要想举出教会音乐这种变化的例子实在是很多,下面就例举几个近来的事例吧。 1994年,约翰 彼赛格诺博士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第一浸礼教会(南浸礼教团)牧会,在这个教会的Solid Rock 休闲厅举行了elvis大会并演奏了披头士音乐。R. L. 海摩兹如此形容说:“我不得不只能说那天晚上的礼拜完全是灵恩主义式的”,“引导的委员们都是带着耳坠、穿着短裤、带着帽子的男人们”,“我们就好像感到进入了一个夜总会或着摇滚音乐会或着吸毒黑窝里一般,非常不适应”,“[然而]此教会却被看成是美南浸礼教团中‘保守的’教会中之一”[306]。 1998年7月25日晚,在有名的W. A. 克利斯威尔牧师担任元老牧师的达拉斯第一浸礼教会(南浸礼教团所属)举办的硬核-厄顿(Hardcore-Adorn)演奏会上,青年们狂欢起舞。而那地区的报纸如此报道,“由于狂欢群舞和如雷般的电吉他演奏以及基督教的虔敬相结合的演奏会,教会的附属建筑-庄严的司布真海利斯楼房像要摇晃一般”[307]。 美国南浸礼教团为庆祝2000年新年,在七个地区同步举行了迎新年前夜庆典-‘青年大连串(YouthLink 2000)’,新千年庆典活动进行了两天三夜。由四个南浸信派机关赞助的这次活动是南浸礼教历史上最盛大的青年聚会[308],这次聚会有四万六千名以上的南浸礼教青年参加,他们观赏跟随在美国内很有名的‘基督教’摇滚乐团演唱,欢心、陶醉于如撕裂耳膜般的、让心狂跳的唱诗歌和礼拜音乐,他们欢笑、唱歌、歇斯底里的叫喊、跳舞,一直狂欢到凌晨两点左右[309]。 现代基督教音乐(CCM)多数都是摇滚音乐。摇滚音乐起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它是指包括从五十年代的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和六十年代的披头士乐队开始到八十年代的迈克 杰克逊的整个音乐形态。摇滚(rock)这词是rock and roll(‘摇晃和滚动’)的省略词,这词由美国的电台音乐主持人阿兰德 弗里德(Aland Freed)第一次使用,用为表现肉体、性的活动[310]。芝加哥大学的阿兰 布鲁姆教授曾说:“摇滚音乐只有在性的欲望这一种心境吸引人”[311]。 摇滚音乐[312]的一个特征是使用架子鼓、钹和吉他反复的弹奏刺激的节拍。查尔斯 布劳恩曾如此说:“定义摇滚音乐最重要的大概就是节拍,摇滚音乐因为节拍与区别于其它音乐”[313]。反复的节拍能够强烈的凝聚人的感情,并加以刺激。摇滚音乐的另一个特征是多使用牵扯音(弱弱强格),频繁使用不谐和音和短调,那是为了破坏音乐的秩序和安定。摇滚音乐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高音和吵闹声音。一架大型喷气飞机在起飞时会发出约120分贝(db)的噪音,打雷声音的最高纪录约为125分贝,而摇滚音乐会演奏的高音却为130-140分贝[314],高音会抓住人的感情,使人头晕、兴奋、激化。从对有关摇滚音乐乐手的报道来看,有很多内容都是有关暴力、反抗、劝勉自杀、吸毒、淫乱、撒旦崇拜等罪恶。 现代基督教音乐(CCM)或者基督教摇滚音乐与世俗的摇滚音乐非常相像。现代基督教音乐的乐曲与世俗音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它的作曲形式与传统形式却有很大差别,那是因为现代基督教音乐不重视传统音乐所具有秩序、协调、安定性、美丽等性质,而是使用反复的、刺激的节拍和旋律,还频繁运用不和谐音和单调,因此,现代基督教音乐具有非常的肉感。 O. T. 斯盆斯[315]曾指出,几乎所有的福音圣歌中都有摇滚音乐的形式,这些歌曲大部分都是灵恩主义者们编制的,主要是根据人的感性体验和感应。他评价这种福音摇滚音乐为肉身性的音乐。另外,他还警告说,现代人“如果沉浸陶醉在现代基督教音乐中,几年以后就会进入摇滚音乐中”[316]。 神是圣洁尊贵的,他不是无秩序和混沌的神,而是有秩序的神(林前 14:33)。崇拜偶像的人虽然喜欢娱乐的舞蹈和歌曲(出32:6、19),信徒们要以“美丽的圣洁的”敬拜神(诗96:9)。信徒们的赞美歌是献给神面前的,因此要敬虔,有秩序和安定性,具有协调感和美感,信徒们的歌曲要区别于世上的俗气。使徒们曾教导说:“(你们)不要效法这世界”(罗12:2),“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约一2:15)。信徒们唱赞美诗歌绝不可以像世上的歌曲那样,为了自我满足或者自我陶醉是不行的。因此,现代基督教音乐也许会带来肉身的开心和满足,但绝不适于信徒们的歌颂或赞美诗。 因此,我们应该警戒受世俗歌曲影响的现代基督教音乐(CCM),即,基督教摇滚音乐和那些类似种类的福音圣歌。我们要警戒存在于世上文化中的罪恶要素。为了我们的子女,我们要慎重的检讨、选别现代福音颂歌中的曲子和歌词,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要奉劝子女们唱诵从以前传下来的优秀的赞美诗歌。获得救恩的信徒们不仅要以喜悦和欢欣赞美神、唱颂神,而且那颂歌要充满敬虔、协调、安定、优美。圣经教导我们要“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腓1:10)。我们在音乐方面也要能分辨善恶,做诚实无过的人。
18.开放礼拜的问题
当今时代教会道德上的一个问题就是开放礼拜的问题[317]。当今时代的一些教会抛弃了传统的形式,在礼拜时间引进多功能视屏显示器、戏剧、舞蹈、世俗形式的圣歌和乐队等。另外,还有一些教会开设‘文化学校’,教授英语、绘画、插花艺术、小提琴等,这些倾向在以前虽然也曾出现在一些自由主义派教会中,而今天一些被称为福音主义派的教会里也出现了这些现象,他们将这宣传为具有‘灵性’的活动。而且,教会以这种方式招来很多的听众,好像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大型教会在这是牧会成功的认识下,很多牧师好像具有‘无论如何要从人数的增加来看教会的成长’的思考方式。 ‘开放礼拜’是一种由美国的柳树溪社区教会(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比尔 海波斯牧师最初构想、因马鞍峰教会(Saddleback Church)的华理克(Rick Warren)牧师获得人气的礼拜形式,即为了求正教徒 (seekers)使用乐队和现代音乐、多媒体和戏剧等作礼拜[318]。1988年,海波斯作为大礼拜的一部,开始增加了星期六礼拜,现在,他的教会以同样的形式在星期六和主日各举行两次、共四次礼拜。美国的柳树溪社区教会、马鞍峰教会(Saddleback Church)、世界感恩教会(World Harvest Church)、加略山教会(Calvary Chapel Church)等和韩国的大地教会、爱的教会、希望教会、相会教会等进行这种礼拜。开放礼拜的一个特征是视听觉的效果和庆典式气氛[319]。 乔治主张,如果要成为进行开放礼拜的教会,就要清除掉所有妨碍做开放礼拜的所有障碍物[320]。主张作开放礼拜的这些人强调教会外形构造的变化,讲台桌不用大的讲桌,而使用可移动式小桌子,讲桌后面放着没有依背的凳子,好似坐骑在上面,把讲坛转换成舞台,为了能够进行演唱、跳舞或演剧安装了很多斑斓的照明设备,而且用假花和鲜花摆满在讲台桌左右两侧,还安装了大型字幕或电光板等高级播放用音响设备。 爱德 达森主张开放礼拜不要受形式的拘束,要具有现代性,不要强求,要让人便利舒适等。按照他的主张,所谓不要受形式的拘束,就是牧师、服务人员、唱诗班队员们都可以穿牛仔裤或随便的衣服,如果要具有现代性,就是在礼拜中使用电吉他、架子鼓等打击乐、钹、键盘等演奏基督教式的摇滚音乐,另外,那不要强求就该是不要公开的邀请或者奉劝今后参加教会,以免给人以负担,而且,所谓便利舒适,就是把讲台周围装扮得花枝招展,完全不像教会讲台[321]。 马鞍峰教会(Saddleback Church)的华理克(Rick Warren)牧师在1998年的一个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教导说,要使传统教会变形为戏剧性成长的教会就要有如下的事情发生: (1)以现代式的风格、非威胁性的‘求正教徒集会’代替传统的主日礼拜。(2)服装要穿平时的便装。 (3)音乐要具有现代性。 (4)讲道应该为了使获得救恩的人和没有获得救恩的人同样的感到心情愉快而采用种种心理学和激励鼓动性的言语,加入到圣经本文中讲道,只要有肯定的内容即可。 (5)教会的事工要能够满足大众的需要,要拥有、具备后援忧郁症、无节制的用餐、不孕、同性恋者的家人或朋友、堕胎后的事、分居等的团体。
(6)教理上教导不要在主日对全体教人讲解,在礼拜以外的时间以小团体进行教导[322]。 进行开放礼拜的教会不唱赞美歌,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基督教音乐(CCM),即基督教摇滚音乐。华理克(Rick Warren)将基督教摇滚音乐称为新歌,他强调要唱新歌,如此主张说:“音乐要具有现代性。音乐的歌词更应该采用进来新颖的,不仅如此,音乐的风格也要取没有得到救恩的人每天所听的风格”。马鞍峰教会(Saddleback Church)的音响设施、乐队、演唱歌曲的歌手们和演奏等娱乐组成物可以与任何世俗摇滚演奏会进行竞争,非常完备、新颖。华理克(Rick Warren)指出,教会首要应该做的事之一就是以乐队代替风琴,教会唱诗班应该以独唱演奏为背景音乐作后援。另外他还说,具有凝聚节拍的大乐声、嘶哑嗓音的音乐才是他的教人所听音乐种类的音乐。而且,他还说:“我们在周末集会的时候声音真的真的非常大. . . . 我说:‘我们不会降低这大声的’,其理由是,像孩子一样的大众是希望感受音乐的,而不仅仅是为了想听那音乐”。他甚至还将主张使用传统的看成是与崇拜偶像相同的罪[323]。 华理克(Rick Warren)说:“ 各位应该将各位的音乐适应于神愿意各位的教会所传道的各种人“,“我们使用了古典音乐、乡村音乐、爵士乐、摇滚乐, . . .甚至于说唱(
Rap)音乐”[324]。另外,他还说:“我们发现我们教人(people)中96%的人表示他们听中毒的成人现代中庸性音乐.
. . . 我们问卷调查了正接受我们传道的人之后,做出了在我们的求正教徒集会上不唱赞美歌的战略性决定”[325]。如此可见,开放礼拜是基督教两千年历史中不曾有过的,与到现在为止的传统礼拜仪式完全不同的礼拜,是引进了现代的世俗文化和表现方法的新的礼拜形式[326]。 然而,主张开放礼拜的人是正确的吗?开放礼拜果然是当今时代需要的礼拜形式吗?首先,开放礼拜如果真的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礼拜形式,应该首先通过祈祷、研究圣经和经过慎重的讨论,由牧师们和长老们就像在任职宣誓时在神面获得允许一样要求更改礼拜模式[327]。怎么能够毫无受信仰良心谴责的接收并使用与牧师们在神面前曾许诺的礼拜模式逆行的礼拜形式呢? 再说,从圣经的角度来看,开放礼拜和这种方式的牧会是非圣经的。圣经上启示唱诗、祈祷和讲道是礼拜的顺序,其中最重要的是讲道,而且,礼拜应该严肃、有秩序的献给神,礼拜音乐应该优美、安定。使徒行传2:42中记录说:“ 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导,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哥林多前书14:26中记录说:“你们聚会的时候,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导”;诗篇96:9中记录说:“当以圣洁的妆饰的或作为,敬拜耶和华”;哥林多前书14:33中记录说:“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腓立比书1:9-10中记录说:“ 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 然而,开放礼拜不是为神献上的敬虔的礼拜,而是以人为中心的礼拜,是以兴趣为主的礼拜,是缺少充实讲道的仪式为主的礼拜。这种礼拜也许会给人带来开心,但分明是给神带来担忧和不快感的[328]。 另外,教会中的文化性活动也与圣经的教导以及初期教会的模式不符。教会有本然的任务,那就是礼拜、灵性成长和传道。特别是传道,这曾经是主耶稣自身的使命,也是他吩咐给师徒们的事。初期教会一直充实于这些事工中。无论是任何时代,教会也只有充实于这些事工才对。教会脱离这些事工,计划或实施世俗的一些事是不可以的。 总结来说,圣经不仅是对个人信仰生活、也是教会在牧会方面准确无误的法则。即使是在混乱的当今时代教会的现实中,圣经始终是指示神之旨意的准确无误的、唯一的法则。因此,信徒们不要以人类的智慧和方法献给神礼拜,而是要以圣经的教导献上礼拜。另外,牧师们也不要以人的智慧和方法牧会,要以圣经的教导牧会。
19.圣经上分离的原理
我们指责了现代教会的各种问题,并对那些为什么是错误的以圣经为根据进行了观察,那么,现在剩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这种现代教会的现实中该怎样做的问题了,这就是交往的问题。因此,我们就对圣经教导的交往的原理,特别是断绝交往,即分离的原理来做一下整理吧。 这里所说的‘交往’就是指教会里的交往,即作为神的一家人进行属灵的交往。作为基督身体的肢体来分享的这个交往可以从共同参与圣餐仪式中很好的体现出来。圣经虽然强调教导信徒之间爱的交往,但也对该与什么样的人决断交往做了教导。传统的改革教会强调作为真正教会的一个象征-‘诚实的实行劝惩’[329]。我们要了解的‘圣经上的分离远离’就是圣经教导中有关对劝惩的原理。 分离的对象
圣经教导我们要不要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呢? 第一,圣经教导我们不要与不信的人交往。使徒保罗曾教导说:“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 . . . 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林后6:14-18)。教会和世上、信者和不信者之间又分明的界线。教会是信徒们的聚会,在教会里的交往有一定的界线。任何人都可以被邀请到教会信主耶稣,但只有信主的教徒才能进行属灵的交往。 第二,圣经教导我们我不要异端者交往。罗马书16:17-18中记录说:“弟兄们,那些离开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事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提多书3:10中记录说:“分门结党的人(异端者),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约翰二书7、10-11中记录说:“因为世上有许多迷惑人的出来,他们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这就是那迷惑人的,敌基督的”;“ 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这教导,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分”;犹大书3-4中记录说:“亲爱的弟兄阿,我想尽心写信给你们,论我们同得救恩的时候,就不得不写信劝你们,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因为有些人偷着进来,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罚的,是不虔诚的,将我们神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并且不认独一的主宰我们(我们或作和我们)主耶稣基督”。 今天,异端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天主教会为首的有耶和华的证人、摩门教、安息教等异端宗派和现代自由主义神学。天主教会是被改新教看成的传统的、敌基督的、崇拜偶像的异端,是历史最长久、势力最大的教会。另外,自由主义神学是否定基督教根本的教理,例如,圣经的神性权威和无误、神的刑罚性公义、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成肉身)、由处女诞生、神性、代赎、肉体复活、再临、地狱等可怕的异端。因此,教会绝对不可以容纳自由主义神学,应该劝惩自由主义神学者和牧师,开除出教。因此,主张与自由主义者交往和合作的新音主义或者福音主义的立场是错误的。 第三,圣经教导我们不要与犯有明显的罪却不悔改的人交往,而且,教会也不可以包容这样的人。哥林多前书5:11-13中记录说:“但如今我写信给你们说,若有称弟兄,是行淫乱的,或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因为审判教外的人与我何干。教内的人岂不是你们审判的吗?至于外人有神审判他们。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从这些方面来看,当今时代真正的教会就应该断绝与公然在道德上十分腐败的教会交往。 第四,圣经教导我们不要与故意的违背使徒们的教导,即,不要与故意违背新约圣经之教导、扰乱教会秩序的人交往。帖撒罗尼迦后书3:6、14-15中记录说:“弟兄们,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们,凡有弟兄不按规矩而行[无秩序的] ,不遵守从我们所受的教导,就当远离他。”;“若有人不听从我们这信上的话,要记下他,不和他交往,叫他自觉羞愧。但不要以他为仇人,要劝他如弟兄”。 这些话虽然是有关与在写这封信的当时那些不诚实做事的人交往的教导,但其原理也都是适用于其它状况的。特别是这些话符合当今时代的那些违背‘要排击异端’的圣经之教导的自由主义神学或者容纳自由主义神学者、与他们交往的所谓新福音主义者。虽然新福音主义者的大多数不是神学思想变质的异端,是信和我们一样福音的真正信徒,可以认为是我们的兄弟,但是,我们不能容纳他们的不顺从和妥协,要指责、痛斥这些,如果他们对这些行为不悔改纠正,我们就要和他们断绝交往。 马可 希德外尔曾如此明确的指出: 公众人物所犯的公式之罪应该为受到欺骗的人伸张正义而受到指责。例如,拥护与叛教之人交往、与假教士和不信者合作的人具有公开向神之命令挑战的罪恶. . . . 某些人如果是非属圣经立场的主要煽动者、制造者、拥护者,我们就要非难他所制造的罪恶,同时,不能不揭露他的真面目[330]。 信心福音主义路德教会神大学的教授-戴奥若德 休布凯盖尔称新福音主义为‘致命的罪恶’,并如此说: 根本的问题是 . . . 怎样处理教会内的错误和不正确的教导。古时候老方式 . . . 就是职责劝导陷进错误的人,并使他改正。如果他坚持固执自己的错误教导,我们就要在他悔改、从他错误的路上反省回到正路之前远离他,或者使我们本身与他分离,这才是属圣经的方法. . . . 然而,新福音主义者放任这种分离的方针,取而代之的是采取包容那些错误的渗透方针[331]。 分离的理由
我们要和那些人断绝交往的理由是什么呢? 其第一个理由就是教会的本质问题。教会从根本上是获得救恩的信徒们之聚会,如果是真正的信徒,就要相信圣经上的教理,就要顺从属圣经的教训,因此,在教会的这种性质上应该排斥的要素,即,我们应该从教会中排击、除掉不信仰、异端、不悔改的罪、故意的不顺从等罪恶。例如,今天的与自由主义者或自由主义教会合作的传道活动虽然从表面上看好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那是错误的交往,因此,我们不能容纳其任何借口,应该反对、排击那种活动。我们首要的关心就是顺从神的命令。基督教不是物量主义、数字主义、实用主义,而是只有顺从神的圣经主义、真理主义。 第二个理由是因为教会的纯洁性。教会是圣洁的教会,而且一定要圣洁(弗5:26-27)。无论是从教理上还是从道德上都要圣洁。异端是应该受诅咒的思想,是必将灭亡的思想。加拉太书1:8中记录说:“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彼得后书2:1中记录说:“从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来,将来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师傅,私自引进害人的异端,连买他们的主他们也不承认,自取速速的灭亡”。因此,教会绝对不能包容异端或故意性的罪恶。虽然在地上没有完全的教会,但我们应该为了建立纯洁的教会、没有瑕疵的教会而尽心怒力。教会不可以容纳羞耻的不信仰或故意的不顺从。 第三个理由是因为罪恶的传染性。使徒保罗曾指责传入加拉太教会里的教理上错误说:“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加5:9),另外,他还在提醒提摩太要小心异端者时说:“他们的话如同毒疮,越烂越大。其中有许米乃和腓理徒。他们偏离了真道,说复活的事已过,就败坏好些人的信心”(提后2:17-18),而且,他还在指责哥林多教会包容道德上罪恶时这样说:“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林前5:6)。无论是教理上的错误还是道德上的错误,罪恶总是像面酵或者恶毒的坏疽一样给教会内部带来恶的影响。,因为恶的传染性,因此,教会就要除掉这些恶,阻断恶的影响。不然,教会不久就会腐败变质。 第四个理由是为了神的名誉。教会如果包容道德上最恶,世上的人就会非难教会,不仅如此,还会非难、讥讽我们信奉的神和主耶稣基督的名。因此,教会即便是为了神的名誉也要保持圣洁。使徒保罗在罗马书2:24中曾对犹大人指出,神的名因为他们的恶行而在异邦人中受到亵渎。 分离的方法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决断交往呢? 首先,我们要指责、批评教会指导人们的错误教导、立场和活动。有些人虽然指出要‘批评错误的教导,但不要批评教导的人’,但教导和交道的人是很难分离的。梵歌德恰当的作了如下的说明: 第一, 举出人名是圣经要求的。使徒保罗、使徒约翰也都举出了人名作了批评。 第二,我们既然喜欢称赞人,那么职责、批评人在道德上也是相同的事。 第三,举出人名是实际性的问题。令人感到悲伤的是人们总是跟随讲道的人,而不是讲道内容。 第四,举出人名是历史性的后援。在教会历史上,人们不仅反对他们所反对的内容,而且也不怕对反对的人物实话实说[332]。 圣经所教导的分离问题意味着首要的教会内的断绝交往。因此,如果教会里面存在应该断绝交往的对象,信徒们就要按照圣经所教导的或者根据教会宪法的劝惩规则进行惩戒(劝勉和忠告)、停止接受圣餐(排除参加圣餐仪式)、提名除教的程序(马18:15-17)。虽然耶稣基督是摧毁阻挡在神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墙壁的伟大和解人-中保;虽然他们中间的某些人和我们一样是用主的血获得救恩的真正的兄弟和姐妹;虽然我们也许会和他们中的一些人一起进入到天国,但属圣经的分离分明是圣经的教导。 对有关不信仰、异端、不悔改的罪恶、故意的不顺从等适当的劝惩和断绝交往是圣经中所启示的神的旨意和命令。 哥林多前书5:11-13中记录说:“[但如今我写信给你们说,若有称弟兄,是行淫乱的,或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 至于外人有神审判他们。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帖撒罗尼迦后书3:14中记录说:“若有人不听从我们这信上的话,要记下他,不和他交往,叫他自觉羞愧”。因此,教会要实施合法的劝惩和断绝交往措施。 特别是教会绝对不可以容纳否定圣经之根本教理的自由主义神学者和牧师,他们是应该从教会里除名的异端。因此,教会在邀请神大学教授讲道的时候,理事们首先要慎重的审查被邀请人的神学思想是否健全。 另外,属圣经的教会不应该与自由主义教会或包容主义教会进行交往。当今时代基督教界的大教团已经成自由化的状态,因此,世界教会协议会(WCC)和各国家的教会协议会(NCC)都是错误的团体。因此,属圣经的教会应该反对这些教团和相关的活动,不要参与那些教团的活动。 另外,就像贝利 格莱姆传道活动一样与自由主义者或自由主义教会携手合作的传道活动分明是脱离圣经的、是人本主义的,因此,我们不要认证那些活动,更不要参与那些活动,也不要后援他们。另外,像复活节联合礼拜、联合圣餐仪式、保罗保守主义教会和自由主义教会的超越教派的联合集会、圣书公会、基督教电视台、赞美诗歌公会等的联合活动等都是错误的。相信圣经基本教理的教会之间超越教派联合活动虽然是可能的,有必要的,但保守主义教会和自由主义教会之间的联合活动分明是不属圣经的。 再说,我们应该想想,如果一个教会或者教团成为自由主义化或者故意的包容自由主义者时,保守主义的信徒或者牧师们应该怎样来处理呢? 首先,他应该尽最大努力用言语、文章或合法的手段驱走那教会或教团的自由主义者,使它们成为属圣经的教会和教团。但是,如果判断已经被那教会、教团、自由主义者或者包容他们的世俗教权主义者掌握,而且不能劝惩自由主义者从教会中除名或者不能净化、改革教会的时候,他就应该离开那个教会和教团,寻找具有正确立场的属圣经的教会,加入那种教会,或者建立那种教会或者教团。使徒保罗曾教导说:“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林后6:17),他还说“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弗 5:11)。 当然,我们从个人的角度也要小心注意与被教会断绝交往的对象交往,有时候从个人的角度与那种人完全断绝交往处于比较困难的状况,因为他们可能是我们亲戚家人中的一人,或者是我们的朋友、邻居中的一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小心谨慎,不要因无分辩的交往给周围的人一种容纳、承认罪恶的印象。 旧约时代统治犹大王国的约沙法王曾经很敬虔,但他由于与以色列王国的恶王-亚哈王交往而受到神的指责,不仅如此,这还成了给他后代传来以色列王国崇拜偶像种子的后果。有先见的耶户指责约沙法王说:“你岂当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呢。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你”(代下19:2)。使徒约翰在约翰二书7-11中记录说:“……若有人(异端者)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这教训,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分”。 但是,我们在与犯错误的人断绝交往的时候要非常的慎重行事。我们的断绝交往首先要以付出我们真诚的努力为前提。我们首先要从个人的角度为了使犯错误的对象改正过失而进行真诚的劝勉,从教会的角度付出真诚的努力。不仅如此,即使是要断绝交往的时候,也要慎重的考虑、判断是否现在就是不可避免的要分离的时候,因为,我们如果过急的分离也许会给教会的改革和更新带来不利,反而会带来危害。特别是如果是信徒个人的情况,就应该有教会的对策,换句话说,他要离开的教会在且不说,应该有他要归属的健全的保守主义教会,这一点有时候好像是有很多困难的。 在分离过程中总是有过分态度的危险性。这不是健全的确信圣经问题,反而会上升为个人分析的分裂问题。就像约翰
埃须布劳克的所说的,“分离是神对叛教的回应,而且,分离是神对因叛教却又不愿意被分离出去的不顺从兄弟们问题的回应。然而,分离不是对兄弟之间所有不一致的回应”[333]。 另外,我们对这些教会中发生矛盾和决断的时候不要失去谦逊、温柔和爱心,憎恨和骄傲是比亚于任何罪恶的大罪。人遵守圣经上所教导的分离命令虽然很重要,但持有良好品格更加非常重要,更何况能国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只有神的恩典。因此,我们如果要想比别人更多一点具有灵性的分辨能力,那只有神完全的恩典,因此,我们无论处在任何的情况下都不能骄傲自满。加拉太书6:1中记录说:“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应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提摩太后书2:25中记录说:“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帖撒罗尼迦后书3:15中记录说:“但不要以他 [无秩序行事的人]为仇人,要劝他如弟兄”。 正如此,在考察‘圣经上的分离原理’的时候,反对自由主义的叛教和新福音主义的妥协、依据圣经的教导纯然、诚实的行事才是正确的立场,这是圣经上所启示、教导的与神之旨意相同的立场。我们要脱离人本主义观念的宽广之路,根据圣经的真理追求狭窄之路,并确实的坚持走这条路。默认明显的教理上、道德上错误的行为是对神的不诚实和不顺从,真正的信徒和教会当然不要与这些错误妥协,要决然的脱离这些错误,这种立场被称为根本主义,这才是圣经所教导的正确立场。 与叛教和妥协的分离是正当的。1999年10月,美国基督教会协议会(ACCC)曾做过如下的宣言: 近来的数年间,我们为了消除神亲自隔在福音主义者和天主教人之间的分离之壁一直进行着在相互间相同点文件上签名的活动,自称是根本主义者和新福音主义者们也在寻找着相同点的共同基础,可是,‘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这神之命令一直很牢固,真理和错误同在一体仍然还被禁止着。神对分离教理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从圣灵重生来保护属于神的人。阿摩司书3:3中记录说:‘二人若不同心(意合),岂能同行呢?’。圣经教导说加略人犹大虽然同行在基督和门徒们之中,但他却不属于他们。保罗称犹大主义者为‘凶暴的豺狼’(徒20:29),那是因为他们在恩典的福音上添加了什么的。获得重生的信徒不可能对主耶稣报以忠诚却又和不信者或妥协者同归一轭,不顺从是罪恶. . . . 诚实的固守有关分离的教理是神对他的子女要求的保守圣洁和纯洁[334]。 凯伯利 肯坦德基[335]曾正确的做过如下的表示: 杀死老鼠是因为那百分之二混合在百分之九十八汉堡包中的毒药。真理和谎言的混合物普通比被隔离、辨别出的纯粹欺骗更具有致命的危害,可是,当今时代的基督人却经常轻易的说:“可是,那里面也有很多好的方面”。所有的欺骗思想体系都含有着真理的要素,实际上,更多的真理越是和致命的错误混合,其欺骗的危害就越大。骗术如果要得到效力,其内容就要表现出真实,向着目标要传达的90%以上内容都要真实的,可是,即使在迷惑的时代,基督教人也不能有被欺骗的借口,因为神的道和圣灵能够很充分的暴露出我们时代的错误和犯错之人(赛8:20)[336]。 面对错误保持沉默在神面前是犯错的。凯伯利 肯坦德基还曾做过如下的讲论: 自己主张是属于基督教的个人和团体在深刻的脱离了传统基督教的历史、圣经之教理的时候,我们不能够懒惰的沉默以待(多1:9-11)。不指出来就是对返回给神的侮辱,就是不爱传播错误之人和听信那错误人的行为[337]。沉默不语的哨兵比没有哨兵更加危险,因为人们以为哨兵会尽所有的义务保护而安心自如。神称犹大国家的看守为‘瞎眼的’,还形容他们是‘都是哑吧狗,不能叫唤’(赛56:10)。神没有非难他们的错误教理,只是非难他们应该在警告他们错误的时候保持沉默的态度[338]。 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混乱的当今时代教界现实中,主张爱心和宽容只不过对神的仇敌有利! 教会内的错误应该受到指责和清除。A. W.陶泽曾这样表示:“因为假装爱心的小心谨慎, 虚假的形式和不属圣经的行为在很多教会中继续不断的被允许,这些结果将逐渐使教会的生命窒息,使教会变得荒废”[339],“妥协会消除紧迫感,撒旦是不会困扰停止斗争的人的,然而,停止斗争的代价将会是和平的消沉生活”[340]。 泰利 阿诺德(Terry Arnold)也恰当的做了如下的表述: 当今时代的所谓‘宽容’这话正受到是新思考方式的称赞。在基督教世界和基督教教理中有关宽容的要求越来越多,可是,正如实际意义和成就所体现的宽容,不如说是‘妥协’. . . . 然而,妥协于神的律法和神之道却是罪恶的!妥协重要教理也是罪!妥协于假教士和使人脱离健全教理的人也是罪。圣经有时候并非强调一致,而对分离有所教导. . . . 耶稣虽然对大多数的人以宽容,但绝不与他们妥协。实际上他总是被卷入议论之中! . . . 我认为他们背后有更大的错误妥协的倾向,因此,我提醒要注意那些对小的分歧妥协的所谓主张‘和平相处的人’。很多牧师担心失去人们对他们的随从或失去他们自身的地位或人气,对某些错误问题不采取明确的立场. . .
. 牺牲真理的宽容就会成为妥协[341]。 历史上的后援
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成为二十世纪根本主义运动的楷模。虽然一般性的劝惩是将不悔改的犯罪者从教会中开除的行为,但在十六世纪宗教改革的当时,由于西方的天主教会整个的变质、腐败,宗教改革者们不得不从其教会中分离出来,然而,他们并不是分派主义者。宗教改革不是分派运动,反而在腐败的教会中继续留下来的才是罪恶的事。 二十世纪基督教界的状况比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当时更加黑暗、混乱。历史的大教团成为自由化或者故意包容自由主义的不断广阔的教会。大多数的教会没有劝惩自由主义者或清除出教的意图。保守的教会也与包容自由主义者或者包容主义的教会更加自由的交往。在这种状况下,真正的信徒和牧师们不能够继续停留在叛教或者包容的教会中,他们不能不管他们所属的教会该往什么方向前进,不能持有他们自己保守的信奉神就可以安逸的思想,他们应该从那教会里分离出来,应该断绝那种错误的交往和合作。这不是分派主义的概念,而是圣经所命令的,也是我们应该遵守的正当的分离。真正的信徒从窒息的教会、叛教的教会脱离出来,这是他们的自由,也是他们的义务。 曾经指责浸礼教联盟的教理脱轨的查尔斯 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在1887年从他所属的团体分离出来,他曾这样说过: 我一直传播着我所认识的一位神的真理,我绝不羞耻于那些独特的内容,为了使我所传的不成为虚空,我自己明确的与信仰错误的人以及与信仰错误之人交往的人断绝了交往. . . . 每当我看到或认为确实是错误的时候,我都不经深思熟虑,立刻断绝与那教团的关系。从那以后,我的一个忠言就是‘离开他们出来’. . . . 牵扯在错误中对最了不起的人来说是会夺去他 成功的抵抗那错误的能力[342]。 有名的坎培·摩根(Campbell Morgan) 牧师也对错误的宽容会带来失去好的影响做了如下的阐述: 有背信行为的宽容,有产生麻痹状态的和平。教会在事工的时候,就是应该对有关妥协要求交往的人说‘不行’的时候,如果站在远处默然不管也许就会被驱逐和逼迫,但那会保持能力和影响力. . . . 当今时代的教会正因为妥协而破坏了其自身的影响力[343]。 二十世纪初,为对抗美北长老教会的叛教而一直斗争的人物、威斯敏斯德神大学创立人之一的梅钦对有关与自由主义者分离的必要性做了如下的悖论: 一个事实是完全分明的,即无论自由主义者是不是基督教人,自由主义不是基督教的事实确是完全明确的,而且,如果是所说的那样,自由主义和基督教继续在同一组织内进行传播福音是非常不正确的,教会里面这两个部分的分离是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344]。 他还对有关从叛教的教会分离出来的正当性发表了这样的言论: 如果自由主义派实际上完全掌握了教会的各机关,福音主义的基督人就不会继续后援那教会的活动. . . . 如果自由主义派实际上掌握教会的话,福音主义的基督教人就要付出任何的牺牲准备推翻他们[345]。 梅钦还对有关新福音主义的妥协之罪发表这样的言论:“当今时代最大的罪就是与那些同意基督教信仰、声称信圣经之后却否认基督教基本事实的人合作、妥协的行为”[346]。 曾担任威斯敏斯德神大学组织神学教授的约翰 穆利(John Murray)对有关与自由主义者合作的新福音主义传道方法指出,向自由主义者传道、与和他们一起传道有很大的差异,他明确批评了与自由主义者合作的传道方法是违背了神旨意的,另外,他还对自己教会所属的问题指出:我们所属教会的集团性证明就是我们的证明,因此,我们应该所属于对耶稣基督信实的教会,并补充说明无视集团性的关系和责任是罪恶的[347]。 曾担任威斯敏斯德神大学辩证学教授的考奈里乌斯 万提尔(Cornel-ius Van Til)曾严正的批评了新福音主义的神学缺点、妥协的传道活动、新福音主义杂志等[348]。他对有关反对妥协传道活动的梅钦立场作了如下的表述: 梅钦反对了不是通过福音而是通过与主张其它福音的人合作实现的合作宣教、合作传播、合作传道。对梅钦来说,这种合作就像使徒保罗认为不可能与犹大主义者合作一样是不可能的. . . . 他不能考虑、容忍他的教会在宣教方面与自由主义者的合作,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不会组织独立的宣教部了. . . . 他认为合作传道概念对他来说分明是背信耶稣基督的不忠诚思想[349]。 曾担任威斯敏斯德神大学旧约教授的E. J.英(Edward J. Young)对有关新福音主义做了如下的言论: 实际上,那[新福音主义]除了强调为了非常重要的教会教理和信仰而进行活跃斗争的必要性以外,强调了其他所有的一切. . . . 那么,新福音主义是对当今时代状况的解答吗?我们强调不是,就回答不是,这里是一时的现象,而且,这越是尽快的过去对教会越是有利. . . . 根本主义里面有很多伟大的优点,如果我们被强迫选择根本主义和新福音主义两者之一的话,我们会毫无犹豫的选择根本主义。根本主义对辩护信仰有很大的关心,这种关心是真正根据圣经的. . . . 那[根本主义]虽然犯了错误,但和认为还没有到该呼喊的适当时候的那具有慎重感的中立派所犯的错误相比,并不算什么大错的[350]。 基督教神学者、辩证家-高顿 科拉克(Gorden H. Clark)用如下的言论对有关从叛教教会脱离出来的正当性作了表述: 所有的教会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缺点,就好像改变教籍决不是正确的一样,这种辩论对路德和卡尔滨或清教徒绝对是行不通的辩论。不要忘记,放纵的查尔斯二世制定了反对基督教的法令,由于这强迫性的法令,约有2,000名的牧师于1660年退出了英国国教,由于他们的退出,使他们得不到生活费,有些人还承受了牢狱之苦. . .
. 今天,究竟能有多少心甘情愿地接受哪怕是很小刑罚的牧师呢? 而且,即使除了略加妨害以外完全不加任何刑罚,普通信徒中究竟能有多少人怀着确信退出叛教的组织体呢[351]? 前面引用的主的仆人们所采取的立场就是根据圣经的立场。圣经在教导信徒们之间爱之交往的同时,还教训要断绝与异端或故意不顺从神旨意的人交往。我们所说的根本主义就是指这种立场,这是属圣经的、正确的立场。主张从叛教和妥协中分离出来的立场根据圣经是正确的。
20.教会正确的进路
当今时代教会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交往。这是教会对近来进入到基督教会里面的自由主义神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问题,对于这一点,新福音主义或者福音主义采取了包容的态度,这是坚持真理让步的容纳异端的态度,这是错误的妥协。自由主义神学是确实的异端,因此,这在基督教会中是不能被容纳的、也不可容纳的。属圣经的基督教与自由主义神学的分离是神的旨意,是切实的时代要求。这种立场和确信被称为根本主义。 然而,根本主义分离的确信一直受到了误解和非难。我们可以任凭自由主义者不信仰的非难,但某些保守主义的人士们也将根本主义误会为世代主义[352],另外,没有知识和辨别能力的多数福音主义牧师们一边吹捧着爱心与和平,一边却非难着根本主义。但是,非难根本主义的人不仅表现为不关心教会的纯洁性,而且分明的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认真的思考神要求纯洁教会的事实。 根本主义从历史上就是具有固守基督教根本教理的立场。十九世纪末,在美国的尼亚加拉预言查经会上宣布了名为‘尼亚加拉信条’的共14项条目的信条[353]。二十世纪初,批评进化论和拥护圣经根本教理的根本教理: 共十二卷的名为〈对真理的证言〉书籍免费分送了约三百万册。[354] 美国北长老教会总会宣布了五个教理为‘圣经和威斯敏斯德信仰告白的本质内容’[355]。 自由主义者科索普 雷克(Kirsopp Lake)曾说:“将根本主义想象成是一种新的理想的思想形态是错误的,那不是那种类的,那是曾一度被有基督教人普遍主张的神学残骸”[356]。朴炯龙博士也说:“根本主义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正统主义,是正统派基督教。进一步的说,根本主义是原原本本的信守基督教历史性、传统性、正统性的信仰,即是与正统信仰相同的,将根本主义断言为基督教自身是最正当的定义。根本主义就是基督教本身”[357]。 根本主义是固守基督教根本教理的立场,可是,当历史的教团成为不清除自由主义、反而包容自由主义的‘宽容教会’时,根本主义便发起了从包容态度的教团分离出来的运动,即,根本主义具有‘分离’的特征。这是从不能包容自由主义和不能容纳与自由主义者交往的信仰良心上产生的,一些人自动的离开了某个教团,还有一些人被从某教团驱除出来。 然而,此后,产生了被称为‘新福音主义’的倾向。这是出现在体现为少数派的根本主义者中的。一些人不愿意为了真理而斗争到底,却更愿意和平和安定,而且,他们不追求信实保守的保守主义者和保守主义教会之间的合作和交往,却追求更广泛的交往和合作,他们不顺从圣经上的分离教导,更愿意合而为一与和睦。 根本主义将这些人的行为看成是对坚持真理让步的罪恶和妥协的行为,因此,根本主义不仅认为与自由主义者的交往是不当的,而且认为与新福音主义者的交往也是不恰当的。根本主义保守基督教的根本教理,采取从叛教和妥协分离出去的立场。 基督教根本教理的范围问题不是很简单的问题,这虽然是产生教派的主要原因,但最起码历史性改新教会共同信奉的教理都应该包含在根本教理里面应该是没有怀疑的余地,而且,那共同信条是基督教会合而为一的基础,因此,约翰
卡尔滨、约翰 奥万恩将基督教的本质性教理看成是基督人合而为一的基础[358]。 要保守基督教根本教理的运动形成超越教派的运动。根本主义体现了超越教派的性质。根本主义采取了保守基督教的根本教理、从叛教和妥协分离的超越教派的立场。 正如此,根本主义与新福音主义或者福音主义的差异在于对自由主义神学的态度。根本主义将自由主义神学看成是不可容纳的异端,主张要与他们分离,相反,新福音主义或者福音主义容纳自由主义神学,而且与具有这种思想的人合作交往。 那么,究竟什么是根据圣经教导的正确态度? 旧约时代的挪亚是怎样的态度,摩西又是怎样的态度呢?(彼后 2:5;出 32章);以利亚是怎样的态度,米该雅又是怎样的态度呢?(王上19:10; 22:5-14);以斯拉是怎样的态度?(拉9、10章),尼希米又是怎样的态度呢?(尼2、6、13章)。新约时代的保罗态度是怎样的呢?(林后11章;加 1章; 提后 1-4章)。与异端断绝交往的圣经之教导太多了(罗16:17; 多 3:10;约二 7-11; 犹 3; 加 1:8; 彼后 2:1;提后 2:17-18)。无论当今时代的基督教界是如何的包容,主耶稣的忠诚仆人和纯正教会要走的路却是分明的。 某些人这样说:“我们的立场不是根本主义,是改革主义或者卡尔滨主义”[359],可是,那是完全不了解究竟根本主义是什么才会说出的话。改革主义是指与路德派对照的一个神学体系,那主要是长老教会的神学体系。然而,根本主义是反对自由主义神学的超越教派的立场,因此,将根本主义说成与改革主义对立是无知的体现。 根本主义从圣经角度看来是正确的立场。自由主义神学是分明的异端。真正的教会理所当然的要排击自由主义异端,除掉自由主义者。包容自由主义者是对罪恶的妥协,是对主耶稣的不忠诚。因此,主张从自由主义的叛教和新福音主义的妥协中分离出来的立场从圣经的角度是正确的立场,根本主义是正确的立场。如今,在叛教、妥协和混乱逐渐深刻的时候,神的旨意就是从叛教和妥协中分离出来。 我们之所以拥护根本主义,是因为根本主义具有正确的立场,而且,人们对根本主义没有正确的理解,加以错误的非难,而且,除了根本主义这个用词以外,在当今时代还没有能够准确的体现正确立场的用语。 当今时代,我国确实需要这种根本主义教会,需要根本主义长老教团和根本主义超教派协议体,而且还需要具有根本主义精神的神学院、圣经公会、广播电视台、宣教团体、报社、出版社等。怀有根本主义信念的牧师们和普通信徒们要团结一致,在这叛教和妥协的罪恶时代,建立即使是很小但却是很正确、纯粹的神之教会,忠诚的履行神交托的事工。对圣经的教导充满确信、对现时代具有辨别能力、对神怀有忠诚心的仆人们应该齐心协力的顺从神的旨意行事。 现代教会正处在危急的时刻,改新教传统性大教团的指导层没有排除自由主义神学的意志,反而包容它们,他们自身也成了自由主义化,这难道不是现代教会的叛教(背敎)又是什么呢?这难道不是对主耶稣的背信和变质又是什么呢?存在于自由主义教团中的保守主义人士们对叛教保持沉默、与叛教妥协、合作确实是错误的。 福音主义教会的妥协更是让人心痛的事。福音主义教会的大多数都与自由主义教团和它们的指导者交往、合作。包容主义成为当今时代福音主义教会的特征。我们正生活在很难寻找信实的改革教会和神学院的困难时代。 可是,就像使徒保罗即使遇到了很多困苦仍然不灰心一样,神的仆人们和子女们任何时候都不会灰心的(林后 4:7-8)。作为结论,我们整理一下属圣经的教会应该尽力事工的几点。 第一,我们要持守并传播古信仰。 古信仰的核心就是耶稣基督赎罪的福音。就像使徒保罗传播“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当今时代的牧师们也应该只传播主耶稣基督的赎罪福音,这是永远不变的福音,在当今时代仍然是神救恩的能力。不仅如此,教会要持守从古时候信传下来的教理体系并传给后代。正确信仰的保守和传播更是这混乱时代所需要的,要到处建立这种相信赎罪之福音、并传播这福音的真正教会。这里有对天国充满希望的爱之共同体,有征服罪恶和死亡的神永远的国度。 第二,我们只以圣经之道和祈祷进行传道。 我们的力量不在于神秘的恩赐体验,而在于先辈们所行的诚实的研究圣经和每天做真实的祈祷。如果我们坚定的信从圣经山所记录的道,并按照那些话生活,现代教会的问题就都会得到解决。如果我们真的是用耶稣基督的宝血获得救恩的人,如果我们是真正的神之教会,就应该悔改所有的不信仰和不顺从,而且,要完全的抛弃因追求地上的东西而产生的人之辩解和妥协,谦虚的服从圣经所明确启示的神之旨意。 第三,我们要忠实于圣经上的分离原理。 当然,我们首先要为自己所属教会的纯洁而尽最大的努力,避免过急的分离。另外,对叛教和妥协的指责或分离的劝勉要以眼泪和同情。可是,当教会成为自由化的时候,信奉圣经的牧师和信徒们既不能继续停留在那里,要从那里分离出来。另外,保守主义的教会要停止没有区别的联合活动,要与自由主义教团分离,而且还要排击认为如今的社会政治活动就是宣教的宣教概念的变质,要原本的传播证明耶稣基督赎罪的福音。另外,保守主义的教会要确实的反对有关礼拜和教会音乐的堕落、容纳堕胎和同性恋等道德上的腐败,还要警戒灵恩运动。 当今时代重要的就是交往的问题。保守主义教会应该只和保守主义的教会交往。“ 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真正的教会不在教人数的多少、建筑物的大小或献金数额的多少等中寻找教会的荣耀,要在他们所告白、宣布的福音真理和圣洁的顺从生活中寻找教会的荣耀。我们不要追求属于地上的东西,我们要追求那属天上的东西。 第四,我们要建立正确的神学校。 神学校要成为训练徒弟的场所。在这里,牧师的候补生们要受到敬虔和圣洁的训练,还要学习圣经整体的、基本的知识,体系性的确立对基督教教理的思想。他们还要学习从使徒时代开始到如今的有关教会历史的知识,特别是要获得对现代教会问题正确的分辨能力,确立正确的立场。而且,他们要在这里学习对牧会和传道等实际问题的知识,接受训练,并积累经验。 聘用忠诚的、具备正确信仰和健全人格及实力的教授对建立正确的神学校是非常重要的。提摩太后书 2:2中记录说:“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教会要通过公证、诚实的考试和面试认真的选别、聘用他们,为使他们只专心于研究神学和教授的事工中而进行祈祷,并给予物质上的后援。 第五,我们不要犯分裂的罪。 与自由主义异端的分离是正当的,但是为了争夺教权的分裂、具有地方色彩的分派、因利权和名誉的纷争等都是罪恶的事情。贪婪、骄傲、憎恨是属于旧人的。加拉太书5:19-21中记录说:“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凶杀二字)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 以纯洁的心和谦逊的爱服侍在基督里面的其他人是信徒们初步的生活原理。我们要重视同为主事工的人之间的团结。马太福音20:26-27中记录说:“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以弗所书4:1-3中记录说:“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神真实的仆人和信徒以及真正的教会不要沉睡于叛教、妥协、混乱的时代中,要警醒,要以坚强的意志勇敢斗争,要至死忠诚!我们要保守、传播、实践神之道! “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常常守着”(提后1:13)。 “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提后4:2-5)。 “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1] "Fundamentalism and Modernism: Two
Religions," Christian Century, 3
January 1924, pp. 5-6。 [2] Adolf von Harnack, What Is Christianity?, p. 159。 [3] Ibid., pp. 21-22。 [4] William E. Hordern, A Layman's Guide to Protestant Theology,
rev. and expanded ed., p. 74。 [5] J. G. Machen, Christianity and
Liberalism, p. 6。 [6] Karl Barth, Christ and Adam, pp. 54-55。 [7] Karl Barth, The Word of God and the
Word of Man, p. 65。 [8] Karl Barth, Church Dogmatics, I. ii, 528-529。 [9] C. H. Dodd, The Authority of the
Bible, p. 14。 [10] Ibid., p. 289。 [11] Ibid., p. 13。 [12] Christian
News, 2 November 1987, p. 24; 2 January 1989, pp. 1, 21-22; Christian News, 9 October 1989, pp. 1,
10; Calvary Contender, 1 May 1991; Christian News, 17 Janury 1994, pp. 1,
20-22。 [13] Wanderer,
30 December 1999; Christian News, 3
January 2000, p. 12。 [14] 基督教新闻 2001. 1. 15, 7页。 [15] David O. Beale, S.B.C.: House on the Sand? (1985), pp. 44-46。 [16] Calvary Contender, July 2002。 [17] Christian
News, 13 July 1998; Huntsville Times,
29 January 2000。 [18] Christianity Today, 15 June 1998;
Calvary Contender, 15 May 1999。 [19] Huntsville
Times, 29 January 2000; Calvary
Contender, 15 February 2000。 [20] Christian
News, 15 April 2002。 [21] 因用于亲笔原告中。 [22] 赵香禄之“基督复活的意义”,
朝鲜周刊, 1976. 4. 26。 [23] 许赫之“复活事实和复活信仰”,基督教思想, 1973. 4月号 [24] 参考美国联合长老会宪法: 第1部信仰告白集, 大韩耶稣教长老会总会教育部发行 (1968), 第251-265页; 基克、迪 甘基、海利 乔治, 1967年批信仰告白书, 任泽权 译 (1967) [25] Carl McIntire, The Death of a Church (1967), p. 129。 [26] Time,
16 February 1981; Christian News, 27
July 1983, p. 5; James R. Mook," The Validity of the Kaseman Case Verdicts
in the Confessional/ Subscriptional Context of the 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S.A." (Th.D. diss., 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 1985)。 [27] Christian
News, 24 February 2003, pp. 1, 4。 [28] Daily
Telegraph, 25 June 1984; The
Revivalist, July-August 1984, p.13 中再次引用。 [29] 金良善, 韩国基督教解放十年史(1945-1955) (大韩耶稣教长老会总会宗教教育部, 1956),
186-187页; 简河培, 韩国长老教神学思想 (西罗亚, 1988), 45 -46页再次引用。 [30] Christian
News, 8 December 1997, pp. 1, 12;
基督报,1997. 12. 3, 16页。 [31] 基督教联合报, 1992. 5. 17, 6。 [32] 蔡基恩, 韩国教会史 (1977), 231页。 [33] 李东烈, “韩国教会的新正统主义”(未发刊 神学硕士学位论文, 长老会申雪大学研究生院, 1984), 63页。 [34] 金明龙, 开放神学正确的教会论 (长老会神大学出版部, 1997),
200-201, 208-209页。 [35] Trans-Action
[of Washington University], July-August 1967; Christian News, 3 March 1969; 27 June 1983, p. 5; Pulpit Helps, December 1987; Cristian News, 23 November 1987, p. 2。 [36] World,
7 February 2004; Calvary Contender,
March 2004。 [37] Reinhold Niebuhr, Beyond Tragedy, pp. 13-14。 [38] Paul Tillich, Systematic Theology, II, 94。 [39] Karl Barth, Church Dogmatics, IV. i, 5, footnote。 [40] Reinhold Niebuhr, Beyond Tragedy, p. 17。 [41] Reinhold Niebuhr, The Self and the
Dramas of History, p. 66。 [42] Rudolf Bultmann, The Gospel of John, pp. 118-119。 [43] Paul Tillich, Systematic Theology, II, 107。 [44] Joachim Jeremias, New Testament Theology, p. 88 footnote。 [45] C. H. Dodd, The Romans, p. 55。 [46] Reinhold Niebuhr, Beyond Tragedy, pp. 17-18。 [47] Rudolf Bultmann, Jesus Christ and Mythology, pp. 16-17。 [48] Karl Barth, The Word of God and the
Word of Man, p. 90。 [49] Karl Barth,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p. 30。 [50] Karl Barth,Church Dogmatics, IV. i, 335-336。 [51] Rudolf Bultmann,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I, 45. [52] Hans Werner Bartsch, ed., Kerygma and
Myth: A Theological Debate by Rudolf Bultmann and Ernst Lohmeyer, Julius
Schniewind, Helmut Thielicke, and Austin Farrer, p. 42。 [53] Paul Tillich, Systematic Theology, II, 153, 155。 [54] Wolfhart Pannenberg, Jesus--God and Man, p. 89。 [55] Reinhold Niebuhr, Beyond Tragedy, p. 290。 [56] Paul Tillich, Systematic Theology, II, 66。 [57] Oscar Cullmann,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or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p. 15。 [58] Karl Barth, The Word of God and the
Word of Man, p. 90。 [59] Reinhold Niebuhr, Beyond Tragedy, p. 21。 [60] Paul Tillich, Systematic Theology, II, 163。 [61] Reinhold Niebuhr, Beyond Tragedy, p. 290。 [62] Wolfhart Pannenberg, The Apostles's Creed, p. 104。 [63] Reinhold Niebuhr, The Nature and Destiny
of Man, II, p. 294。 [64] Paul Tillich, Systematic Theology, II, 78。 [65] Ibid., III,
418。 [66] 基督教联合报, 1993. 5.
30, 3页; 基督报, 1993. 5. 29, 3页。 [67] One
World, January-February 1986, p. 5。 [68] 教会联合报, 2000. 2. 13, 8页。 [69] Covenanting toward Unity, pp. 9-20。 [70] 基督教报, 1993. 12. 11, 7页。 [71] Ecumenical
Trends, 15 (1986), 181。 [72] 基督报, 2002. 10. 2, 1页。 [73] M. H. Reynolds, The World Council of
Chruches: The Cup of the Lord or the Cup of Devils?, pp. 16-20。 [74] Calvary
Contender, 15 October 1999。 [75] Calvary
Contender, 15 June 2000。 [76] B. B. Warfield, Selected Shorter Writings, p. 302。 [77] Martin Lloyd-Jones, The Basis of Christian Unity, p. 50。 [78] Institutes, 4. 1. 12; The Works of John
Owen, XV, 106。 [79] 就像马辛所评价的,自由主义是否定基督教特别性质的自然主义、非赎罪的宗教,不是单纯的一个异端,完全不是基督教。
J. Gresham Machen, Christianity and Liberalism.。 [80] 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 IV.
ii. 1。 [81] D. Martyn Lloyd-Jones, The Basis of Christian Unity, p. 61。 [82] David B. Barrett, World Christian
Encyclopedi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urches and Religions in the Modern World
AD 1900-2000, p. 6。 [83] The Ecumenical Review, 37 (1985), 336。 [84] One
World, January-February 1986, p. 6。 [85] 教皇约翰23世创始了1962年第2届梵提冈公议会,而保罗6世在1965年完成了此公议会,而且,他在1967年将基督教合一促进事务局设为教皇厅常设机关。
John J. McDonnell, The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and the
Catholic Church, pp. 129-221。 [86] Apostolic Faith Today, p. 9。 [87] Calvary
Contender, 15 September 1993。 [88] Calvary
Contender, 15 September 1997。 [89] Calvary
Contender, 1 August 1997。 [90] 基督教报, 1998. 1. 11, 1页。 [91] Calvary
Contender, 1 February 1999。 [92] 基督报, 1999. 5. 19, 16页; Calvary
Contender, 1 August 1999。 [93] The Ecumenical Review, 37 (1985), 336。 [94] Christian
News, 21 June 1999; Calvary Contender,
15 July 1999。 [95] 朝鲜日报, 1999. 11.
2, 8页。 [96] 朝鲜日报, 2000. 1.
22, 23页。 [97] 基督教报, 2000. 5. 22, 2页。 [98] Ignatius Catanello, "The Effects
of the Charismatic Movement on Local Ecumenism" (Ph.D.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1983), p. 1。 [99] Documents
of Vatican II, ed. Austin P. Flannery, pp. 370, 380。 [100] Ibid., VIII. 59。 [101] 天主教教理书 (韩国天主教主教会议, 1967), 114页。 [102] Alphonse de Ligouri, The Glories of Mary, pp. 127, 254。 [103] Ibid., VIII. 59。 [104] Ibid., VIII. 62。 [105] Systematic Theology, III, p. 281。 [106] Canons
of Trent, Session VI, Canon X。 [107] Ibid., Session VI, Canon XI。 [108] Indulgentiarum Doctrina, I. 2。 [109] Canons
of Trent, Session XXII, Canon I。 [110] Eucharisticum
Mysterium, Introduction C, Section 1, 2。 [111]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pp. 235-37。 [112] Martin Luther, Church and Ministry,
III, p. 363。 [113] John Calvin, 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 IV. ii. 4, 9, 12。 [114] Commentary on the Galatians, p. 32。 [115] Paul Tillich, Systematic Theology, Ibid., I, pp. 134-135。 [116] Gathered for Life, p. 40。 [117] Province
[of Vancouver], 27 July 1983; Christian
News, 5 September 1983, p. 7。 [118] M. H. Reynolds, The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The Cup of the Lord or the Cup of Devils? (1986), p. 8。 [119] Marlin VanElderen, "Consultation
Speaks on Plurality," Christian News,
5 February 1990, p. 1。 [120] VanElderen, p. 15。 [121] 基督教联合报, 1991. 3. 17, 7页; 1991. 3. 24, 7页;
1991. 3. 31, 7页。 [122] 基督教思想, 299号, 155页。 [123] 基督教思想, 299号, 156页。 [124] 同一本书的156页。 [125] 现代思潮, 2卷; 基督教联合报, 1992. 1. 5,
20页和国民日报, 1992. 6.
27, 2-3页。 [126] 朝鲜日报, 2000. 10. 21, 21页。 [127] 基督教报, 2003. 2.
24, 1页。 [128] 某些人认为新福音主义是否定圣经无误或者接受有神论之进化论的程度而已,新福音主义却不是这种概念。 [129] 他虽然于1930年毕业于保守性威斯敏斯特神学院,但是,在1936年教会的分离时,他拒绝了跟随少数人。他在1942年组织了美国福音主义者协会(NAE),成为第一代会长,1947年,他成为福乐神学院的第一代校长。他曾专任了33年波士顿帕克斯特里教会的牧会牧师,也是担任了25年新福音主义的代辨杂志-今日基督教杂志社的董事长。他是比利·格雷厄姆最亲密的朋友,是神学的指导人。 [130] William Ashbrook, Evangelicalism: The
New Neutralism, p. 5。 [131] Ibid., p. 4。 [132] Foreword to Harold Lindsell's The Battle for the Bible。 [133] George M. Marsden,
"fundamentalism," in New
Dictionary of Theology, p. 268。 [134] William Ashbrook, Evangelicalism: The
New Neutralism。 [135] Gary G. Cohen, Biblical Separation
Defended, p. viii。 [136] 基督教现代神学难题选评 (1975年), 445-471页。 [137] William Ashbrook, Evangelicalism: The
New Neutralism., p. 9。 [138] Charles Woodbridge, The New Evangelicalism (1969), pp. 34-39。 [139] Calvary
Contender, 15 September 1999。 [140] Christianity
Today, 11 August 1997; Calvary
Contender, 15 Sep- tember 1997。 [141] Calvary Contender, 15 May 1999。 [142] Calvary
Contender, 1 March 1998。 [143] Calvary
Contender, 15 October 1984。 [144] Calvary
Contender, 15 September 1999。 [145] Christian
News, 29 June 1998。 [146] Calvary
Contender, 1 August 1998。 [147] Calvary
Contender, 15 December 1993; 2001年,WEF将其名称改为世界福音主义联盟(World
Evangelical Alliance)。 [148] Christian
News, 14 September 1998。 [149] “5个教团联合圣餐礼拜”基督教报, 1986. 9. 14, 1页。 [150] “实施卫星中介传道大会” 基督新报, 1990. 11. 3, 10页。 [151] “增加教团负担比重计划”,基督教联合报, 1991. 1. 13, 15页。 [152] 基督教新闻, 1993. 5. 1,
3页。 [153] 基督教联合报, 1993. 5. 30, 3页。 [154] 教会联合报, 1994. 2.
19, 10页。 [155] 基督教报, 1994. 3. 12, 7页 [156] 韩国基督公报, 1994. 4. 2, 4页。 [157] 基督教新闻, 1995. 8. 5, 2页。 [158] 基督教报, 1996. 7 13, 5页。 [159] 基督新报, 1996. 9. 14, 19页。 [160] “장로교 ‘일치운동’ 활발,”朝鲜日报, 1997. 4. 5, 15页。 [161] 基督教报, 1997. 6.
21, 3页。 [162] 基督教报, 1997. 7. 5,
3页 [163] 基督教报, 1997. 7.
12, 1页。 [164] 基督教新闻, 1998. 2. 22, 15页。 [165] 基督新闻, 1998. 6. 24, 23页。 [166] 基督教新闻, 1998. 11.
9, 14页。 [167] 基督教联合报, 1999. 1. 10, 15页。 [168] 基督新闻, 1999. 3. 3,
1页。 [169] 基督新闻, 1999. 6.
30, 19页。 [170] 基督教联合报, 2000. 3.
19, 1页。 [171] Calvary
Contender, 15 March 1993; Charisma,
May 1999; Ca vary Contender, 15 May
1999。 [172] Christianity Today, 5 April 1999。 [173] Christianity Today, 19 July 1993;
Calvary Contender, 1 August 1993。 [174] Calvary
Contender, 1 December 1993。 [175] Calvary Contender, 1 May 1997。 [176] Calvary
Contender, 15 June 1997。 [177] Calvary
Contender, 1 September 1998。 [178] Calvary
Contender, 15 September 1999。 [179] The
Post and Times Star (Cincinnati, Ohio), 30 August 1969; David W. Cloud,
"Bill Bright Joins Hands with False Gospels," Christian News, 3 January 2000, p. 18。 [180] James Hefley, "A Prejudiced
Protestant Takes a New Look at the Catholic Church," 1971, p. 122; Cloud,
Ibid。 [181] Cloud, Ibid。 [182] Christianity
Today, 14 July 1997; Calvary
Contender, 15 June 1997; 1 August 1997。 [183] Calvary
Contender, 1 December 1992。 [184] Calvary
Contender, 1 February 1998。 [185] C.E.C.
Journal, February 1998。 [186] Calvary
Contender, 1 March 1998。 [187] Calvary
Contender, 15 March 1998。 [188] Calvary Contender, 15 May 1994。 [189] 安永福,圣灵论的正确理解, 3、137、131页。 [190] 大卫 哈沃达, “圣灵和牧会使役” 基督新报, 1988 8. 6, 5页。 [191] Calvary
Contender, 1 August 1992。 [192] F. D. Bruner, A Theology of the Holy
Spirit, pp. 47-55 [193] Christian
News, 22 November 1999。 [194] Charisma,
November 1999。 [195] Calvary
Contender, 15 June 1999。 [196] Calvary
Contender, 15 November 1999。 [197] Calvary
Contender, 15 October 1998。 [198] Kenneth Foreman, "Pentecostals,
the Largest Protestant Family," World
Pentecost, December 1987; Christian
News, 28 December 1987, p. 16。 [199] Calvary
Contender, 1 April 1999。 [200] Australian Beacon, May 1999。 [201] Calvary
Contender, 1 November 1999。 [202] John MacArthur, Reckless Faith, pp. 178, 179 [203] 基督教新闻杂志, 1999. 10. 16, 2页 [204] Calvary
Contender, 1 August 1999。 [205] Christianity Today, 14 July 1997;
Calvary Contender, 1 August 1997。 [206] Calvary
Contender, 1 August 1998。 [207] Charisma,
May 1999。 [208] Calvary
Contender, 15 December 1992。 [209] Calvary
Contender, 1, 15 September 1999。 [210] Herman Bavinck, Our Reasonable Faith, p. 386。 [211] J. A. Alexander, Acts, p. 332。 [212] A. Kuyper, The Work of the Holy Spirit, pp. 115, 126, 127。 [213] H. C. G. Moule, Person and Work of the
Holy Spirit, pp. 222, 223。 [214] 莱曼 斯特拉乌斯,圣灵论, 132-134页。 [215] B. B. Warfield, Counterfeit Miracles, p. 6。 [216] David O. Beale, "Lecture on the History of Doctrines,"
Bob Jones University。 [217] Warfield, pp. 6-10。 [218] 基督新报,
1990. 10. 13, 4页。 [219] 基督新闻,
1998. 2. 25, 15页。 [220] Calvary
Contender, 15 April 2001。 [221] Donald W. Burdick, Tongues: To Speak or
Not to Speak, p. 65。 [222] Richard C. Schwab, Let the Bible Speak
about Tongues, p. 108。 [223] Robert G. Gromacki, The Modern Tongues Movement, pp. 5-29; Schwab, pp. 4-7。 [224] Schab, pp. 104-108; Burdick; Gromacki,
pp. 44-49。 [225] John MacArthur, The Charismatics, p. 151。 [226] 郭特考敕, 撒旦的战略战术, 22-101页。 [227] 基督教杂志, 1993. 5月刊, 96页。 [228] Christian
News, 20 May 1996, p. 3; Gist,
Spring 1996。 [229] Vantage
Point, November 1998。 [230] Calvary
Contender, 1 January 1999。 [231] The
Discerner, June 1999。 [232] Christian
News, 19 July 1999; Calvary Contender,
15 August 1999。 [233] Costella, pp. 16, 27。 [234] Calvary Contender, 1 July 1998。 [235] “1967 年信仰告白”,美国联合长老教会宪法第一部: 信仰告白集 (大韩耶稣教长老会总会教育部发行, 1968年), 251-265页; 基克、迪 甘地、亨利 宫泽, 1967年信仰告白书批判,任泽权译 (1967年)。 [236] Your Kingdom Come: Mission
Perspectives. Report on the World Conference on Mission and Evangelism,
Melbourne, Australia, 12-25 May 1980, p. 186。 [237] Your Kingdom Come, p. 17。 [238]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 5 (1981), 109。 [239] Mission and Evangelism: An Ecumenical
Affirmation, p. 28。 [240] Harvey T. Hoekstra, WCC and the Demise of Evangelism, pp.
66-67。 [241] Covenanting toward Unity, p. 14。 [242] Ecumenical
Trends, 14 (1985), 10-13。 [243] 基督教报, 1996. 10. 12, 5页。 [244] The Lausanne Covenant, p. 23。 [245]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 6 (1982), 152。 [246] Gathered for Life, p. 324。 [247] Missiology,
9 (1981), 26。 [248] Ibid., pp. 33-34。 [249] Apostolic Faith Today, p. 120。 [250] Your Kingdom Come, p. 34 [251] Ibid., p. 116。 [252] Christian
News, 23 November 1992, p. 2。 [253] Moody
Monthly, April 1992。 [254] Christian
News, 16 March 1992。 [255] Calvary Contender, 1 July 1988。 [256] US News &World Report, 2 March
1992; Calvary Contender, 15 April 2000。 [257] Gerhard Besier, Armin Boyens, Gerhard
Lindemann, National Protestantism and the
Ecumenical Movement: Church Activities During the Cold War. 他们是根据1992年公开的俄罗斯KGB资料-共1074页的这本书而证明的。Christian
News, 20 March 2000; Calvary Contender, 15 April 2000; 1 May
2000。 [258] J. Gresham Machen, 'What Is
Christianity' and Other Addresses, pp. 148-155。 [259] Robert Hall Glover, The Bible Basis of Missions (1946), pp.
34, 40。 [260] Harold Lindsell, "The Biblical
Basis of Missions and Evangelism," Baker's
Dictionary of Practical Theology (1967), p. 148; Alan R. Tippett,
"Mission(s)," Baker's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Ethics (1973), p. 426。 [261] Christianity
Today, 19 June 1970, pp. 5-6。 [262] Peter Beyerhaus, Mission: Which
Way?--Humanization or Redemption (1971), p. 17。 [263] 金晓星, 基督教伦理 (首尔: 古信仰,2007), 摘自107-111页。 [264] 依据由‘热爱新生命会’主办的题目为“人类生命的尊严性和堕胎问题”的研讨会上由张秉淑干事发表的“有关堕胎实态的报告”。基督新报, 1990. 6.
16, 7页; 也与根据韩国人口保健研究院调查的统计相同。基督教新闻, 1990. 11. 3, 5页. [265] 教会联合报, 1995. 11.
19, 9页; 根据1998年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的调查,15-44岁已婚女性的44%有过一次以上的堕胎经验,对此作了报道。朝鲜日报, 2001. 11. 17, 21页。 [266] Haven B. Gow, "Is Abortion in
America Like the Holocaust?" Christian
News, 24 June 1985, p. 8; 教会联合报, 2002. 5. 26, 11页。 [267] Religious News Service, 18 June 1986。 [268] Calvary
Contender, 1 January 1999。 [269] 本节中出现四次的~卡的词都是男性第2人称代词词尾(原文中)。 [270] Calvin、Matthew Poole、Keil-Delitzsch也这样认为。 [271] 1981年,在美国议会的请问会上,Dr. Micheline M. Matthews Roth、Dr. Jerome Le Jeune、Dr. Hymie Gordon 等医学者们谈及道这些事实。加易斯勒,基督教道德雪,190页。 [272] 加易斯勒, 189页。 [273] 加易斯勒, 190-191页。 [274] 金晓星, 基督教伦理, 摘自146-151页。 [275] 金晓星, 现代教会问题资料集, 100-122页。 [276] Christian
News, 27 October 1997, p. 5。 [277] Christian
News, 13 April 1992。 [278] Christian
News, 29 April 1985, p. 3。 [279] Christian
News, 27 October 1997, p. 5。 [280] Christian
News, 27 October 1997, p. 5。 [281] Christian
News, 24 November 1997, p. 11。 [282] 基督教新闻, 1998. 1. 26, 2页。 [283] Christianity Today, 1 March 1999。 [284] Calvary
Contender, 15 March 1999。 [285] National Liberty Journal, February
1999; Calvary Contender, 15 February 1999。 [286] Calvary
Contender, 15 April 2001。 [287] Calvary
Contender, 1 April 1992。 [288] 基督新闻, 1999. 6. 30, 16页。 [289] 基督新闻, 2000年5月 31일, 8页。 [290] Huntsville
Times, 16 June 2001; Calvary
Contender, 1 July 2001; 基督教新闻, 2002. 3. 4, 2页。 [291] 基督新闻, 2000. 3. 15, 8页。 [292] ENI, 10 June 2003; Friday Church News Notes, 13 June 2003; Christian News, 23 June 2003, p. 2。 [293] Calvary
Contender, 15 August 1998。 [294] Calvary Contender, 1 July 1993。 [295] Times,
12 August 1985。 [296] 朝鲜日报, 2002. 7. 9, 13页。 [297] 基督教联合报, 1997. 1. 19, 15页。 [298] Calvary
Contender, 1 September 1998。 [299] David Cloud, "Number of Ordained
Women Grows Phenomenally," in Christian
News, 10 August 1998, p. 26。 [300] Ibid。 [301] 基督教报, 2003. 5. 3, 11页。 [302] 크리스챤 新闻, 2004. 5. 3, 12页。 [303] 基督教联合报, 2004. 7.4, 1, 3页。 [304] 教会论, 145-148页 [305] 金晓星, 基督教伦理, 摘于37-41页。 [306] R. L. Hymers, Jr. Preaching to A Dying
Nation; Calvary Contender, 15 October 1999. [307] Dallas
Morning News, 1 August 1998; Fundamentalist
Digest, July-August 1998; Calvary
Contender, 1 September 1998。 [308] Sword
of the Lord, 18 February 2000。 [309] Calvary
Contender, 15 March 2000。 [310]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3판, p. 1161; O. T. Spence, Straightway, vol. 25, p. 3。 [311] Allan Bloom,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1987), p. 73。 [312] 参考赵永烨博士所著的有关摇滚音乐的评论。赵永烨,为什么开放礼拜是错误的? (密斯巴,2001), 19-114页。 [313] Charles T. Brown, The Art of Rock and Roll (1983), p. 42。 [314] Frank Garlock and Kurt Woetzel, Music in the Balance, p. 153。 [315] O. Talmadge Spence是美国Foundation 圣经大学什大学的创立人。他出身于皮伯蒂音乐学院,具有很深的造诣。 [316] O. Talmadge Spence, 1993年10月24日,首尔蚕室洞教会讲道中。 [317] 金晓星, 基督教伦理, 摘于41-45页。 [318] “赞成、反对开放礼拜,要求预先分明的理解” 基督教联合报, 1999. 11. 7。 [319] 上文; 基督新闻, 1999. 8.
11, 17页; 赵永烨,为什么开放礼拜是错误的? (密斯巴, 2001), 19-114页;
Carl F. George, The Coming Church
Revolution; Prepare Your Church for
the Future; Robert Logan, Beyond
Church Growth。 [320] Carl F. George, How to Break Growth
Barriers. part 3。 [321] Ed Dobson, Seeker Sensitive Service。 [322] Foundation,
March-April 1998。 [323] Foundation,
March-April 1998; Calvary Contender,
15 June 1998。 [324] Rick Warren, The Purpose Driven Church,
p. 280。 [325] Ibid., p. 285。 [326] 赵永烨,为什么开放礼拜是错误的?, 19页。 [327] 大韩耶稣教长老会总会曾对在礼拜堂内演剧或游戏是不当行为作过决议(1923年第12届总会录, 35页; 1953年第33届总会录, 235页)。 [328] Calvary
Contender, 15 June 1998。 [329] 斯考特兰德信仰告白(1560年), 第18项; 拜尔基克信仰告白(1561年), 第28项、第29项; Hermann Hoeksema, Reformed Dogmatics, pp. 617-621; Heinrich Heppe, Reformed Dogmaics, pp. 668-671。 [330] Mark Sidwell, The Dividing Line: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Biblical Separation; Calvary Contender, 1 November
1998。 [331] Christian
News, 31 May 1999; Calvary Contender,
1 July 1999。 [332] Vanguard,
June, 1999。 [333] Calvary
Contender, 1 November 1998。 [334] Calvary
Contender, 15 December 1999。 [335] 편집자: Jerry Huffman, 홈페이지: home.hiwaay.net/~contendr。 [336] Calvary
Contender, 15 March 2000。 [337] Vantage
Point, July 1998。 [338] Calvary
Contender, 1 September 1995。 [339] A. W. Tozer, Berean Call, July, 1998; Calvary
Contender, 1 August 1998。 [340] Calvary
Contender, 1 April 1999。 [341] Calvary
Contender, 15 April 1999。 [342] William Ashbrook, Evangelicalism: The
New Neutralism, p. 44。 [343] Calvary
Contender, 15 August 1998。 [344] J. G. Machen, Christianity and
Liberlism, p. 160。 [345] Ibid., p. 166。 [346] 再次引用 Ashbrook, p. 45页。 [347] John Murray, "Cooperation in
Evangelism," in Collected Writings
of John Murray, I, 161-162, 273-279。 [348] The New Evangelicalism。 [349] Ibid., pp. 23-24, 28。 [350] "Where Are We Going?" The Presbyterian Guardian, 10 April,
1959, pp. 187-188。 [351] 长老教人们在信什么?, 291页。 [352] 朴润善, “改革主义小考” 神学指南, 1979年秋, 13-24页。 [353] David O. Beale, In Pursuit of Purity:
American Fundamentalism since 1850 (1986), pp. 23-33, 375-379。 [354] C. T. McIntire,
"Fundamentalism,"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Theology, p. 433。 [355] 这五个教理是: ① 圣经的无误性, ② 耶稣基督从处女诞生, ③ 耶稣基督的代赎, ④ 耶稣基督肉体的复活, ⑤ 耶稣基督所行神迹的真实性等。
Margaret G. Harden, ed., A Brief History of the Bible Presbyterian
Church and Its Agencies, p. 15。 [356] Kirsopp Lake, The Religion of Yesterday
and Tomorrow (1925), pp. 61-62。 [357] 朴炯龙, “根本主义,” 神学指南, 25卷1号 (1960), 16页。 [358] John Calvin, 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 4. 1. 12; John Owen, The Works of John Owen, XV, 106。 [359] 金义焕,接受挑战的保守神学 (1970),
114-115页。
|